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传佛教法器赏析

2019-06-07丁晓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6期
关键词:佛教赏析

丁晓娜

摘 要:藏传佛教法器是指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其大多用于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持佛法等。佛法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作用,使这些器物神圣庄严。藏传佛教法器材质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藏传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法器;赏析

藏传佛教法器的质地多以金属为主,一般为金、银、铜,同时还有木、骨、石、丝织品面料等质地制品。这些法器造型最初源于古代天竺佛教,其质材不同,造型巧妙,制作精湛,是藏传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方佛冠是僧人在佛事活动时所佩戴的形如帽子的五联瓣装饰物,一般每瓣饰有一佛像,分别为不动佛、宝生佛、天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卢佛。这佛冠的五瓣上饰法轮、金刚杵、莲花、宝剑以及金翅鸟和摩尼宝等。五方佛冠一般用皮、纸、木或者镂空的铜皮、银皮等制作,凡有隆重法会仪轨(如放瑜伽焰口),其中央的主座和尚必戴此冠。

嘎巴拉碗(颅器),用人颅骨上半部制成,呈椭圆形。口沿处镶嵌一周银制的骷髅头,制作精美。它应是一件修密宗最高法无上瑜伽密举行灌顶仪式时用的法器。嘎巴拉碗不仅作为密宗法器使用,还是一种重要的供养器,作为一种贵重的舍利进行供奉,只供于护法神殿和密宗师、行者的修炼禅房或密室内,在寺院的大殿中是根本看不到的。

瑜伽师、大成就者、空行母、本尊神和護法神的左手都持有嘎巴拉碗。碗内盛有甘露、酒、朵玛供器、敌人的鲜血。作为苦行僧的乞讨钵或饭碗,嘎巴拉碗时时提醒人们牢记死亡、无常及生命的短暂和稍纵即逝,寄托了超脱人世、脱离苦海的佛教出世观。

金刚杵,梵文“Vajra”,意为“坚固”或“力大无比”,藏语称“多吉”,音译为伐折罗、缚日啰、伐折啰等,是佛教密宗表示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的法器。金刚杵有金、银、铜、铁、石、水晶、檀木、骨头等多种质料,又分独股、三股、五股、九股及塔形、如意宝形、羯摩杵形等形状。

此件九股金刚杵的中心点两侧各有三道金刚圈、对称的莲花底座及月亮盘。九股金刚杵上有一个中轴股叉和八个弯曲的外股叉,直接插在月亮盘的四大基本方位上,八个外股叉从摩羯口伸出。三道金刚圈代表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三解脱门,八个外股叉象征“八正道”,中央股叉和四大方位上的股叉代表“五佛”。杵的用法也各有不同:修大威德明王法,用九股杵;修金刚部法,用五股杵;加持神用,用三股杵;修“佛部、莲华部”法,用独股杵。

金刚铃由合金铃和黄铜铃柄组成。金刚铃的铃杆比铃肩部高出一指,铃杆与手柄在肩部合为一体。铃柄顶端为五股杵,四个弯曲外股叉由摩羯口中伸出与中轴股叉呈闭合状态,坐落在莲座月亮盘之上。铃的肩部分内区和外区,内区有十六个向四方散射的小莲瓣,外区有八瓣莲花,象征八大男性菩萨,每个莲瓣都刻有藏文字母,象征八大女菩萨或八大供养天女。内壁的上端有个环系铃舌,摇晃可发出“空性之音”。

胫骨号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乐器之一,也是修无上密宗时必备的一种法器。这件胫骨号一端包银,另一端包黄铜,中间饰羊皮,黄铜端为圆形吹口。胫骨号是藏传佛教的法器,主要用于宗教重大喜庆法事活动中,用来驯服鬼神。佛教信徒认为,一个妇女之所以难产而死,是因为她前世的罪孽太重,把她遗体上的胫骨献出来做成法号,就能洗清她前世的罪孽,以求得来世的转生。因此胫骨号一般是取自妇女的胫骨,多由死者的亲属捐献给寺院。

猜你喜欢

佛教赏析
佛教艺术
书画作品赏析
佛教造像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看中国·在浙江
作品赏析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陈哲文(韩国)佛教题材作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