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机制研究

2019-06-04罗水荣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罗水荣

[摘要]夯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抓好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存在建设定位不清、方向不准,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待完善,工作常流于表面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党支部的工作推进不够有力,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不受重视及其工作创新有待拓展。要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的作用,要建立好教师参与支部建设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形成有利于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的激励机制,不断确立有利于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5-007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5.03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018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又指出:“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既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也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是夯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的新形势下,通过研究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原因,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为新时代高校的改革发展凝聚强大动力。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情况还算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导致无法很好适应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

(一)支部建设的定位不清,方向不准

明确定位和方向是支部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高校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长期以来,很多高校教师党支部负责人并未深入思考党支部的职能和定位,甚至不清楚党支部有哪些职能,该如何才能更好发展,这也使一些党支部几乎是在靠上级指令或惯性在运转,往往存在因循守旧或者消极应对的情况,以致上级布置的任务多,支部建设看起来就热闹;如果上级没有布置任务,支部建设就陷入停滞的状态。事实上,如果支部建设的定位不清,党支部成员很难找到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常常处于茫然的境地,甚至难以开展工作,遑论实现工作创新,结果就是支部变得难以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

(二)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待完善

毋庸置疑,支部书记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支部工作的“领头羊”,在支部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情况并非理想。可以说,高校党组织在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上的标准还不够高、能力还不够强,即使有些高校制定了较高的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标准,也未必能执行到位。有些支部往往还是由资历比较浅、到校时间不长或者业务能力还不够强的年轻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囿于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导致支部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由于缺乏保障机制,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最大的困难是愿意主动从事党支部党务工作的教师仍属凤毛麟角,致使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每到教师党支部换届之时,经常要各院系或各部门党组织书记出面做工作,对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同志进行动员,以便提前物色合适人选作为候选人;二是随着近年来上级党组织越来越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工作越来越繁重,担心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党员不在少数,而积极参与支部建设的教师党员人数并不多,因而参与支部书记选拔的人员较为集中,能够选择的余地并不大,甚至有些高校出现支部成员轮流当党支部书记的情况,给教师党支部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三是有时候上级党组织属意的支部书记人选和实际的竞聘人选或入围人选并不一致,由此带来的矛盾或者冲突也不利于开展工作。

(三)支部建设常常流于表面

毫无疑问,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内容非常多,工作繁重,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在不少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并不到位,很多时候流于表面,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不少教师党员对参与支部建设的热情不高,重视不足,经常以应付式的心态出席支部活动,甚至有部分教师将参加支部活动视为负担,能不参加则不参加,造成支部建设的活力不足;其次是教师党员的活动时间难以协调,全员参与支部活动的情况几乎不存在,除非强制要求参与,当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与党务工作冲突时,绝大多数教师会优先考虑教学科研工作,因而出现“党务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情况;最后是很多高校的教师党支部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相关文件精神,落实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或者完成常规的日常工作,如每年都开展的年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有些高校院系已多年没有教师递交入党申请书,故而连讨论发展党员这样的常规工作都不用推进了。以H大某理工科院系为例,该单位教师党支部已有三年以上的时间没有收到教师的入党申请书,多年未讨论发展党员的问题,导致有些教师党员“似乎”忘记了党支部还有“发展党员”这项基本工作。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不足的主要原因

毋庸置疑,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党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有必要分析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不足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一)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推进不够有力

虽然各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党支部的建设,但在指导、推进和监督教师党支部工作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与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很多高校党组织还是习惯按照以前的思路或经验开展工作,相对而言比较关注宏观层面的工作,对基层党支部的关注和具体的工作指导还不够,尤其是没有对教师党支部该从哪些方面强化建设进行有效指导,使教师党支部难以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二是有些高校没有及时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如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各学校党支部工作条例或实施细则,或者没有及时完善教师党支部工作细则及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加上一些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负责人本身工作经验不足,他们缺乏可供参考的工作条例或案例,自然难以有效推进支部的建设;三是没有对教师党支部建设进行有效监督,即使提了工作要求,但也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奖惩机制,甚至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

(二)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不受重视

应该说,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体现在高校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不够重视,原因可归纳如下:一是高校党委未把教师党支部工作及其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纳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没有经常从学校层面听取和研究教师党支部的发展问题,从而无法及时解决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没有把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选拔任用纳入学校人才队伍的建设范畴,既没有像重视培养教学和科研骨干一样重视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选拔,也没有像关心教学和科研骨干成长那样关心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成长和发展,日常工作使用得多,关爱和培养得少;三是没有及时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相关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现在大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为兼职,这些教师本身承担了很多教学和科研任务,如果不在工作晋升、职称评聘、考核评比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确实难以给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教师党支部的工作创新有待拓展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活动情况主要为:范围主要停留在室内,较少开展室外活动,较难吸引教师党员参加;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集中的会议为主,一般由党支部书记唱“独角戏”;内容主要是学习各类文件精神,也很少开展讨论,氛围较为沉闷,效果不佳。不少教师党支部还是习惯等着上级党组织来布置任务,被动开展学习,还不习惯主动去研究和探索开展适合支部实际的党建活动。虽然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党建部门经常强调要大力推行党建工作创新,但似乎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没有多尝试把党建活动地点由室内转到室外,也没有把党建阵地从党内拓展到党外,在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举措,使得支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没有凸显。

三、构建高校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机制

高校要花大力气解决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完善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教师党支部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一)建立有利于教师党员参与支部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个党支部能否发挥好作用,是否有凝聚力是衡量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建设离不开支部全体党员的积极参与,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推动教师党员主动参与支部建设:一方面是给予支部建设较为充足的经费支持,可把支部经费使用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同时制定相应的经费使用办法,对党支部参与的困难党员慰问、先进党员表彰、书籍和办公耗材购买、校内外专家劳务费、教育培训、党建课题研究等纳入经费使用范围,使支部建设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是制定好党支部好工作计划,每年均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要点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和内容,多把支部活动的地点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以开展理论宣讲、主题党日活动、素质拓展、工作调研等方式,不断增强支部活动的吸引力,调动教师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

(二)形成有利于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的激励机制

要使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够认真做好支部工作,需要为他们履职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来说:一是扎实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即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实施这一工程,使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培养培育、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示范带动等机制更加健全,党支部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党支部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有力彰显,从而使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履职能力明显提高。二是适当提高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待遇。总的来看,高校的教师党支部书记绝大部分为兼职,专职人员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他们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基础上,能够安心做好支部的工作,可考虑将支部书记的工作计人教师工作量,或者发放一定的工作津贴,并及时对优秀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进行宣传表彰,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三是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党建工作部门除了要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工作指导,还要定期开展理论和党建工作实务培训,可通过党校培训、党性锻炼、网上培训、工作研讨、案例评选等方式,不断增强支部书记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确立有利于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工作机制

开展支部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抓好制度落实。一方面要不断严格组织生活,落实好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推动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另一方面要严格做好支部活动的考勤工作,对积极参与支部建设的教师党员可树立典型进行宣传,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与各类评奖评优;对不参与支部活动的教师党员进行通报,并要求限期做好整改。此外,还要大力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发挥党建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切实把支部建设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统一起来,通过抓好党建为业务工作做好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做好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石。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執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尽管高校推行了不少举措来加强和改进教师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但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和高校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完善,如此才能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实的后盾。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