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定核心素养不放松,立根原在时政与教材结合中

2019-06-03赖锦兴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备考策略核心素养

赖锦兴

摘  要: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伟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说:“认真贯彻一点四面是今后高考改革的主题。”一点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四面就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公共参与、法治精神和理性精神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试题特点;备考策略;时政材料;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目标,也是世界性的潮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非常多,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2017年全国高考政治一卷的特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时政、教材三者有机结合做了一些探讨。

一、2017全国高考政治一卷试题的特点

2017年高考是广东使用全国卷的第二年,试题的题型稳中有变,素材的采用更丰富,更贴近生活,更多考查学生的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总体稳定,结构略有调整

试题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察未变,命题坚持稳字当头、但稳中有变,确保平稳过渡,试题不回避热点,在分值分布、学科比例、命题风格上基本保持稳定,但试题结构略有调整。

2.试题素材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从试题的呈现方式看,各题都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重大社会事件作为命题背景,引入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在本次考试中引用的时政素材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全国人大对香港基本法的司法解释、诗词大会等,试题素材丰富多彩,体现政治学科的时政性和国际视野性。

3.核心素养在试题中全面绽放

今年高考精准把握政治的命题方向,重点突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加强核心素养的为考查的出发点。

二、今后政治复习的一些措施

今后的高考,仍然是以“认真贯彻一点四面为主题”,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为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一方面要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兼顾这二大方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复习必须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即让学生学会对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政治概念、基本原理、观点等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以“点、线、面”为基本框架构建知识体系,从不同角度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2.加强时政与教材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政治学科考试的最大特点紧跟当年的时政热点,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时政与教材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政与教材的结合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1)召开“记者招待会”

记者招待会是指借鉴电视上召开记者招待会形式,由一名学生来主持发布会,其他学生扮演记者,对发言人就相关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我讲到政治生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课内容时,我用“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这件事,我让学生模拟我国新闻发言人,就美国这一做法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发言人首先表明我国的观点:“我国不赞成、不支持、不害怕打贸易战,但美国坚决要打,中国有决心、有实力捍卫国家利益,我国将不惜任何代价,奉陪到底。”接着“记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提问,如“美国为什么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他的目的是什么?中国有何应对措施?”主持人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这次记者招待会气氛非常热烈。之后我进行适当的点评,学生积极地从课本查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解决,收到较好效果,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就是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将时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要求所选取播报的新闻与课程内容存在着一定联系。如:在讲授文化生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內容,播报小组首先播放一则“中国游客因出国不文明的行为,而受到其他国家的批评和处罚”的新闻。我向学生提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做一个文明游客?”的问题大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我们不但要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更要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这一形式,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精神得到了培养。

(3)时事开讲

时事开讲又叫时事演讲,指对近期的重大新闻、社会舆论、热点话题进行评论性的演说。如:我在讲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课的内容,为了加强学生对十九大报告的认识,我在讲课前一天晚上,先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十九大报告”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写一份《你是如何看待十九大报告?》的演讲稿,让学生在上课分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学生达成了共识: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它是来自人们生活的实际,经过实践检验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正确的理论。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三、收集、整理错题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果不加以思考,就会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学生要加强对知识思考与总结,而整理错题本是培养学生思考总结能力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考试、测验中,在老师评讲完之后,我要求学生整理错题本,把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的原因,尽可能地总结出解同一类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每年的高考试题各不相同,个别题型也会变化,但只要抓住“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共性,巧借各种资源,深耕课堂,积极备考,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定能收到“岁岁年年绩提高”的丰硕的成果,不断创造政治高考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姜伟.坚持立道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6.

[2]朱熙宁.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时事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

[3]赵荣博.发挥时政资料在政治课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论坛,2003.

注:本文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7年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KS83391。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
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关于如何备战高考物理的几点思考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与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