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共进,静待花开

2019-06-03黄金燕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区别对待体育课心理健康

黄金燕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一个体差异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学习和教学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老师们用心关注每一个孩子。时间久了,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一面,老师们怎样去引导最具有独特个性的孩子?让最具有独特个性的孩子也能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体育课堂的课堂价值进一步提升。

一、案例背景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老师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个别学生有些与众不同,不爱上体育课,常常被班级里的同学们嘲笑体育成绩不好。当大多数孩子们沉浸在体育课的欢声笑语中,他却独自感受格格不入,当很多孩子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得到发展的时候,他却快乐不起来。老师们常常会关注到大多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往往会忽视个别孩子的外在表现。在我们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从这个孩子的身上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区别对待。

二、案例描述

在我所教的二年级班上有个叫曹梦洁的孩子,他不爱运动,尤其不喜欢50米跑这个项目。有时他甚至想趁机躲在教室里不想去操场上体育课,每次我都会鼓励他要积极的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体育课的练习。时间久了,我发现这个孩子对体育课的兴趣并没有提高。也想了很多方式,但都没有很好的效果。

某个周一的早晨,孩子的爸爸找到我跟我说了件事。他说:“曹梦洁说自己不喜欢体育课,尤其50米跑,也不是跑50米的料。”曹梦洁爸爸听完后并不生气,而是想了一个让孩子爱上体育课的方法。曹梦洁爸爸希望我在这次的50米跑测试中能够把班级最慢的孩子和曹梦洁排在一组,并且将最后的成绩减3秒钟。听完之后我很支持曹梦洁爸爸的做法,便在第二天的测试上安排了一下。张瑞跑小组第二名,9秒89,实际成绩是1289。那一天曹梦洁听到自己的成绩后太开心了。围着我的左右问我:“黄老师,我们下次什么时候再跑50米啊?”从那以后,曹梦洁上体育课非常积极,信心倍增,50米跑确实进步了很多。

三、案例反思

事物之间总存在差异性,学生也是这样。教育工作既要考虑学生的共同特点,同时也应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学生个体间差异是学生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注意对象的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

通过这次曹梦洁爸爸和我之间的小约定,曹梦洁对体育课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不再是排斥体育课,对自己的体育成绩不自信,反而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更高。怎样才能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课堂教学更有意义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有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有的學生乐意参与,表现欲强;有的学生却个性内敛,含蓄羞涩;有的学生缺乏自信,胆怯自卑。为了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发展。由于体育50米跑成绩太差,对体育这门课产生排斥。通过这次老师与爸爸的约定,不仅激发了曹梦洁的学习热情,而且让张瑞在体育50米跑上产生了一种自豪感,让孩子更加想主动参加体育课的练习。

2.更加关注“特殊”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

班级里大部分孩子对体育课的积极性都很高,案例中的孩子属于“特殊”学生。由于孩子自身的学习差异性,曹梦洁长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找不到自信,从而产生对体育课的排斥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长期以往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对待“特殊”的学生,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多加关注,了解细致,找到“特殊”孩子的触动点,并采用合情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特殊”的孩子。

3.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我们都知道,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重要的生活场所,学校是孩子重要的学习场所。所以,学校和家庭在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非常亲密的关系。号称中国第一夫人的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家长的兴趣、知识、素养和教育方法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学校教育同时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也曾说过:“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通过我与孩子爸爸的约定,共同让孩子对体育课重新产生了兴趣,相信触动点是一时的,培养孩子长期的兴趣还需要老师多家关注以及与孩子的家长沟通。

4.教师应区别对待学生

案例中我与曹梦洁爸爸的约定看似触犯了一定的规则,老师帮着家长“作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曹梦洁是一个较“特殊”的孩子,他对自己的50米跑极度缺乏自信,从而产生对体育课的排斥。长期以往老师的鼓励都不太有用,积极性不高会对今后的练习有很大影响,只会让他的体育成绩越来越差。他需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真实成绩来证明自己一次,从而重新产生较高的积极性。所以老师们应就不同的学情来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猜你喜欢

区别对待体育课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体育课
学校教育中区别对待的分析
“坏”水果也要区别对待
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所谓“淫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合阳处置不合格党员“五个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