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9-06-03杨丽丽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情感音乐

中学音乐学科的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校和学生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为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它包括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的因素,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研究教学领域中的审美要素和教学过程中的审美特征,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中美的基本内涵和表现,自觉地按着美的规律学习音乐。

审美情感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愉悦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的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的艺术魅力,诱发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使他们愉快的获得审美体验。教师要善于创造充满美感和愉悦气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充分享受美感,得到情感的陶冶。

音乐美感来源于音乐形象,作为感情艺术的音乐是用丰富的音乐语言(旋律、节奏、本色、速度、力度、和声等)来塑造音乐形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音乐语言所表现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深刻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审美源泉,最大限度让学生得到沐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审美的意义。音乐审美教育是由教师、学生和音乐客体三者组成的融合体。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均要注重音乐审美的各种因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应寓思想道德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材中的歌,题材丰富,内容健康,能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合唱、合奏教材,要求学生听从指挥,声音和谐统一,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精神;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学习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健康、形象鲜明的中学生歌曲,更能诱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介绍人民音乐家生平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音乐作品通过它特有的音乐形象、以情感人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认识好与坏对与错、美与丑。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将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要从建立课堂常规、遵守各种教学秩序入手,培养学生守纪律、懂礼貌的好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加强教育中的导向作用,防止不良音乐对学生的影响与侵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良音乐的传播媒介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我们必须通过有吸引力的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充分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感染学生,提高他们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

音乐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学习和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逐步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文化素养。教學过程中,要注意各项内容间及相关学科间的密切联系,相互渗透,要合理组织和设计教学,让学生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听(音乐欣赏或教师范唱)、唱(学生有组织的演唱)、奏(教师与学生的乐器演奏)、动(律动)等,比较全面地发展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唱歌教学要从感情入手,音乐概念的形成必须通过音响来获得教师赋予感情的范唱或听录音,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引导其进行情感体验,使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形象有比较完整的了解,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表达音乐的感情。在情感交流的教学双边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感情的共鸣。歌曲教学的全过程应始终伴随着情感的体验,有些复杂的技术问题,通过“以情代声”会迎刃而解。要避免“重技轻艺”的倾向,那种单纯教歌,机械学唱的教法,将逐渐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只从歌词着眼做文字上的解释和启发,也会失去音乐审美价值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参与音乐的积极态度,是我们评价音乐教学,乃至评价每堂音乐课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志。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教学要从音乐本身入手,克服重谱轻乐”的现象,把训练的重点放在音乐表现上,通过唱歌的方法(唱名模唱、唱名背唱、视谱听唱等),使识谱教学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列入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教学的审美感知首先在于帮助学生获得良好音色,有艺术感染力的范奏,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学音乐教学中选用简单易学的“教育用乐器”,采用“尽可能的浅易的技术”,进行短小有趣的合奏练习,“尽可能的表现和创造美好、有趣的音乐”,必须在体验音乐的美感过程中学习器乐的演奏技术,提倡学生自制乐器,利用生活的代用品,因陋就简,自力更生。

总之,音乐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促进人向完美发展,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只有在“科技兴国”的指引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迅速果断地将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才能努力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前进步伐。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作者简介

杨丽丽(1987.01.26—),女,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