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我国扶贫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2019-06-11王文忠

财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

王文忠

摘要:我国的减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本文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结果,而国家财政支持是减贫事业的有效补充。展望未来,我国的贫困标准也将不断向上调整,应当避免使人们有错误的认识,以为进行扶贫是财政的责任,财政将难以支撑。它将给经济发展带来税收和债务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贫困人口进行分流,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才是解决贫困的最根本办法。

关键词:财政支出;贫攻坚;新结构经济学

一、中国扶贫的历史成就和原因

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1986年扶贫标准,它被推迟到1978年,中国农村有2.5亿贫困人口。但世界银行对中国的减贫进程进行了评估。根据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标准,世界银行认为,到1981年,中国有8.39亿贫困人口;根据这‘标准,到2011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8,417万人。因此,世界银行认为,在此期间,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7.54亿人,占世界同一时期贫困人口总数的70%以上。在我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绩面前,本文依赖女口下的分析路径:扶贫依赖于财政支出,而财政支出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扶贫也主要依赖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于每一期我国的要素享赋优势。

(1)我国目前贫困的基本情况和措施

2014年,中国贫困地区为3518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50%。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其中,贵桂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最多,有488万,其次是武陵山区(4.75亿),秦巴山区(444万)和乌蒙山区(422万)。四省藏区贫困发生率最高,为24.2,其次是西藏(23.7)、乌蒙山区(21.5),吕梁山区(19.5)、六盘山区(19.2)和滇西边境山区(19.1)。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训划”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了实施精准扶贫的基本途径。据估计,通过工业支持,可以摆脱3000万人摆脱贫困;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简单的土地搬迁,可以使1000万人摆脱贫困,总计约5000万人。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超过2000万人完全或部分丧失能力。对于这一群人来说,不可能依靠工业支持和就业来帮助解除贫困。中央政府已确定将所有这些人口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并实施政策保护。

(2)经济发展路径

我国之所以贫困人口在改革开故后迅速减少,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在发展中以自身要素优势为依据,不断扩大资源配置市场,依靠市场选择相关产业。

1979~1984年,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产业群,1985~1990年,以家电业为主的产业群,从1990年到2000年,重化工业集群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为代表。自2000年以来,拥有住房和汽车的产业集群一直是终端。

在這些产业群的发展中,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产业有着广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同时,这种产业的技术可以从国外以更低的成本引进。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主要依赖于当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要素禀赋特征,结合中国市场的发展,引进适用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并由于这些行业符合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使得我国得以不断扩大出口,增加经济的剩余,并不断带动经济的发展。

中国过去采取引进技术的道路,但由于中国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外先进技术的可用性越来越低,中国将更多地依靠自E研发。研发和开发新产品的市场是.个风险很高的领域。对于整个企业而言意味着风险,但对于个体企业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因为一旦有技术突破或是发现新的市场,它将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利益,国民经济将因此受益。最后,就业人数的增加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应不断扩大市场准入,鼓励中小企业探索适销对路的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财政对贫困人口的覆盖

“十二五”前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资金约802亿元,贫困人口总数为733万。通过对省级专项资金的特殊安排,各省安排巩固全省,巩固退耕还林,中央政府特殊扶贫资金,大规模地质灾害防治,共有431万人流离失所,人均补贴标准主要在3000至6000元之间,有些地方超过1万元。

据估计,1000万人的搬迁将需要约6000亿元人民币。而筹措渠道主要有:一是逐步扩大中央预算内的投资规模,鼓励和引导农民自筹部分住房建设资金,两项力度力争达到1000亿元;其次,通过调整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省政府将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省级投融资实体注入1000亿元项目资金。三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示受立的专项建设资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 500亿元的项目资金将注入省级投融资实体。在剩余的3500亿元缺口中,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将为省级投融资企业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扶贫。

两家银行的贷款资金从何而来?考虑到两家银行发行基于政策的金融债券,中央政府给予贷款90%的折扣。2015年至2016年,临时安排贷款规模2000亿元。贷款本金为市级经营的省级投融资实体,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省级投融资实体负责偿还贷款,不包括地方政府债务。

从上述扶贫资金的来源来看,中国的扶贫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支出和金融贷款。财政支出的增长对税收也将有更大要求,其它资金来源也将使地方、银行债务水平上升。

我国在脱贫攻坚时期,应竭力避免过度许诺,造成贫困人口对于财政能力的过度期望,使财政支出面临过大的压力。从国外的情况看,过高的福利水平,将会导致税收负担的加重和债务水平的上升,长期将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赤子中民主观点的引用)

三、未来的展望

未来,中国的工业发展将主要由中小企业推动。从全国企业总数来看,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99.2个,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个,税收占50多个,就业人数占比更多而另一方面,我国在很多领域中,还对民营经济的进入存在玻璃门等情况,另一方面,在中国的财政资源配置方面,中国的包容性金融发展不足,融资困难和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突出。

财政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下降,以及美国等西方经济体的降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税收政策造成极大的影响。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难以升级;而我国的财产税方面,如房产税等,考虑到我国税收征管的能力和财产税征收的复杂性,也准以扩大财政收入。依赖于债务水平的上升来提供财政支出的资金,又会带来债务负担的不断加重,也难以持续。

财政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资源,使用过度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列的问题,因此,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好。但财政资金不能无限度的使用,因此,我国未来解决贫困问题还将主要依赖于市场的作用,财政支出只是必要的补充。

四、结论和建议

展望未来,小康社会的提出,从孔子算来,已经有2400多年,一代又.代的中國人都在努力追求这小康社会,但对于全民脱贫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一座丰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此外,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困标准的不断提升,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未来贫困问题也还可能会发生。

面对这种可能的情况,需要贫困人口,自强不息。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已彻底解决了饮食问题。在教育投入方面,基础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应当利用好现有国家财政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将志与智相结合来发展,不断更新观念,争取早日实现脱贫。

对于政府而言,行业发展上,扩大市场准入,对于国有资本经营没有利润或处于亏损领域的行业,改造提升原有产业,在风险控制下,包容性金融的发展将稳步扩大,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使中小企业能够创造更多技能要求不高,但又为国民经济所需要,并且在市场中具备自生能力的企业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财政支持方面,对于因病,因残疾造成的贫困,财政进行兜底性保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动用财政资源进行扶贫力量的有限性,应当引起社会的认可,不应该存在对财政扶贫的作用进行无限夸大和不切实际的期望。

参考文献

[1]张光茫.中国经济的前世今生—读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J].产权导刊,2012(11):76-77.

[2]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J].理论与当代,2012(11):58.

[3]邵宁.“十三五”规划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转换[J].经济导刊,2017(07):20-30.

[4]陈锡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J].中国人大,2016(07):33-39.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需要多少财政投入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西部省份财政支出效率研究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东部地区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秩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