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问“智慧城市”

2019-06-11

大众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联网数字

什么是“智慧城市”?

答: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意念,集成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一种城市形态。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云计算、物联网,更重要的是构建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城市可持续创新生态。智慧城市的英文是Smart City,“Smart”也有“聪明”之意,这一概念概念源于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的理念,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方向。

我们现在居住的一般城市距离“智慧城市”还有多远?

答: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2018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满分100分算,中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平均分只有58分,70%的城市都处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起步区和准备区。因此,中国目前仍没有一个标杆智慧城市。”

不过,因为“智慧城市”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所以我们体验到的城市的拥堵得到改善、医生通过电子病历更快速精准地判断患者的病情、每个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缴纳水电燃气等费用的时候,这些服务就属于“智慧城市”的功劳了。智慧城市的“智慧”更多的是一个程度的考量,而非一种绝对的界定。

目前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答:国内很多城市都在通过物联网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大部分城市都在进行水、电、燃气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这些市政服务的信息统一,有的也在城市的排水管道、立交桥部署水位监测,对城市排水做监测。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构建出城市运行状态,提高城市管理、调度效率。

不过,由于缺少统筹规划、没有系统标准,大部分数据并不能开放共享,有时甚至同一个路口的摄像头与红绿灯都无法互通,无法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节红绿灯。另外,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大量的数据孤岛,是目前智慧城市推动中比较大的障碍。新型智慧城市要推动城市大数据跨行业、跨政府部门、跨区域的开放、共享,才能实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100分的“智慧城市”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

答:作为一种城市形态,理论上100分的“智慧城市”取决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和不断变化的要求以及新出现的问题。科学技术在进步、人们的需求在增多、新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因此一个完整的、100分的“智慧城市”也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就技术层面目前而言,我们期待的城市是信息技术与工业、城镇管理、生活服务高度融合的景象,与此同时,还得兼顾到信息安全等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分类上来说,智慧城市的体验包括了物流、制造、贸易、能源应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交通、健康保障、安居服务、文化服务。

一般民众跟能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吗?

答:当然可以。智慧城市诉求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内涵。换言之,我们每个城镇居民的需求都有可能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目标,而每个城镇居民的创新之举也都可能成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智慧家庭”与“智慧城市”的关系是什么?

答:“智慧家庭”是以家庭為载体,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为纽带,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低碳、健康、智能、舒适、安全和充满关爱的家庭生活方式,它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单元,是“智慧城市”的理念和技术在家庭层面的应用和体现。

“智慧城市”需要一些什么支撑?

答:从技术层面来说,智慧城市需要的支撑有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工具,其中物联网是被公认的“核心要素”;从用户的角度而言,智慧城市需要“智慧城市”理念的普及大众的参与以及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智慧城市”跟“大数据”的关系是什么?

答:这二者的关系离不开“物联网”。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而大数据发源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并用来支撑智慧城市的应用与管理。

智慧城市与5G网络的关系是什么?

答:这二者的关系也离不开“物联网”。5G网络的低延时、高传输速度、海量终端的链接等都是物联网的“刚需”,可以说5G让物联网“提速”,而物联网的提速直接影响着智慧城市的发展进度。

“智慧城市”跟“数字城市”区别是什么?

答:数字城市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3S、多媒体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城市其他信息相结合,数字化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所形成的城市虚拟空间,它是是传统城市的数字化形态。它与“智慧城市”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差异:

一、数字城市主要是将城市数字化于虚拟空间;智慧城市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

二、数字城市提高了各行业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智慧城市则更强一个更复杂、开放、整合、协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构,以发挥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效能。

三、数字城市诉求基于互联网形成初步的业务协同;智慧城市则更注重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和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融合服务。

四、数字城市关注数据资源的生产、积累和应用;智慧城市更关注用户视角的服务设计和提供。

五、数字城市注重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智慧城市则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及其间的市民参与、用户体验,及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

六、数字城市致力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服务城市管理和发展;智慧城市更强调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实现城市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编辑/侯帮虎)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联网数字
“身联网”等五则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答数字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字看G20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