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酸醚比、MCH用量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2019-06-05孟祥杰

商品混凝土 2019年5期
关键词:净浆分散性羧酸

孟祥杰

(重庆建研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 402760)

0 前言

混凝土是当今使用量最大的建筑工程结构材料,高性能混凝土代表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生产已趋于高性能、无污染方向发展。混凝土减水剂是外加剂中应用面最广、使用量比较大的一种,已成为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组分。

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羧酸,是一种接枝共聚物,其支链结构特征较为明显,一般是聚氧乙烯形成的“接枝状”支链或者是“梳状”支链,这种组成形式有利于提高分子功能基团的表面活性。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以其在掺量较低时能产生理想的减水效果,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较小,坍落度保持能力较好,与水泥和掺合料适应性较好,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等优点,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1]。

1 试验

1.1 主要合成用原材料

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HPEG),分子质量 2400,工业级;丙烯酸(AA),工业级;双氧水(H2O2),工业级;抗坏血酸(Vc),工业级;巯基乙醇(MCH),工业级;氢氧化钠(NaOH),30%,工业级。

1.2 原材料

水泥:小南海 P·O42.5R;砂:Mx=2.4~2.8 的中砂;小石:粒径为 5~10mm 的碎石;大石:粒径为10~25mm 的碎石;粉煤灰:Ⅱ级;水:自来水,符合 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聚羧酸减水剂:重庆建研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产。

1.3 合成试验

往装有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冷凝回流装置和搅拌器的四口瓶中加入计量好的水及 TPEG,加热搅拌至大单体全部溶解,待升温至 45℃ 后分别滴加 AA 和H2O2的水溶液及 Vc 和 MCH 的水溶液,控制在 3h 内滴完,再恒温 1h,加入 30% 氢氧化钠调节 pH 值至6.0~7.0,即得到了聚羧酸减水剂,通过调整酸醚比n(AA)∶n(HPEG) 及 MCH 用量合成了 9 组不同的聚羧酸减水剂。

1.4 产品性能检测方法

水泥净浆流动度按照 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设计并进行优化调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参照 GB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试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依据 GB 50081—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成减水剂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 45℃ 条件下,改变酸醚比 n(AA)∶n(HPEG) 分别为 3:1、3.5:1、4:1,改变 MCH 用量质量比为 0.22%、0.28%、0.32%,合成方案设计见表 1。

表1 合成方案设计

通过上述方案设计,进行减水剂合成,得出 9 种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按照胶凝材料掺量 0.24% 进行净浆试验,试验数据见表 2 和图 1。

表2 净浆流动度试验结果 mm

由图 1 可以看出,固定 MCH 用量,随着酸醚比增大,水泥净浆流动度逐渐增大,呈上升趋势;当酸醚比为 4:1 时,净浆流动度增长幅度减小,说明随着酸醚比增大,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净浆分散性越来越好;固定酸醚比,改变 MCH 用量,如 PCE-1、PC-4、PCE-7,PCE-2、PCE-5、PCE-8 和 PCE-3、PCE-6、PCE-9,随着 MCH 用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随之增大,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性越来越好,但 MCH 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当酸醚比控制在 4:1 时,PCE3、PCE6、PCE9 三组 MCH 用量分别为 0.22%、0.28%、0.32%,水泥净浆流动度分别为 215mm、224mm、224mm,数据差异不大,所以 MCH 在合成过程中存在最佳掺量。

丙烯酸用量较少时,聚合物分散性较低,因为大单体转化率较低;丙烯酸过高时,大单体反应完全,过量丙烯酸对聚合物分散性起到不利影响。MCH 链转移剂用量存在最佳范围,量过小,转移不完全;量过大,产生过化学反应,影响聚合物性能,所以,丙烯酸与MCH 在最佳范围内,合成聚羧酸分散性达到最佳[2]。

