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9-06-03欧彩兰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提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

欧彩兰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实践教学工作经验,在文章中先对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进行简述,之后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带来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已经成为了各学科的重要发展目标,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最基础的学科,其学科教师一直在进行此方面的教学研究。从当前的教学模式来看,想要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从细节处入手,完成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进步,为更好的实现小学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角度来看,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产生最直接也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课堂教育参与者,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这一切都要归结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水平、认知能力,他们的学习兴趣程度主要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教学行为单一,那么学生就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自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向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就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

2.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其想要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就必须要考虑做好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将创新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但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来看,很多教师都存在传统教育观念强烈,对于课堂把控过强,以至于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乐趣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还阻碍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发展,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3.课堂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环境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价值,意义重大。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存在忽视教学环境创设的情况,这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常常会出现因为教学环境不佳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我们想要实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做好对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导入阶段的兴趣激发

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角度来看,想要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要控制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为此做好对课堂导入阶段的教学控制至关重要。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其必须要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思维调动,由此来让学生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下,跟着教师的思维一起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辅助技术得以出现,这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支持,其中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最为突出。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导入阶段的有效应用,能够让学生在他们认知能力基础上,通过他们所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来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探究,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小学语文課堂教学效果由此得以进步和提升。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教学环节中,虽然教材上的图片和教师的挂图能够给课堂导入环节带来辅助效果,但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他们并不能真正通过这些内容中看到和体会到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在这种情况下,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为学生播放了从网络上收集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频素材可以直观、具体形象的看到西沙群岛的面貌,并跟随视频拍摄者的视角一起进入到西沙群岛的海域之中,去欣赏海底世界中美丽的珊瑚、自由自在的小鱼。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对于西沙群岛有了最直观具体的了解,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体验,课堂学习主动性由此得以激发,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在此支持下获得提升。

2.开展生活化教学,完成教学阶段的体验提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阶段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是教师将知识教授给学生的主要环节。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此环节的教学行为相对单一,这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缺少趣味性,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因此偏低,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甚理想。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想要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并非易事,教师还需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予以精心设计。

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设计,能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支持。因为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进入到他们所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知识教育,这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效果,同时还能够依托于生活化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这对于激发课堂教学主体的主动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17课《触摸春天》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我专门将学生带入到操场上,在做好对他们的安全保护前提下,让他们闭上眼睛去感受“盲人”的感觉,由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盲人的认知,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中“我”对于盲女孩捉住蝴蝶时的感叹,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我”被感动的原因。在完成生活化课堂教学体验后,我还专门告诉学生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遇到了盲人或其它残疾人,都应该尊重他们,这是一名好少年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3.设置趣味化元素,促进训练阶段的知识巩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训练阶段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学习环节,经过此环节的训练,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记忆能够得到强化,同时也能够获得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然而,当前教育模式下,教师所设计的小学语文课堂训练多为写生字、读课文为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但形式过于单一枯燥,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进而导致课堂训练效果的偏低,为此教师必须要对课堂训练模式予以改变。

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相对喜欢具体、形象、简单的事物,同时也爱玩、贪玩。针对于对学生的状态分析,我认为可以在课堂训练阶段融入趣味化内容,让学生对课堂训练内容感兴趣,由此来调动起他们参与课堂训练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中,为了保证课堂训练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教师一定要保证所设计趣味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综合性学习《有趣的汉字》的课堂训练过程中,我就为学生设计了几个趣味游戏。其一是成语接龙,游戏中学生按顺序进行成语首位汉字的接龙,让他们在接龙游戏中增强对汉字、成语的认知和储备。其二是拼字游戏,游戏中学生需要从若干个汉字结构中,找到与题目中对应的汉字并进行拼组,由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汉字的认知。其三是多音字组词活动,学生通过抽签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汉字,然后写出该字的多个拼音,并完成组词。在这些游戏的支持下,课堂训练变的具有趣味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训练来完成对汉字知识的巩固,还能进一步感受到汉字学习的乐趣,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主动性,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带来了重要支持。

4.设计实践类作业,体现作业阶段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作业最为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学习效果,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成果直接的反映给教师,让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一个直接的认知,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方向和尺度指明方向。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模式来看,以抄写、背诵为基础的作业形式,难以达到理想的作业效果,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这会严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针对于这种情况,进一步实现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至关重要。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其作为以我国母语为基础的知识内容,其是保证学生未来生活质量的基本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对课后作业予以充分的重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类作业内容,让学生摆脱书本的束缚,真正的进入到社会上、生活中,去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将传统作业模式改为实践体验作业,希望通过组织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的花草树木,由此来提高学生对于城市园林和绿植的认知,同时也实现对他们爱护花草树木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树立。为此,我专门选择了一个周末,带领学生到公园、广场中去观看绿树和花草。与此同时,我还让他们进行了环境保护宣传,并带领他们进了清理公园垃圾的活动。在此次户外实践作业之后,我让学生回家写一篇一天的生活体验心得,通过他们的作文中我看出了他们在认知观念方面的提升,这种效果是传统语文课后作业所无法达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三、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研究,不仅可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发展,为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带来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确保教学环境、教学主体以及自己的主导作用都能够处于最佳状态下,从而实现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语文素质水平进步,真正意义上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也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胜.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30+132.

[2]李璇.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61-62.

[3]林梅珍.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31+233.

[4]张小琴.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效率——浅议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6):52-53.

[5]何桂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路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400-401.

[6]肖陈兰.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江西教育,2018(09):47.

[7]秦桂花.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J].学周刊,2017(28):79-80.

[8]陶曉靖.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155.

猜你喜欢

提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