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探微

2019-06-03贺培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主体性初中地理

贺培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改变学生过去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养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性的学习习惯。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式学习;主体性;应用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于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转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要求学生的角色正由课堂上的被动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以初中地理为例,初中地理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一门学科,其教學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学习是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一种学习模式,它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主动获取知识,能够增强其自豪感,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更有信心。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所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独自掌控学习的节奏,充分体现学生自己的观点;第二,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识,便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初中地理中,有一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例如某些地貌特征、岩石分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视觉、触觉对这些抽象概念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加深记忆。第三,培养学生学习的终身性。探究式学习不局限于课堂或学校内,也不局限在教材上。作为一种开放型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到生活中,到社会上进行探索和研究。例如“地理与人文”就需要学生走进生活,探究地理对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策略

(一)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授课时,很容易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常以“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的模式开展,学生的思路完全由教师引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改进教学方式。提问方式有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种。在讲解“认识我国区域”时,教师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我国共有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我国的首都在哪里;同学们去过哪些地方。教师在选择问题时要注意针对性和趣味性的统一。针对教学内容的主体进行提问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考虑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或探究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所在,也能了解学生知识点的遗漏之处。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开展讨论,强化学生探究技巧

讨论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途径。不同学生的思想通过讨论进行碰撞,从而产生火花,达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教师在组织讨论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合理分组。教师在将学生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分配,即小组内成员地理知识水平要有高有低,这样的分配方式是民主、公平的体现,更便于教师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若是将地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地理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整体提高。第二,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即问题的解释和结论不单一;第三,注重小组合作及小组评价。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各抒己见,不必在乎结果或观点的正确与否,注重讨论过程。在小组内有些成员发言较少或较多时,适当地进行指导。最后要根据小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小组的整体性。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终身学习意识是学生观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提升与地理相关的知识,包括历史、文化、艺术、政治等,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地理知识,引入与地理相关的古诗词、谚语,例如“斜阳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描写了河流冲击或沉积地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现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启发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探究地理知识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三、结束语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方式。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时,首先要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技巧,最后建立探究意识终身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袁大霞.浅议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J].青春岁月,2018,(17):287.

[2]王益红.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10):7.

[3]刘慧利.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0(1X).

[4]徐振洲.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2):72,75.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主体性初中地理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