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泥鸿爪

2019-06-11高式熊

书画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天分篆刻祖父

高式熊

余与小渔是世交,其祖父忻江明先生与先君高振霄太史(清末翰林)为同科进士,交往甚契。江明先生工诗善文,颇负盛名;小渔之父笠渔先生,颖悟过人,举凡文人之事靡所不能。小渔自幼随祖父、父亲读书习字,耳濡目染,打下了扎实的文史基础。

余长小渔六岁,他十五岁时对篆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随余临习汉印,余与小渔是亦师亦友,平素过从甚密,常在一起研习翰墨之道,其间还有幸得到沪上篆刻界老前辈王福庵先生的指点。小渔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加之勤奋学习,摹印干余方,成绩斐然,弱冠之年,作品已初露锋芒。早在194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年鉴》中就收录了小渔先生的词条。

岁月荏苒,艺海茫茫,方寸之间记载着他对篆刻艺术不懈的追求。“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摘自孙过庭《书谱》)。其“巧工引手,冥合自然,览之者终日不能穷其趣”(摘自汪容甫《巴予籍别传》)。他深厚的书法功力表现在印风上运刀如笔,圆转流动,气势酣暢。在印文的结构转折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表现了书法的用笔,像他的篆隶正草—样飘逸、清秀。在章法的布局上,构思巧妙,虚实相间,疏密呼应,取自自然,取自意境,在方寸之间构造出干变万化、妙趣横生的格局。小渔所镌边款清雅悦目,集汉隶、魏碑于—体,取法}为叔、叔孺,精美生动,别具一格。赵之谦先生曾言:“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唯治印则天五人五,无间然矣。”小渔未及弱冠即钟情篆刻之道,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六十余年孜孜不倦,从未停止对篆刻的探索和追求。只要有机会来沪,他必定登门求索瑕疵。他广泛吸收皖、浙两派之精髓,融入自己的构思,游走于方寸之间,其乐无穷。小渔—生治印过万,天分加勤奋,成就了他独特的篆刻风格。

小渔治印法度严谨,一印在手,绝不率而行之,每治一印必如首次创作,为立意方寸,不惜殚精竭虑,一旦胸有成竹,则执刀生风,随心应手,一挥而就,从不加文饰,力求自然。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印亦如此。他的作品古朴典雅,清秀刚劲,一如他为人的正直、诚恳、讲究。一方方用其心血凝结而成的印章,似也在述说其不平凡的一生,它们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本文选自忻岱嫣主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的《雪泥鸿爪——忻小渔先生印痕》。

猜你喜欢

天分篆刻祖父
祖父瓷
诚意
天分很重要,没有也别害怕
阿来认为写作不能太相信天分
天分和勤奋孰轻孰重
鸡犬不宁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