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6-03黄国华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教学内容

黄国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从重视程度以及培养方法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需要认真面对与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字所代表的含义。字、词、句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基础上的提升,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习开展的基础,阅而不解,无论学习什么都将事倍功半。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在教学内容、要求以及教学方法上,都有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涉及。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一直也是老师们较为头疼的一件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表现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尚显不足;二是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三是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一)教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

虽然很多教师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晰客观的认识,但在教学实践中,相较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重视程度尚显不足。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仅限于在课堂上诵读,在课后布置一些课外阅读,基本是按照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在执行,很少有人能够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對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也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基本是学生能够流畅的诵读或是背诵,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就算合格。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将学生的阅读教学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相挂钩,仅仅是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在完成,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效果差强人意。

(二)阅读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现在老师们都能够明白,教与学的主体都是学生,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激发其阅读兴趣是关键。就本人的理解而言,阅读能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具备良好的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二是通过阅读提升的理解能力。此两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兴趣,长期坚持阅读自然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而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反过来也会不断的提高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总的来说,阅读兴趣是根本,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条件。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是按照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堂诵读、课外阅读之外,实际的教学拓展严重不足,对于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重视不够,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阅读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输出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课前预读,课中诵读、课后复读;在课堂上挑选学生分段朗读。这些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要走心,朗读要用情,这些很明显的道理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很少,在教学方法中也没有体现。情景教学、小组教学等方法在阅读教学上也应用较少,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与建议

(一)丰富教学内容,重视课外阅读

在中国文学中,名篇名著不胜枚举,在教学大纲与要求之外,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广泛的阅读,丰富教学内容与重视课外阅读无疑是有效的手段。在教学大纲之外,适当的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有针对性与选择性的内容拓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外阅读,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目录与要求,有效的评价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也真正重视课外阅读。

(二)循序渐进,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循序渐进,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最关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各方面的能力都处于发展中,就其特点而言,由简及难、循序渐进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将保持学生阅读兴趣也做为教学的重点,应采用多种方法与策略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阅读兴趣。教学要有策略性,评价要注重激励作用,只有如此,才符合阅读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长期性特点。

(三)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上,情景教学法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比赛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竞争性质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小组阅读法、父母陪读法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总之,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使其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长期坚持必能使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教学内容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