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探究

2019-06-04肖莉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想建设学生党支部高职院校

肖莉

[摘要]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础党组织,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本研究以Y市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Y市几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阐述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意义,分析了其建设薄弱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5-009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5.04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命题,是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向。

一、思想建党是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的内涵。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的内涵是指高职院校为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等多方面的素质修养,而开展的与当代社会形势相适应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帮助高校学生党员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正确世界观之目的。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群体性和特殊性。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稳中有升。以Y市为例,近几年,Y市每年发展新党员人数大约在4700余人(包括学生党员1800余人),其中高职院校500余人,约占全市新发展党员的11%。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上传下达”,联系、组织、团结广大师生的重要责任,推进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抓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这个大学生群体中的“关键少数”,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这是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需要,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对于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源头工程的建设无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研究相对薄弱。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通过分析CNKI等数据库系统中以“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为主题的文章,发现题名中涉及思想建设的文章寥寥无几,以“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为主题进行搜索,一篇也没有,更不用说党建科学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的研究。而对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现状研究、组织建设、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等方面,并且研究的重点不突出,似乎处于“泛泛而谈、面面俱到”的尴尬境地。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Y市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笔者编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调查问卷》,面向Y市几所主要高职院校,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03份,有效问卷29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85.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1.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的总体水平较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够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98%),也比较认可党支部开展活动的效果(94.6%)。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党积极性主要集中在“信仰共产主义”(94.3%)和“入党更有利于全面发展”(78.9%)上,对于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动力也很足,80%以上的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85.9%)。通过对党章的学习和辅导员、入党介绍人的介绍,87.2%的学生能基本了解学生党员发展的程序。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当前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党性修养不高,党员的自我要求低”(34.9%)、“联系群众不够紧密”(28.5%)、“入党动机过于功利,党员意识薄弱”(19.8%)等三个方面。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思想建设薄弱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展党员审核把关不严格。当前学校满足于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忽视发展质量,“矮子里选将军”。在与部分学工党支部书记的交流中,笔者发现,部分学院党总支存在着“为发展学生党员而发展学生党员”的状况,仅仅满足于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而忽视发展质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忽略对其入党动机等思想方面的考察。

(二)党务保障不得力,评价考核不科学。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党支部无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多由教师兼任,其党务工作者科学化水平不高,且其党支部相关工作并未纳入工作量,工作动力不足,往往忽视对预备党员考察期思想动态和正式党员思想建设。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的对策和路径

(一)明确责任,加强保障

1.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承担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学生党支部综合实力。为学生党支部配备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发展等工作的党支部书记。

2.加强学生党支部阵地建设。要统筹办学空间,确保有便利活动、便于议事、便捷服务的工作场所供各院(系)学生党组织使用。

3.保障活动经费。据了解,不少学校教师党员已有一定的活动经费,学生党员未完全覆盖,应与教师党员同等对待;为使学生党支部中的教师党员等学生党务工作人员保有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尽责的工作状态,探索实行培养联系人工作津贴制度。

4.確保权责明确。坚持从严治党,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在学生发展培养工作中,对学生党务工作人员的失职或徇私行为,要敢于“较真”,应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应责任。

(二)严格程序,确保质量

根据“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保证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工作的总要求,科学定位学生党员,在遵守既定程序和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这是对党负责,也是对积极进取的大学生的负责。

目前,Y市某高职院校在校级发展对象培训班之前增加了一次预测环节,以党章知识为测试内容,实行淘汰制。并根据相关制度专门编制了《发展学生预备党员预审表》和《发展学生预备党员审批表》,详细填写拟发展对象基本情况,尤其是思想状况,做好制度建党。

(三)明确目标,系统培养

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对象包括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而言,重点是前三类培训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笔者认为可以探索学生党员发展积分制,分“必修”“选修”两个模块,线上线下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线上信息平台,思想与行动相互结合,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教育培养体系,使学生能把自身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结合,逐步实现由自发发展状态向自觉发展状态的转变。

1.确立入党积极分子阶段。从普通学生到入党积极分子,人多是在一定的动机或目的的驱使或引领下从事某种活动,入党同样不例外。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该阶段的教育培养以院(系)党组织为主体,可以通过新生第一课,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应对多元价值抉择,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明确发展对象阶段。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为期至少一年,是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以院(系)分党校为主要阵地,主要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重视做好入党积极分子思想上的入党工作。探索“青马工程”与人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相互衔接,实现学分互认。

3.预备党员阶段。以校级党校为主要阵地,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可借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即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将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互动研讨等教学方式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的整合,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四)科学考核,奖优罚劣

1.考评内容的全面性。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质,学业成绩,社会工作等。在从严治党的要求下,思想品质作为首要标准,其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应是重点所在;作为学生,其中心任务是学习,对学生党员的学业考核既要看其实际成绩,也要掌握其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着重看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是否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考评标准的进阶性。从一名普通学生到正式党员,期间要经历从普通学生到入党积极分子、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从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此外,成为正式党员后还应追求成为优秀党员。针对上述不同阶段,进阶条件应该根据学生专业和自身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充分体现其差异性。

3.考评主体的多元化。量化考核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他评范围根据考核的具体内容确定相对应的部门或人员。民主测评的范围尽可能将相关部门和人员包含其中,除学生党支部外,应扩至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任课老师、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同班(年级)同学以及社团组织成员等,以同班同学为主。使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在群众中经受真实检验,也使得评价更具意义和实效。

4.考评结果的实用性。重视对学生党员的考评,考评结果的运用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切不可是“富有弹性的坚定”。发展对象的考核合格应成为预备党员发展的必须条件,预备党员的考核合格应成为其转正的必须条件,若达不到相应考核要求,进阶中止,当退则退。此外,考核合格者除相应进阶外,也应在优秀学生干部的评定、三好生的评定、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及就业推荐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以进一步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五)搭建平台,突显主体

服务群众,是对党组织和党员共同的要求。大学生党员要在党性的指导下,以小事为起点,坚持不懈,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历练、自我塑造来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1.亮明党员身份。通过学生党员佩戴党员标示、学生名单中标注学生党员以及学生党员宿舍挂牌等方式使学生党员亮明身份,有利于强化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有利于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良好行为的形成,其良好行为的显现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效应,也有利于发挥他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

2.强化服务功能。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服务作为每名学生党员的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高职院校党组织既要服务群众,也要服务党员。除了指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还包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和事业发展。一是强调服务群众,这是对党组织和党员共同的要求。二是强调服务党员,就是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不能以“讲奉献”而忽略对学生党员应有的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关心。除开展一系列针对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外,如党的知识竞赛,志愿活动外,还应组织针对学生党员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类等活动,立体的展示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增强学生党员的光荣感、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3.搭建服务平台。据调查,扬州市职业大学正在积极筹备成立青年党员先锋队,成立大学生党员服务学生中心,结合学生党员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設立若干专业性服务队,如环保宣传队、电脑维修队、法律宣传队、学习辅导队等;多方面的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通过设立学生党员先锋岗、学生党员责任区,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在先锋队活动中的表现将作为党员转正、评优的重要依据。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背景下,抓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这一大学生群体的“关键少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必将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党组织的战斗力,也必将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猜你喜欢

思想建设学生党支部高职院校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高校培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加强电视队伍思想建设做好电视舆论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