图1 不同酸醚比、MCH用量对净浆流动度影响

2.2 聚羧酸对混凝土扩展度的影响

对合成 9 个样品进行混凝土扩展度测试,试验C30 混凝土配合比为:m(水泥):m(粉煤灰):m(砂):m(小石):m(大石):m(水):m(减水剂)=280:60:770:330:785:165:7,聚羧酸为复配成 10% 固含量成品进行混凝土测试,测试结果如表 3 和图 2。

表3 混凝土扩展度试验结果

由图 2 分析可知,随着酸醚比不断增加,混凝土初始扩展度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对混凝土初始减水率影响不是很明显,扩展度均在 550~600mm 之间。1h 损失过后,酸醚比在 3:1 时,扩展度逐渐增大,酸醚比3.5:1 与 4:1 时,扩展度先增大后减小,损失最小的为酸醚比 3.5:1 的 PCE-5 号样,损失后扩展度达到 535mm;固定酸醚比,改变 MCH 用量,如 PCE-1、PCE-4、PCE-7,PCE-2、PCE-5、PCE-8 和 PCE-3、PCE-6、PCE-9,随着 MCH 用量的增加,混凝土初始扩展度不断增加,最大扩展度为 600mm,在混凝土中体现出很好的分散作用,1h 损失后,MCH 用量增加,但是损失后混凝土扩展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同样存在最佳 MCH 用量,使得混凝土工作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图2 不同酸醚比、MCH 用量对混凝土扩展度影响

这是因为在聚羧酸合成过程中,酸醚比与链转移剂用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起到控制分子量与调节聚合物主链与侧链的作用。长主链短侧链,主链聚合度高,接枝侧链短的聚羧酸,具有较好的保坍性。短主链长侧链主链聚合度低,接枝侧链长且稀、磺酸基密度高的聚羧酸,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较好的水泥适应性[3]。

2.3 合成减水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结合不同酸醚比、MCH 用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及对混凝土扩展度的影响,综合优选 PCE-4、PCE-5、PCE-6、PCE-9 四种样品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数据见表 4 和图 3。

表4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由图 3 发现,综合优选的四种样品 3d、7d、28d 强度均比较接近,无很大差异,强度发展最好为 PCE-5样品,这是因为在酸醚比为 3.5:1、MCH 用量为 0.28%时,丙烯酸与链转移剂用量达到最佳匹配,合成出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最好的分散效果,同时满足长主链短侧链,主链聚合度高,接枝侧链短,自身具有较好的保坍性,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中,赋予损失后混凝土很好的流动性,振捣过程中,气泡更容易破裂,排除体外,使得试块具有更好的密实度,结构在密实情况下,强度增长越迅速[4]。

通过不同酸醚比、不同 MCH 设计得出 9 个样品,测试合成减水剂对净浆流动度、混凝土扩展度、 1h 损失扩展度、不同龄期强度的影响,当酸醚比为 3.5:1,MCH 用量在 0.28% 时,合成出型号为 PCE-5各方面性能最优异。

图3 合成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3 结论

(1)随着酸醚比增大,水泥净浆流动度逐渐增大。改变 MCH 用量,随着 MCH 用量的增加,水泥净浆流动度随之增大,水泥分散性越来越好,但 MCH 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存在最佳掺量。

(2)随着酸醚比不断增加,混凝土初始扩展度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但是发现 1h 损失过后,酸醚比3.5:1 与 4:1 时,扩展度先增大后减小。改变 MCH 用量,随着 MCH 用量的增加,混凝土初始扩展度不断增加,1h 损失后混凝土扩展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同样存在最佳 MCH 用量。

(3)酸醚比为 3.5:1,MCH 用量为 0.28% 时,合成出 PCE-5 各方面性能最优。

猜你喜欢

净浆分散性羧酸
水利工程土样分散性综合判别试验研究
考虑石粉对流变性影响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基于净浆扩展度的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分析
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羧酸系超缓凝减水剂性能研究及应用
浅析微生物水泥净浆的自修复性能
考虑材料性能分散性的航空发动机结构安全系数确定方法
搅拌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sPS/PBA-a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分散性研究
二元羧酸盐类聚丙烯β成核剂研究进展
聚羟酸减水剂掺量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