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车典型违法行为原因分析及治理建议

2019-06-11

汽车与安全 2019年1期
关键词:红眼超员交管部门

违法行为成因分析

盲目追求利润

一方面是客运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部分客运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在客流高峰期抢运盈利,罔顾安全。

另一方面,驾驶人在利益驱动和权利的威压下铤而走险。节假日,尤其是春运期间,客流量大幅增加,一些客运站运力有限,导致乘客无法顺利购票出现滞留。而一些驾驶从中发现“商机”——“多拉快跑”,即使客车满员还在站外私自揽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是客运车辆超员行驶的直接动因。

部门协作力度不足

客车违法行为的查处需要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共同治理才能有力遏制其违规运行。虽然已有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但是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对相关治理工作形成一致共识,也没有执法联动联勤机制。各職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作,联动联勤力度不足,也导致治理力度略显疲软,公路客运管理模式滞后。

处罚未能形成震慑力

客车超速超员查处没有形成日常化,另外,查处时间和查处场所的固定让一些驾驶人“有机可乘”。因为警力受限,对于客车超速超员违法行为的查处,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春运等客流高峰时段,一些客运驾驶人摸清查处规律之后进行规避,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期间遵纪守法,此外就超员超速,大胆上路。

另外,部分客车车主大都事先在检查人员内部寻求一把“保护伞”,在超员时,或免于检查,或在被扣车扣证后,托关系、找熟人,减轻处罚或免受处罚。同时交管部门也未全部将查获的客车超员违法行为抄告运管、安监部门和运输企业,没有形成齐抓共管格局,达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乘客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乘客对客车超员超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了省费用、图方便,不愿意到车站去购买车票坐车,而是通过中间人或者自身在路上拦车的方式搭乘客车。但因为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购票上车,一旦遇到问题,就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外,很多乘客对为杜绝“红眼客车”实施的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的规定不能理解,为早点回家甚至包庇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够深入

各地对交通安全宣传,无论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很大,但宣传的覆盖面不大、尤其在农村,同时内容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广大群众特别是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没有明显提高。少数群众对交警依法管理不理解、不支持,阻挠执法现象时有发生。

治理建议

深耕客运企业源头治理

要高度重视客运安全的源头管控工作。为此,交管部门一方面要围绕辖区客运车辆、客运企业、客运车辆驾驶人的分布、管理、运行状态等多种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针对隐患对症下药,确保管理到位、底数清晰、管理权责清楚。

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客运企业定期和不定期联席座谈机制,落实责任,确定协作沟通方式,并督促客运企业落实管理制度,安排专人实时监控客车运行相关规定。客运企业要针对违反规定的客运车辆,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进行教育、处罚和纠正,坚决杜绝违规运行。

此外,还可以与客运企业制定相关违法行为通报制度,督促客运企业强化涉事驾驶人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强化客运车辆管理。

强化路面交通秩序管控力度

在重点道路、重点时段,交管部门要依托路面执勤点、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公路卡口,应及时排查、发现、查缉违规客车,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并且,要从制止违规违法车辆上路、确保客运安全的角度出发,多管齐下,严厉打击查处违法行为,有效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另外,交管部门要强化执勤民警业务技能培训教育力度,提升业务技巧和查缉能力,确保民警业务水平和技巧能够妥善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交通安全形势。同时,充分结合以往成功查获违法行为的事例,组织业务骨干全面总结治理工作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整治违法行为措施,确保治理措施有效。

提升交通安全风险意识理念

客车违法行为的治理,离不开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只有民众切实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险性以及危害性,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利益驱动产生的违法行为。

所以,必须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要拒绝乘坐违规运行车辆,共同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另外,不定时组织客运车辆车主、客运企业、客运车辆驾驶人召开专题交通安全宣传讲座,及时通报辖区交通安全形势,严格规范客运车辆运营情况,避免违法行为的频繁出现。

加强驾驶人教育管理

交警和管理部门要严把“发证”准入关,驾驶人体检关,车辆审验关,坚决防患和杜绝在“情”“权”上开绿灯。同时定期举办驾驶人培训班,通报驾驶人执行交通法规情况,表彰先进。

同时,交警大队、各中队要及时深入辖区客运、货运单位,通过座谈交心谈心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驾驶人加强驾驶人职业道德的修养,使驾驶人明白开快车、超速行驶是一种不良表现。促使驾驶人用良好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礼让三先”、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不为了利益,急功近利,只顾竞争,不讲职业道德,真正使广大驾驶人认识到超速行驶所带来的危害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发挥科技装备优势

结合交通管理实际,协调政府职能部门,加大专项投入,提高管理效果。可通过配置移动测速仪,建立固定式电子监控设施等有效设施,形成点线结合、动静结合的监控网络,实现对超速行驶车辆全方位、全时段的实时捕捉。

对于客运车疲劳驾驶的查处,一方面要依托现有的“天网”监控网络,分别在辖区重点路段、重点路口设置完善高清监控摄像头,以点控线来构建各道路干线的实时监控网络,确保“红眼客车”能够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到位,遏制“红眼客车”违规上路运行。强化查缉布控系统应用,形成网上网下结合,加强路面拦截处罚,形成精准打击合力,及时拦截、查处违法违规客车。

另一方面要督促客运企业在客运车辆上安装车内监控装置,落实专人实时管理运行客车,借助科技的力量强化管理,遏制和减少“红眼客车”。

猜你喜欢

红眼超员交管部门
照片里的“红眼”是怎么来的?
功夫蛙,来也
江湖茶室
司机4个月举报400多起交通违法获万元奖金
社会版(九)
红眼树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