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2019-06-03金法明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分制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金法明

摘  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如何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广大中职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高校早已普遍实行“学分制”评价体系,但大多数中职学校教改并没有采用学分制。关于中职学校是否试行学分制,是当下较为火热的一个命题。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校实现学分制的必要性、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要开展学分制实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要树立学校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分互相承认的机制。允许学生跨学校、跨专业选择课程”。

一、学分制的必要性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现行考试制度更多考察的是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和记忆能力,而部分学生的數理逻辑智能并不是强势智能,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要承认孩子的差异性,树立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的理念。通过学分制改革,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新人才观,在提高教学质量基础上,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学生成为标准化流水线上的产品。

周开军对湖南省莱阳师范学校学分制试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中职学校学分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①教师的知识得到拓展、积极性得到提高;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特长得到发挥;③人才培养更贴切市场、方式更加灵活;④学校的硬件得到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

李雪峰对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进行学分制具体构建及分析,将学分制将学分、学年、平时与期末成绩等多因素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傅宁等对淄博市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制定了学分制改革三大目标任务、实施“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三步走战略、建立学分制基本体系、建立导师制、课程改革同步,建立以学分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体系、开发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其取得了良好成效。

作为当前中职学校教学的较受欢迎的一种学制。学分制更适合于现在人才发展的需要,它的培养人才的导向是与社会人才的需求为风向标。这种制度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在中职教学中被大力推广。学分制下不仅可以更大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还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意义深远。

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资源条件不能满足学分制的要求

实行学分制必须有充足的教学设施作保障,要有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满足各项学分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这些资源条件,部分学校还无法达到。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也是很多中职学校推行学分制未能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

(二)生源素质普遍偏低

生源层次参差不齐,文化课基础普遍差,整体素质偏底,入学后,学生大多需要补习初中课程,学习的难度和压力较大,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给学分制的实施带来了很多困难,影响着学分制的实施效果。

(三)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比较盲目

自主选择课程随意、灵活,带给学生很大的兴趣,但是一些学生并不完全清楚自身的个性特点,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专业方向和课程上盲目选择或者随意选择,缺乏自主、自觉、科学的态度和对自己负责的心态。对所选的课程不重视,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也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意识。

(四)教师能力有限

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常规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实行学分制管理后,原有的班级在一定程度上将被打乱,学生以课程的选择组成了多样化的动态集体,这就给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的组织带来了很多困难,增加了管理学生的难度,许多集体活动难以进行,长此以往就会淡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三、对学分制改革进一步思考

加大基础能力建设,保障学分制顺利实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必修课和选修课质量。大力实施“教考分离”,提高学分含金量。动态的教学,帮助弱势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学分制改革的大背景。在推行教学计划时避免随意性,教学计划要周详全面,更能适应学生和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管理中心的转移,管理机构要不断推进学校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优化信息传递的功能。不断适应学分制的改革,发挥好自己角色的作用,多层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确保中职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建立普职衔接、中高职衔接的学分体系,加强与普通高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交流、研讨。加强政策支持,推进学分互认。

四、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是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开展学分制研究与实践,是为了总结经验,探索学分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和办学效益中的作用,为全面实行学分制试点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雷雁.中职学校学分制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3):71-74.

[2]傅宁,徐芳,张珍.推进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2015(13):17-19.

[3]周开军.实施学分制强化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J].成才新观察,2013(8):14-15.

[4]李雪峰.中职学校践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分析——以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为例,2015(3):101-103.

[5]周慧.学分制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110-114.

猜你喜欢

学分制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