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我见

2019-06-11邢刚

新丝路(下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老区贫困户攻坚

邢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經过近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贫穷——温饱——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但革命老区的发展还很滞后,是小康全局中的短板。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提升到了历史责任和政治任务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了“脱真贫、真脱贫”的脱贫攻坚战总攻令,革命老区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革命老区人,我们更应义不容辞地担起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政治重任,要注重研究及总结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途径和经验,发扬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等不靠,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本文以洛南县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为调研点,由点到面,对推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意义重大

1.革命老区及其发展状况

中国革命老根据地简称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所创建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0多个县(市、区)的革命根据地。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可谓劳苦功高,青史永存。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老区人,贵在帮扶老区人民过上小康好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老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老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革命老区大多分布在资源匮乏、条件落后的深山区,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及影响,革命老区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区域连片、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没有解决。陕甘宁、川陕、左右江等西部贫困革命老区的一些农村,老百姓“住危房、吃粗粮、娶不上媳妇、进不了学堂”等现象仍然存在,“小病用身抗、大病看不起”的状况屡见不鲜;有的村虽然通了电,但老百姓却用不起;通了路,但进不了村;还有不少老百姓喝不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等等。很明显,革命老区发展状况与小康社会要求相差较大。倘若说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那么革命老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则是小康全局中的“难中之难”,是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和极难补齐的最大“短板”。

2.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事关小康全局

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则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关乎小康大局,意义也十分重大。目前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任务极为艰巨,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也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3.党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出台了很多支持和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举措。2015年11月27至28日,中央在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对今后一个时期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做出全面部署;12月2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老区发展建设和老区人民生活描绘了美好蓝图,是支持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也为全社会支持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出了“动员令”。习总书记更是心系脱贫,他30多次的国内考察,一半以上是聚焦脱贫攻坚,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的扶持力度,对老区群众脱贫致富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政策上多倾斜、帮扶上多尽力,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视察时,专门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可以说,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是习总书记心底最深的牵挂。

二、洛南县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概况及其存在问题

洛南县辖属秦岭腹地秦巴山区的商洛市,是集国家特困连片地区、革命老区、库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贫困总人口2.7万户8.6万人,贫困村143个,深度贫困村25个,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13户104375人,贫困发生率24.9%,脱贫任务很艰巨。

1.扎实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为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奠定基础

洛南县依据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以及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把扶贫任务落实到机关单位和每个干部,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严格推行“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2015年末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做好了充分准备。

2.大力强化帮扶责任意识,以产业扶持和农民增收为重点,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洛南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实行脱贫攻坚工作“一票否决制”,进一步细化分解包扶任务,实施一个兜底、两个保障和三大举措等“一二三扶贫工程”,突出分类施策,以户为基础,聚焦精准脱贫“八个一批”(即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就业创业、生态补偿、医疗救助、教育支持、兜底保障)工程,因户制宜地制定脱贫措施,开展对农村贫困户针对性帮扶;按照“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明确要求“扶贫对象不脱贫、联系干部不脱钩”,加强基层扶贫干部责任意识;出台了扶贫就业优惠政策,把转移贫困人口就业作为脱贫的重要途径,组建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人社等部门为成员的就业扶贫领导小组,抽调扶贫人员深入各镇办,逐户摸排,精准对接,培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9000余人,举办“春风行动扶贫就业”招聘活动,利用创业大赛、企业招聘会及洛南——江宁劳务协作等方式,积极搭建就业平台,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2017年4月16日晚,县委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任务交办会,围绕中省市领导关于脱贫攻坚的讲话精神和最新要求,拿出纠错纠偏的“放大镜”,进一步夯实责任,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至2017年5月份,已有779名贫困劳动力与江宁区达成外出务工意愿,免费开展计算机、电子商务、烹饪、手工编织等专业10余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余人,安排732名贫困人口从事公益性岗位,发放补贴316万元,已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150人。2017年底,全县已有8个贫困村退出,2752户10537人脱贫,贫困发生率将至14.1%,目前在册贫困人口17209户54619人,脱贫攻坚取得了较大成效。

3.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当前洛南县脱贫攻坚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及问题,主要有:一是产业发展处于培育期,没有形成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缺少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农民增收及脱贫能力受限。二是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偏低,发展意识不强,出现了“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在下乡入农户走访中,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对帮扶人说:“你们既是来扶贫的,就给我安排低保”。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落后,严重阻碍发展步伐。四是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因年老体弱、重度残疾或病患等,需要兜底及医疗救助的贫困户,分别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30%和22%,扶持难度越来越大。

三、对推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管之见

目前革命老区的发展状况已大为改观,但仍然存在着贫困人口规模大、覆盖面宽、贫困发生率高、减贫难度大、贫困程度深等问题,老区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仍然繁重。根据本人对中省市有关脱贫攻坚政策的学习和领会,结合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实践,认为推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必须着重紧抓以下三个方面:

1.学好用好落实好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及倾斜政策

政策清则方向明,措施对则效果好。在老區脱贫攻坚过程中,一些干部不重视政策学习,各项政策吃不透,驻村包扶不积极,群众咨询含糊不清,致使一些群众对扶贫政策有误解或歧义。因此,必须以《指导意见》为基本遵循,从学习和宣传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入手,对标中省市县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精神,结合本地扶贫重点工作、重大问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将《指导意见》的各项政策及一系列支持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举措,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2.集中解决革命老区发展的瓶颈制约

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严重制约了老区开发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以交通、水利、电力问题最为突出,“难在路上、困在水上、缺在电上”是很多革命老区的真实写照,也是制约老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要把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动员和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合力攻坚,通过破解瓶颈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

3.着力增强革命老区“造血”功能

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是支持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

(1)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凸显党员先进性正当时,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1]要坚持以党建促扶贫,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抓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承接的重大机遇,立足老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扎实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创造性地落实好党的扶贫政策。就洛南县乃至商洛市而言,应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以推动生态保护脱贫为重心,以积极培育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为“三变改革”的有力支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带领群众积极参与“三变改革”,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2)要脱贫必先扶志,应坚持济贫与扶志相结合,把精神扶贫纳入精准扶贫规划,提升农民自主脱贫能力。打好脱贫攻坚战,除了经济上的精准扶贫,精神扶贫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加大精神扶贫力度,方可标本兼治地有效实施帮扶政策及措施,取得更好地帮扶效果。

(3)以培育创业能力为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贫困劳动力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大开绿灯、提供优质服务。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扶贫活动,“要把弘扬老区精神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老区精神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3]用好中省市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不断增强革命老区的“造血”功能和内在发展动力,以防止返贫。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和底线任务。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必须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精准脱贫工作的决策部署,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八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结合本地及村组实际情况,因地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打赢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决胜战,以确保我们革命老区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目前洛南县从领导到干部,都视脱贫攻坚为首要政治任务,干部包扶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每个贫困户基本信息明白卡已经挂牌上墙,资料夹内容清楚,帮扶工作队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参考资料:

[1]2015年11月23日《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18940922?fr=aladdin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https://baike.baidu.com/item/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2167804?fromtitle=十九大报告&fromid=22168901&fr=aladdin

[3]《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6-02/01/content_5038157.htm

猜你喜欢

老区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老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