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2019-06-04贾卫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创新创业实践

贾卫

[摘要]目前我国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逐年增加,但市场需要的人才却很有限,因此各所高校应有针对性地训练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将培养学生的理念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而创新创业能力则是市场普遍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稀缺,众高校应加以重视,着重培养。

[关键词]创新创业;产品设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4-000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0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所谓产品设计就是将思维上存在的东西转化成现实,通过设想和实践,将概念中的东西转化成为具体载体。然而产品设计专业的重点就是设计,设计的好坏取决于思维,而思维的创新会促进产品设计的发展,创业也会带给我国社会新活力,缓解工作岗位缺少的现状。本文将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为题,深度解析创新创业在产品设计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策略。

一、创新创业在产品设计实践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有一部分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更加倾向于创业,产品设计专业也急需创新思维的涌人。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创新创业的思维结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但是,由于二者的结合是时代的新产物,缺少相关的直接经验,所以在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中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教育者们着重解决。

二、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是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约翰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如果你要成功,你就应朝着新的道路前进,不好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现代的美国著名企业家也说过“不创新,就死亡”。可见创新是多么重要。对于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是重中之重。而具有思维局限性且创新能力不足的学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容易思维枯竭,创造不出好的作品,这需引起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缺少创业欲望。缺少创业欲望是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学生有想法才能付诸实践,树立学生的创业思维是产品设计专业必要的教学内容。缺少创业欲望会导致学生不够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对创业不感兴趣,只是一味地追求找工作和单纯的产品设计,不利于我国人才的合理配置。

(三)缺少实践课程。缺少实践课程是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实践出真知”相信很多人都通过这句话,在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一定要重视实践课程。设计需要的不僅仅是思维模式上的,更是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思维化的东西要真正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实践和学习,学校没有或者缺少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产品设计。并且创新创业是一项大工程,创业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缺少实践课程不利于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在对知识的探索中不能占有主要地位。学校需要重视起实践课程的设置,将实践课程重视起来,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缺少教师团队。缺少教师团队是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个途径就是教师的教导,而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教师能力的大小与整个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好坏都息息相关。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最看重的就是实践,实践也可以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挖掘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产品设计,而缺少实践流程是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短板,学校应该积极重视。而教师团队的缺少或者教师素质建设的不健全就会导致学生在产品设计中没有合适的引导者,出现相关问题的时候无从下手,想要了解创新创业相关问题也没有教师可以指明方向,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不利于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和设计,对未来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五)校方不够重视。校方不够重视是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创新创业作为时代发展的热潮被大多数学校所关注,特别是产品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因为自李克强总理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提出并落实以来,众多人才积极响应,大部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甚至还有很多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上市公司,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策略

(一)关注社会发展,突破思维局限(积极创新)。设计思维对于产品设计专业人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个创新设计思维就相当有了未来安身立命之根本,而设计思维作为系统化的专业理念,不仅仅可以用来进行产品设计,更可以对社会的创新和教育结构的设计起到辅助作用。设计思维其实可以有五个步骤,也称之为“设计思维五步法”,这五步法的提出将创新思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教师日后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设计理念更加完整。具体的五步法分为亲身观察、凝聚焦点、酝酿点子、原型制作、测试反馈。学生如果在实际设计应用中掌握了这五步法以及实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动向,想要成为优秀的设计者是非常有可能的。并且,实时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及时对设计方案和理念进行调整,打破固定思维,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性并且积极创新,会促进学生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完善。

(二)创造学习环境,树立创业目标。环境影响人同时也塑造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以产品设计的创新创业为教学工作展开的基本点是以互动式、体验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产品设计和创新创业结合在一起之后强调学生的参与度,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关键点,所以,学校可以为师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师生共同激发设计思维,获得新的灵感。而设计思维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创新理念,而设计出来的产品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外还需要将设计者和相关人员结合在一起共同学习交流理念,并且将创业作为未来工作的目标。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之后可以组织专题讲座,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创业,也可以将马云、王健林等等优秀创业人才的实际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树立一个创业的目标,为以后创新产品设计打下基础。

(三)组建设计团队,增添实践课程。产品专业设计领域的每个学生每天都要进行无数次的理念转圜,但是,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想法也会有局限性,设计出来的产品和创新理念的落实可能不太尽如人意。校方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做出合理规划。例如,学校可以将同一领域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设计团队,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积极发言,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想法融合创新,形成最终的设计理念。各个成员之间优势互补,针对某一个实际的课题进行交流、研究,共同寻找最佳的创新解决方案,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完善他的知识结构。另外学校还应该增添一些实践课程,实践出真知,很多学生有创新的思维和关于产品设计的理念苦于没有地方落实,学校可以增添一些实践的教室,例如雕塑室、绘画室、微机室等等,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业平台,让学生可以有场地将设计理念落实,促进学生学习。

(四)建设师资队伍,引导创新创业。产品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要拥有“设计思维”,而设计思维是全世界最受关注的创造性思维理念,而将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融合在一起可以开拓学生思想,利于学生建立全脑思维模式,教会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创新思维方式的方法。想要真正落实创新创业与产品设计专业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重要的不是让学生会,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研究,这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就有了进一步提升。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大多只是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或者拓展一些如何有效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忽略了要求学生进行创新或者创业,教师对于学生应该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对此,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宣传创新创业,融合产品设计。早在2014年9月份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是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创新创业这个理念要从最开始培养,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中开始培养会取得特别好的教学效果。产品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思维的融合是教育界的创举,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培养人才的关键。学校要积极响应教育界的号召,将创新创业思维理念与产品专业设计融合在一起。学校要积极向学生宣传创新创业的优势,并且,产品设计专业需要的是灵活的头脑和积极创新的思维,学校要对此进行课程改革。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宣传讲座,将一些优秀的创业成功的案例讲述出来,灌输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将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互相激发思维,拓展设计理念,培养优秀人才。

总结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急需創新和改革以促进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融合进来之后,打造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存在改变了原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将创新创业的思维方式灌输到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中,塑造了具有创新思维多元化发展思维的优秀人才。学校要针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新的教学手段,将创新创业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积极引进相关教育人才,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环境,提供设计平台。并且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探索,完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创新创业实践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