APP下载

安徽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

2019-06-11邹群汪朝洋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网络营销农产品互联网

邹群 汪朝洋

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甚至出现了“丰产滞销,售价偏低”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为农产品营销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条件,也为农产品网络营销迎来新的契机。通过对新时期网络营销方式进行阐述,分析了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及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关对策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互联网;网络营销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2-0227-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2.067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面积约13.9万km2,其中包括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等,主要农产品包括棉花、油料、蔬菜、茶叶、粮食作物、水果等,农产品总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在很长一段时间均以增产增量为主,农民增产即表示增收,因此农民很容易忽视相同产量下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而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及信息不发达地区,这种表现也愈加明显,甚至会出现“丰产滞销,农作物售价偏低”等难题,此类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产品种植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为农产品营销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条件,也为农产品网络营销迎来新的契机。鉴于此,笔者对新时期网络营销方式进行阐述,分析了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及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关对策和解决方法。

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意义

1.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定义网络营销全称是网络直复营销,属于直复营销的一种形式,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通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互联网络的环境下,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获取、处理和利用各类有效信息以进行农产品的营销管理等的电子商务活动[1]。

1.2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意义

农产品经营的首要问题就是市场问题。安徽省农产品销售的主要特点是销售地域较分散、不易统一管理。这就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进入市场的能力不足,销售渠道相对不稳定[2]。而使用网络营销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获得大量信息且信息获取及时。网络营销市场的竞争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市场信息的丰富性、实时性、透明性等特点。②有效降低营销成本。与传统的实体店铺相比,网络营销无需租用场地,且广告投放及宣传等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因此网络营销的成本也大大降低。③拓展交易范围。利用互联网可以拓展交易范围。与传统营销不同,企业可借助网络实现全天候在线服务,同时可将业务拓展到海外。④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在促进产品销售的同时,还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如物流、包装、电子支付等。⑤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零散生产、销售不易形成规模化,导致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同时也无法组织人员进行集中生产销售。由于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推广,分散的销售网络更容易被整合,同时也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2安徽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及问题

2.1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而安徽省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经验不足的现象尤为凸显。目前,安徽省部分地区已开始尝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如将该地区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联网、将连锁经营网络置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保证物流信息快速传递等。同时,安徽省于2017年3月出台《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要求充分发挥电商在扶贫中的作用,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并且计划培植创建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网络畅销的农产品品牌,为农村电子商务网销提供产品支持。

2017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以此为契机,安徽省部分县市把推动本地特色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作为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拓宽企业增收的新渠道。例如,六安市就打造了茶葉特色农产品与快递业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六安茶叶”“六安茶叶+快递”营销模式,仅2016年全年,快递服务六安茶叶业务量就达426万件,较2015年增长了62.6%;临泉县被商务部确定为第四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预计2017年年底将在全县395个行政村全部建设完成村级服务网点,实现全方位覆盖;而合肥市则是以 “生态·品牌·开放·创新”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了2017“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吸引了农业部门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广泛关注。

在智慧监管方面,安徽省已经做出诸多尝试。例如,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黄山试点了利用手机APP平台搭建食品安全监管“食药慧”、食品安全追溯“票证通” 和食品安全消费公众号3个互相联通的互联网平台,探索“互联网+食品监管”平台建设。此外,安徽省食药监于2017年7月3日发布了《安徽省“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在未来5年,安徽省将全面构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在未来,安全防线将向乡镇基层延伸,覆盖面更广,这也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了食品安全保证。

截至2017年9月底,农产品网络营销带动安徽省贫困地区农民就业超过50万人,带动10万贫困人口增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余人脱贫。

2.2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2.2.1互联网普及率不高,农户产品营销意识薄弱。

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是网络营销开展的重要基础。虽然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地区网络建设仍不理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地区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因。同时,农户农产品营销观念意识薄弱,农户生产多以分散式为主,产业化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营销培训与指导。

2.2.2缺乏信息化人才和营销人才。

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所需的营销主體的信息化素质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如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技术、能够通过网络收集和发布信息,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营销知识。然而,目前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农户不具备这些条件,农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仍有待提高,网络营销人才队伍仍需培养。

2.2.3农产品缺少标准化统一。目前安徽省农产品销售较分散,农户间往往只关心价格竞争而忽略了产品质量,加之农产品属于季节性产品,产品生鲜的特性又与物流配送相关。也就是说,物流配送的速度直接会对农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消费者不能直观的通过网络营销获得农产品具体信息,即消费者在网络上看到的和入手的农产品将会产生一定差异,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信心。而

政府,特别是乡级政府没有专门的机构来为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服务。

3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策

3.1加强农村网络工程建设,提高网络普及率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网络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3]。如有效落实“电脑下乡”政策,完善农村上网设备配置,加强农村公共上网场所建设。此外,出台有关农业网络营销优惠政策,降低网络成本,提高农户上网利用率,鼓励农户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农业生产和网络营销活动[4]。同时,应建立农产品网络营销数据库和诚信客户数据库,以维持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3.2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训制度

人才是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做好农产品网络营销,就要充分重视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5]。同时,应加大对农户的网络培训工作,增加广大农户的网络基础知识,包括邮件收发、信息发布、农产品网络信息交流等[6]。农业信息专职人员必须培训掌握网站建设、维护、应用等知识,可以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网络营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7]。

3.3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农产品的新鲜程度与物流配送时间有直接联系,因此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但是目前农村物流仍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农产品产地及销售的分散导致物流无法集中进行运输;另一方面,物流配送网络无法达到每一个行政村范围。同时,物流运输时仍是以常温配送为主,新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很大。因此,构建多级物流网络,将分散的农产品集中在某一固定地点运输将是未来物流体系建设中的重点[9]。

3.4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产品标准化在工业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较成熟,但是由于农产品的种类繁多,生产过程较难统一把控,导致产品生产标准化较难实施,尤其是在分散的农户手中更难以控制[10]。因此,应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并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数据平台。同时,应鼓励农户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对优质品种、产地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对绿色食品附检测报告单,并提高农户的农产品品牌意识[11]。

建议乡级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各个行政村有专人服务。

4展望

当前互联网+时代,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网络营销思维已风靡全球,而农产品网络营销也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农名合作社开始采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实现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产业链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并且通过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民的收益。同时,网络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工具、一种介质,借助网络营销思维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或解决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品牌等问题。因此,在未来使用网络营销将会极大地拓展农产品的交易途径和贸易范围,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胡开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56-59.

[2] 王静.农产品网络营销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4):22-23.

[3] 夏守慧,潘杨福.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的发展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2(4):36-37,40.

[4] 未来.“互联网+”农业营销新机遇[J].农村·农业·农民,2015(4):28-29.

[5] 程丛喜,耿朋飞,陈娟.基于我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9(16):60-64.

[6] 胡永州.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5(6):8-10.

[7] 冯佩璇,蒋晓文.服装企业网络营销渠道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10): 34.

[8] 高丽君,孟青青.浅析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的关系[J].同行,2016(8):399.

[9] 王秋艳.浅析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的关系[J].成功(教育版),2011(6):194.

[10] 章朴,戴军.浅析企业网络营销渠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广场,2011(10): 159-161.

[11] 郑亦麒.“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效果提升策略[J].农业经济,2016(4): 138-139.

猜你喜欢

网络营销农产品互联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三只松鼠”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汽车行业如何“玩转”网络营销——以宝马MINI PEACEMAN为例
网络营销也玩“田忌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