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砂姜黑土小麦高效锌肥施用效应

2019-06-11汪明云李录久吴萍萍樊洪金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锌肥经济效益

汪明云 李录久 吴萍萍 樊洪金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锌方式对淮北砂姜黑土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宜施锌量。[方法]设置0、15、30和60 kg/hm2 ZnSO4·7H2O土壤基施用量,收获期考察小麦产量结构性状。[结果] 施锌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年试验,与对照相比,单纯土壤基施15、30和60 kg/hm2 ZnSO4·7H2O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0.43%~3.50%、4.38%~9.85%和4.25%~10.04%,平均增产2.26%、7.13%和6.81%。施锌增收508~1 086元/hm2,施锌产投比达2.82∶1.00~22.74∶1.00。[结论]在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当前生产水平下,小麦适宜施锌方式为土壤基施ZnSO4·7H2O 15~30 kg/hm2。

關键词锌肥;小麦产量;经济效益;砂姜黑土

中图分类号S143.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2-013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2.041

锌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1]。研究表明,土壤速效锌含量及生物有效性均较低,缺锌问题较为严重,全球超过30%的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锌问题,我国土壤缺锌面积超过整个农业土壤面积的1/3[2-3]。土壤缺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小麦需锌较多,对缺锌较为敏感[1-2]。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口粮、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016—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达2 416万hm2,占全球小麦播种面积2.17亿hm2的11.13%;总产量1.28亿t,占全球小麦总产7.41亿t的17.27%[4]。安徽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全省常年播种面积200万hm2以上,是全国冬小麦五大主产省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和7%左右,列全国第4位[5-6]。淮北是安徽省小麦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50万hm2以上,占安徽省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淮北小麦产区土壤类型主要是砂姜黑土,是一种中低产类型土壤,曾经缺磷少氮锌不足。1982年全国土壤普查时,土壤速效锌平均含量0.86 mg/kg,缺锌土壤面积较大[7]。为此,笔者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开展了小麦施锌试验,以探讨土壤施锌或叶面喷施锌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8-10]。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2—2015年在谯城区大杨镇进行,试验田块土壤肥力中等,在当地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供试土壤为普通砂姜黑土,试验前采集耕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养分含量:pH 6.52~6.83,有机质含量15.6~16.1 g/kg,全氮含量0.91~1.03 g/kg,全磷含量0.38~0.46 g/kg,碱解氮含量89.5~95.3 mg/kg,速效磷含量18.0~21.5 mg/kg,速效钾含量121~135 mg/kg,有效锌含量0.86~0.91 mg/kg。

1.2试验材料供试肥料种类:氮(尿素),磷(磷酸二铵),钾(氯化钾),锌(七水硫酸锌)。供试小麦品种为冀麦22号等主栽品种,每年10月中下旬播种,次年6月初收获。

1.3

试验设计试验在施用200 kg/hm2 N、90 kg/hm2 P2O5和90 kg/hm2K2O的等量氮磷钾基础上进行,设置3个锌肥基施用量水平(15、30和60 kg/hm2的 ZnSO4·7H2O),以不施锌为对照;2个叶面锌喷施浓度,即不喷锌F0和喷施ZnSO4·7H2O(F),共计7个处理:① S0(对照,不施任何锌肥),②S15(基施锌肥15 kg/hm2),③ S30(基施锌肥30 kg/hm2),④ S60(基施锌肥60 kg/hm2),⑤ S0F(不基施锌肥,叶面喷施锌肥),⑥S15F(基施锌肥15 kg/hm2,叶面喷锌),⑦ S30F(基施锌肥30 kg/hm2,叶面喷锌)。

70%的氮肥和所有的磷钾锌肥做基肥施用,剩余的30%氮肥做追肥,在小麦拔节期追施。叶面喷施锌肥处理采用人工喷施,于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喷施,喷施浓度为0.4%的七水硫酸锌,喷施量为600 kg/hm2。小区面积20.0 m2,完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间的间隔距离为0.5 m,区组间设走道,宽度为1 m,四周设保护行,宽度2 m。除施锌肥外,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农民一般大田小麦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锌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淮北平原亳州市谯城区砂姜黑土,在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增施锌肥对小麦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与不施锌的对照S0F0相比,不同施锌方式中,基施15~60 kg/hm2 ZnSO4·7H2O后,3年试验增产率分别为0.43%~3.50%、4.38%~9.85%和4.25%~10.04%,平均增产2.26%、7.13%和6.81%,除2012—2013年的增产效应未达显著水平外,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S15处理即基施15 kg/hm2锌肥的低锌处理,2013—2014年F30中等锌用量处理,增产效应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叶面喷锌处理S0F为对照,基施锌的2个处理S15F和S30F,3年试验小麦籽粒产量相应提高3.45%和4.94%、2.41%和1.11%、6.24%和0.16%,平均增产4.02%、1.76%和3.20%,增产效应虽未达显著水平,但增幅仍较大,特别是低锌处理,表明土壤基施锌肥具有较明显的增产效应。由图1可知,在基施0、15和30 kg/hm2锌肥的基础上,叶面再喷施0.4% ZnSO4·7H2O,小麦籽粒产量相应增长-0.14%、0.43%和1.25%,2.19%、-2.34%和-5.94%,3.75%、0.16%和-2.09%,3年平均仅增产1.97%、-0.07%和-2.40%,除未基施锌肥的处理S0F较S0平均略有增产外,S15F和S30F有减产趋势,总体上产量基本持平,且从产量看仅2012—2013年叶面喷施处理增产幅度较基施处理高,其他2年均低于基施处理,表明叶面喷施锌肥对小麦产量无明显影响。3年试验数据平均,单纯基施15、30和60 kg/hm2锌肥的3个处理平均增产6.18%、6.55%和3.07%,总平均增产率为5.26%,增产效应较明显,虽然未达显著水平;叶面喷施0.4%锌肥平均总增产-0.17%,产量基本持平,说明后期叶面喷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基本无影响。

猜你喜欢

锌肥经济效益
锌肥的作用和施用方法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丹寨玉米增施锌肥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研究
广西早晚稻氮磷钾锌肥施肥效应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
不同锌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土施和喷施锌肥对冬小麦子粒锌含量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