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2019-06-03谢瑜华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研究

谢瑜华

摘  要: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中国画的绘画技法,还要深刻领悟到中国画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高中美术课程中除了要教授绘画技巧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探究美术作品背后的传统文化。在此,本文将围绕新课程下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的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教学研究

高中美术属于一门艺术鉴赏类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并在欣赏中国画过程中,了解作品背后所隐藏的传统文化,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当前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对中国画的内涵认识不清楚,不能正确向学生传达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等问题。那么,新课程下,如何进行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的教学?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一、讲“形”,也讲“情”

在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中,教师首先要讲美术作品中的直观形态,引导学生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去欣赏中国画,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通过绘画较为抽象或具体地表现出来。具体来说,讲“形”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观察中国画,进而分析绘画中的线条曲直、形状、颜色等较为直观的方面,这是教师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基本的教学目标。讲“情”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讲解一幅中国画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或是表达对某人某物的喜爱。学生感受中国画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能够学习绘画中的表达技巧,同时还能够陶冶情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以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二年级的美术教材内容为例,在讲解《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第二課  中国山水画》一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画家的创作心境以及画家通过美术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以北宋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为例,作者以大气磅礴的笔法,描绘了北方的高山,积雪以及被丛林掩映的建筑。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这一副作品的时候,首先要给学生分析作者在这个作品中描绘高俊的大山,柔软的积雪分别采用了何种笔法,又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将这些事物刻画出来的。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向让学生感悟作者在创作这一副画作时所饱含的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紧紧围绕相应的文化背景

中国画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甚至一些传统美术作品中还隐藏着中国文化典故,这部分的知识同样需要学生学习并理解,同时,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以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学典故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下高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中国画相应的文化背景。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中国画,除了其绘画技法和思想感情是教师要传达的重要内容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向学生讲授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只有理解了相应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地理解一幅中国传统美术作品。

例如,在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二年级的美术教材中,教师在讲解《民族文化,国之瑰宝——第一课  中国画》时,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教学方案上,教师都要体现出相应的文化背景。在这一课中,涉及到“中国瑰宝”、“文房四宝”、等等,这些都是美术中所隐藏着的文化底蕴。在作品赏析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中国画《富春山居图卷?黄公望》,在这一幅美术作品中,不仅有绘画,还有书法和诗文,三者合一,体现了美术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讲授这一幅中国画的时候,就要结合整幅图画中的书法和诗文,将文化背景融入到中国画之中。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富春山居图卷?黄公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教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画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高中美术教师不仅仅需要具有绘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果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只有绘画的专业技法而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那么其教学效果将很难达到预期。因此,新课程下的高中美术教师,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文化修养。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班进修等方式来完善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完全体悟到中国画的内在神韵。

仍然以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二年级的美术课程教学为例,在讲《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第三课  中国花鸟画》一课时。如果教师让学生欣赏作品《出水芙蓉图》时,就应该结合诗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讲,要让学生了解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通过这幅画表达什么。除此之外,这幅画中所使用的借物言志等手法都是需要教师结合相应的文化知识来讲解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内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结合学科的需要,了解其他知识。

四、总结

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图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高中美术新课程之中国画课程教学研究以高中美术课本为基础,以学校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依据,指导学生有方法、有步骤、有能力地探讨中国画的理念、表现方法和表现特征,传承民族文化,使学生健康地成长,进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所以在新课程下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创作技巧之外,还需要做到讲“形”与讲“情”结合,紧紧围绕相应的文化背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美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画蕴含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1):15-16.

[2]张婧.试论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率[J].速读(中旬),2015,(2).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