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速长期放缓后 全球纤维市场开始复苏

2019-06-06李雅倩

国际纺织导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短纤短纤维长丝

最新版纺织年鉴——“The Fiber Year 2018”已由瑞士 Fiber Year公司发布。The Fiber Year 2018涵盖纤维与非织造工业的相关信息,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最新数据与趋势分析,以及至2021年纤维原料和非织造布的产量预测。

2017年,全球化学纤维总产量增长近4%。在此之前,化学纤维的年均增长率由2012年的6%持续放缓至2016年的1%。同期,全球棉纤维的使用量达1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其他天然纤维的产量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可以说,全球化学纤维的产量增长率在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

2017年,全球纤维产量增长5%,达1.03亿t,其中包括近7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棉纤维,其增长率达11%,产量为近0.26亿t。其他天然纤维的增长量维持在600万t,化学纤维的增长量达7 200万t。

年鉴首次将生物基聚合物纤维囊括在内。生物基纤维因应用范围广泛而占据有利的市场,其特点是增长较为稳定。可持续和可生物降解性产品持续增长的需求,是生物基纤维发展的基础。

2017年,全球化学纤维产量的主要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2017年全球化学纤维产量(按生产国家或地区划分)

图2 2017年全球化学纤维产量(按纤维类型划分)

1 短纤维产量达5 600万t

2017年,全球短纤维产量增长2%,达5 600万t。其中,相比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的增长速度更快,这与2001版年鉴报告中预测的情况一致。天然纤维的增长率(3%)略高于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的增长率适中,略低于2%。

短纤维的主要供应国为中国、印度和美国。这3个国家供应的短纤维量占全球超过60%的市场份额。美国的棉花出口量大幅增长,化学纤维供应量也略有上升,短纤维供应量增长率达18%。中国和印度的短纤维供应量各增长4%,两国的棉花产量增长率均高于化学纤维。全球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消费量如图3所示。

图3 全球纤维消费量

2 长丝纱产量增长5%

2017年,全球棉纱、羊毛纱及化学纤维纱线的增长率为4%,达8 600万t。其中,长丝纱产量增长5%,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54%,短纤纱的产量回弹3%,为4 000万t。图4为对2016版年鉴中有关纤维及其制品的部分预测值的修正。

图4 对2016版年鉴中部分预测值的修正

中国以超过6%的长丝产量平均增长率,进一步巩固了其长丝产量全球第一的地位。中国长丝产量占全球长丝产量的3/4。位居第二的印度仍以原速度保持产量长期增长趋势,而位居第三位的美国的产量增长则较为缓慢。

以市场为导向的棉花价格刺激了棉花的使用,棉纱进口量的减少使中国的短纤纱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影响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产量。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棉纱生产地,因对中国这一最大市场的出口量持续下降,两国的棉纱产量停滞不前。全球长丝纱和短纤纱的产量如图5所示。

图5 全球长丝纱和短纤纱产量

3 非织造布和非织造用纱的产量为1 700万t

2017年,全球非织造布和非织造用纱的产量增长6%,达1 700万t,这也是聚合物基非织造布和湿法纺非织造布增长率最高的一次。

4 化学纤维产量增至7 200万t

全球化学纤维产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由1980年的1 400万t增至2017年的7 200万t,年均增长率超过4%,是天然纤维增长率的4倍。

20世纪90年代末,短纤维失去了先前的主导地位。自1997年开始,短纤纱与长丝纱产量的占比发生了改变。目前,长丝纱产量占纱线总量的65%。

所有化学纤维的产量均保持增长,但聚丙烯纤维的产量近6年来却持续下降。

即便聚酰胺66(PA 66)的供应链受阻,但聚酰胺(PA)产量仍快速增长(图6)。原材料的短缺迫使工厂停止生产PA 66聚合物和纤维,而转向生产聚酰胺6(PA 6)。尽管增加产能和消除瓶颈方面的公告已出现,但持续的供应紧张预计将导致未来PA的采购成本增加。用于服装、工业和地毯领域的聚酯(PET)长丝的年增长率超过5%,PET短纤维的增长率则较适中,为2%。尽管醋酸纤维束的产量因卷烟生产的持续下降而出现连续4年的下降,但纤维素纤维的交易量仍增长3%。

碳纤维和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弹性纤维(氨纶)的产量增长6%,达100万t。高性能纤维在无配额期间的增长率超出了其长期增长率。预计于2018年年中完成的Lycra纤维的收购,将对中国弹性纤维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

从生产地区看,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三大化学纤维生产国的总市场份额将首次提升至80%。其中,两个亚洲国家的产量增长分别超过5%,美国的产量增长1%。亚洲制造商有望将其供应量扩大4%,以占据全球88%的市场份额,欧洲的供应量上升2%,保持6%的市场份额,而美国的市场份额则降至5%。

图6 聚酯和聚酰胺工业长丝产量

5 部分国家的贸易放缓

数据显示,统计的30个国家及欧盟(EU)地区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出口额达6 060亿美元(增长3%),进口额达4 790亿美元(增长4%)。中国的出口额反弹了2个百分点,达2 670亿美元。除EU地区外的其他国家的出口额增长9%,达540亿美元。出口额在一定程度上与汇率有关,根据当地汇率计算,出口额增长7%,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孟加拉国的出口额增长3%,达3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越南的出口额增长10%,达310亿美元;美国在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口增长3%后,其出口额继续增长;韩国的出口额连续两年出现逆差;缅甸的出口额增长42%,飙升至30亿美元,创连续8年来的出口额历史新高。

猜你喜欢

短纤短纤维长丝
仪征化纤高附加值再生涤纶短纤打入国际市场
精梳棉锦纶包芯包缠纱的纺纱实践
更正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三问粘胶短纤供与需
ZrO2/Al2O3短纤维对发泡陶瓷物理性能的影响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长丝织造装备迈向高速智能化
中国长丝织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粘胶短纤市场的五个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