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规范研究

2019-06-03冯艳红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馆新时期规范

摘  要:文化馆是我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馆建设、服务模式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变,这是符合现代民众对现实文化的诉求,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要求的。

关键词:新时期;数字化;文化馆;建设;规范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这些是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词汇,现今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的建设。文化馆是社会公共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进行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能够为文化馆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能力。

1对资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

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上,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也是基于大数据,对复杂、繁冗的原始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研發出相对应的技术体系和综合形式的分析系统。建设数字文化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结合整个数字文化馆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原始资源进行全面、有效地整合梳理,实现各区域内容的全面覆盖,提高数字文化馆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终端用户。例如,要综合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原始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数据平台,兼顾终端用户的具体诉求,对相关资源实施综合性地分析和整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开放式服务。举个简单的例子,分别构建地方级别与国家级别的数字文化馆,再在其间加入一个平台实现二者的资源内容实施对接,在便利、快速的基础上,让用户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2完善并加强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数字文化馆的形成与发展,使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多元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可以接纳更多的访问用户,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能力。例如,当对数字文化馆中的文化产品进行充实的时候,需要对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内容,满足了用户更为广泛的访问需求。另一方面,提醒我们要及时提升数字文化馆的系统服务效率。比如,对数字文化馆的检索功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完善,尽量做到使所有用户在使用检索功能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最后一点是,利用现在已经具备的软、硬件能力,创建一体化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一般都需要寻求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资源、财政资金、人才等方面,这样才能奠定数字文化馆实际建设的基础,才能使广大民众享受到数字文化馆带来的便利。

3全面推动终端体验形式

现代属于数字媒体时代,终端体验形式有线上、线下两种,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的方式,是数字文化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广大用户都可以通过线上数字文化馆提供的服务检索功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若对检索到的内容有进行深入了解和交流的兴趣,通过线下的形式到文化馆中实体感受与体验,这种形式能帮助访问者节省巨量的时间与精力。当前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以此为契机,实施360°全景与三维虚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体验模式,例如,将文化馆实体、动态、展览以及活动现场等情况,都转移到网络平台当中,为广大终端用户创建出更加新颖的网络浏览模式,使数字文化馆能够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更加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这种互联网浏览模式在数字文化馆中的应用方式,尽可能让所有用户在进行浏览的时候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提升线上体验的真实感,不仅节省了用户获得真实体验感受的时间与精力,更是增添了趣味性,为文化馆提升了吸引力。

4加强专业数字化人才队伍的构建

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对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组建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队伍对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至关重要,能够切实提升文化工作者应用数字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另外,在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进具备数字化技术和能力的人员,以此来提升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能力以及服务水平。作为数字文化馆的管理者,需要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和交流学习活动,邀请专业老师讲解相关知识和技能,充实其理论知识,与有数字化建设的文化馆进行对标学习,通过交流活动,学习建设经验,开拓眼界,具体感受数字化的文化馆,对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具有完整和全面的认识,能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互结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活动。数字文化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需要建立对应地评价机制,如:用户评价、管理者评价、同行之间的评价等体系,这样做不仅可以对专业工作者起到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让其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而且,可以实现对自我能力、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促进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馆实现数字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不但可以强化文化馆的服务能力,更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源泉,有助于提高我国民众的综合文化素养。数字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努力,才能够真正全面实现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肖贵中.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6-17.

[2]冷小严.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8(08):54-55.

[3]王文戈.依靠文化大数据,不断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J].人文天下,2017(20):35-37.

作者简介

冯艳红(1989.01.08—),女,河北省石家庄市,硕士研究生,群文方向。

猜你喜欢

文化馆新时期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来稿规范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