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班主任德育课堂的教学分析

2019-06-03沈燕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中职班主任教学分析

沈燕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中职德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纵观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德育状况,还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中职德育的方式都是“填鸭式”的课堂灌输,使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形式化和呆板化,因此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改革亟待改革。

关键词:合格职业人;中职班主任;德育课堂;教学分析

传统的中职德育在很多时候都局限于理论教学,和学校、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难以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为了使这种状态得到改善,中职德育必须对其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立体式改革。

一、理论依据

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立体教学和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该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融入了新时代教育的进步观点,以德育双主体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两大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支撑,具有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的特征,在该模式下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学,可以使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如何构建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班主任德育课堂教学

所谓立体教学模式,即是说教学结构分明、涵盖全面,以培养合格职业人为导向,也就是说,该模式推行的最终目标是让毕业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被社会和企业单位所接纳,获得对他们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肯定和认可。

(1)以职业为导向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道德规范具有长期的约束性,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但随着思想和社会经济等的进步,中职院校在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时,也要使之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大众的主流审美相符合,这样才能起到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起到合理有效规范的作用,也能够推动德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在逐步熏陶中促进中职生德育目标的形成。中职生的年龄尚小,还不具备足够成熟的成人意识,其成长需要“营养”的注入。而这些“营养”必须和他们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相吻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吸收效果。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德育内容仅仅是从普通教育中借来的,这些内容脱离了生活和社会,很难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立体教学模式很好地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改善,它通过案例教学和学科渗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收到较为可观的教学效果。

(3)寓教于乐,让中职生们不再认为课堂就是枯燥的代名词。原有的中职教育模式可以说是死板的,不够灵活,对课堂上的理论灌输过度依赖,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忽略。而学校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多变的重组,在原本枯燥的德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多样化元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作为一个加分项,在学生的职业选择上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发言权。

(4)中职院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提升职业素养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参观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对企业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对自己今后所从事行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三、推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兼具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能够被称为合格职业人,为了使中职生能够达到这一标准,中职院校要对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给予很大的重视,通过德育工作的推行,使其成为能够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肯定的合格职业人。

第二,在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立体教学模式的推行过程中,基于对今后的考虑,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发现的不足之处。

第三,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立体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中职生的职业发展要求,也能使德育工作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得到新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职业人。服务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于淼.中职班主任德育课程中“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13).

[2]王伟华.新形势、新问题、新路径:加强中职班主任德育實效性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7(13).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中职班主任教学分析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