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分析

2019-06-03杨碧霞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冲击

杨碧霞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网络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衍生物——网络语言,也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一定的冲击。汉语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文化特征、历史属性和非常高的传承价值。网络语言作为汉语言的信息化形式,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升了人们交流的喜悦感,但也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了冲击,削弱了汉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模糊了汉语言的实际含义。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冲击

一、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

(一)混合程度比较高

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中“90后”和“00后”较多,在聊天当中用汉语言文学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语言文字——火星文,它主要是用繁体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符号表情等代替简体字,以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例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作“恏恏學習,忝忝姠仩”,“漂亮美眉”写作“PLMM”,“拜拜了”写作“886”,男孩表示成“♂”,女孩表示成“♀”,这些都是汉语言的新型表现形式。网络语言的来源广泛,大多取自于人们的生活,在使用时又没有明确的标准,束缚力较弱,因此网民有足够自由的使用空间。

(二)简化性比较强

网络语言具有简化性特征。相对于传统的文字更具有趣味性,创新了语言的表现形式,改变了语言的本来含义,提升了沟通的流畅度。网络语言的简化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同音型,就是用相同读音的文字来进行替换,例如人们用“锅锅”表示“哥哥”;第二种是谐音型,就是利用谐音来进行指代,例如“微博”就被人们说成“围脖”;第三种是数字型,就是利用汉字对应的数字谐音进行代替,例如“7456”就是“气死我了”的谐音。在网络交流中,人们使用网络语言可以提高人们的打字速度,节省人们的时间,对方也能够通过简化的词语明白对方的意思。经过简化后的网络语言能够让人们轻松破译对方的想法,被人们广泛地使用,提高了交流双方之间的感情。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

(一)混乱了汉语言的文字、词语组合

网络语言的出现冲击了汉语言的语法结构,混乱了汉语言的文字、词语组合,让汉语言失去了原有的规范和标准。在网络语言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的错字在人们的聊天语言中出现,例如“菇凉”表示“姑娘”,“偶”表示“我”等,这些词语的普及让多数网民已经养成了错误的打字习惯,抬手即是错字,人们无法进行正规、严肃的聊天或是文字编辑,也加大了本就阅读困难的人的交流压力,让双方无法有效沟通。网络语言在使用时改动了原本的语法结构,丧失了语法规律,让语言失去了本来的结构。例如“他很爷们”“爷们”的词性是名词,代表男人的含义,在句子中做了宾语,前面应当加上“是”“不是”等谓语动词。而句子当中“很”字的词性是副词,修饰的是动词或是形容词,按照传统的语法规律,这个句子是不成立的。在网络上这种病句屡见不鲜,压缩了语法规律的生存空间。如果这种错误的造句成为了新型的语言体系,就会让语言失去原本的韵味。

(二)影响汉语言的学习

网络语言的使用冲击了人们对于汉语言的掌握,抑制了人们对于汉语言的学习。首先是人们对于汉语言的文字记忆能力受到影响。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加愿意使用电子设备进行书写,而电子设备会记录人们的输入历史,将频繁使用的词放在最前面,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错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在书写时就会发生错误。其次是网络语言中掺杂着过量的垃圾信息,玷污人们的交流环境。汉语言中的污秽词语可以被很快检测出来然后剔除,而网络语言中的污秽词语是隐式的、不容易发现的,这给网络监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网络的和谐,污染了汉语言的纯净。最后是网络语言具有快捷性,传播信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一个错误信息能够短时间内传播到很多地方,打乱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三、如何应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

(一)积极引导学生,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

汉语言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在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中不同于理科类的学习,在钻研一类题型之后就会做很多类似的题目,但是在语文这种语言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学习,比如说一个字的认知,一个字的形象记忆,一句话中主谓宾的分析和替换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在语言引导学习中可以算是一种语言策略的使用,教师主要通过一定的需要来对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学识进行教授,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中,学生能够对基础的语言进行进一步的累积,从而使语言得到有效的运用,逐渐减少网络语言的运用,减少其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

(二)推广普通话和拼音应用,增加网络语言控制

为了避免网络语言的语音错误,就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应用,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水平。政府要积极宣传普通话的好处,让普通话成为主要的交流方式,在公众媒体进行讲解、推广,让人们自觉学习普通话,扩大普通话的普及范围。在普通话的有效利用过程中,在语言策略的有效利用方面还包括对学生的鼓励。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鼓励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语言估计,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对自己的信心等方面的认识,这样对语文的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为了能够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也为了语言运用价值能够充分的体现,需要在语文教育的過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鼓励。要对网络语言中的不良信息加以剔除,增强对网络语言的监管力度,对于低俗、黄色的网络语言要进行举报,并且让其永远消失,还网民一个纯净的交流环境,让汉语言的纯洁性得到展现。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以及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并提出了积极引导学生,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和推广普通话和拼音应用,增加网络语言控制这两个基本措施,相信通过贯彻落实这些措施,汉语言文学一定可以克服网络语言带给她的冲击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聪.网络语言体系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3):93+95.

[2]谈瑶.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分析[J].中国报业,2018(20):87-88.

[3]徐晨.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电脑迷,2018(10):168.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冲击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