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6-03李宁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思考

李宁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可把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或者通过教学方案的精心设计,组织形成多样且内容丰富的练习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后,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最后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健康的成长。阅读教学是重要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利于后续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思考

每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用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显得至关重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同时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指导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究、阅读发展的好习惯。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教育他们在实践中积累阅读经验,然后朝着正确的方向突破自我,充分发挥主体优势,争做有理想又优秀的人。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学生阅读乐趣无穷,教师教学轻松自在,一举多得。

一、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所以经常遇到各种选择、复杂难题无法解决,脱离教师的引导,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阅读热情不高、思维不够活跃等情况。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改善上述弊端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新的角度出发,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后,把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呈现出来。再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放飞自我,会对不同的阅读感受进行提取,确保创造潜能被挖掘,创新思维更活跃。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思维的深刻性方面,有的人思考问题时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非要把思考的问题弄个明白,但又不过于执拗,不钻牛角尖,而有的人思考问题往往很肤浅,只是一知半解。逆向思维敢于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提出质疑,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以寻求所要的答案。在教学中,有些文章篇末画龙点睛,意义深刻。对于这类课文,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篇末入手,进行逆向思维,变归纳为演绎,变综合为分析。比如,《少年闰土》一文中:“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教师可从这句话入手,展开教学:

(1)课文中具体写了哪几件闰土心里的稀奇事?

(2)哪件事使“我”的印象最深刻?从哪里看出来?

(3)这些事体现了闰土的哪些性格特点?

(4)“我”和往常的朋友与闰土的身份有什么不同?

等。

三、用情景激发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整个过程都是枯燥、单调的,时间一长,难免会让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语文教师能够适当的设置一些情景教学,就可以将学生的阅读激情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师在建立情景教学之前,不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还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教学工具,例如:实物、图片、多媒体可见等等,让情景教学更真实,更充满情趣,这样学生技能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阅读《九寨沟》时,教师可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九寨沟的典型美景,例如:雪峰、湖泊、森林、瀑布等等,从而从整体上让同学们对九寨沟的美景有个初步的了解。另外,作为一个旅游圣地,相信很多同学在节假日的时候都去过九寨沟旅行,这时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学生描述自己参观九寨沟的情景,使他们在情景的创设中饶有兴趣地展开丰富想象,顺势激发自身的创造思维。

四、联系实际中展开实践

教师应把阅读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比如,教学《马踏飞燕》后,笔者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赏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在《骆驼和羊》这一课中,老牛的话是重点,原句是教育批评骆驼和羊的做法是不对的,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笔者让学生将原句的批评句式改成赞扬的语气,即:你们怎样做才是对的,句式转换了,意思还没变,这就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思维要求,于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小学生守则》与日常做人道理展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讨论会,并提出了今后自己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五、激励质疑后自主探索

我们要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甚至相反方向对传统观点进行大胆怀疑,进而推陈出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立足实际,悉心梳理、筛选,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带着新问题反复辨析论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比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一个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诸葛亮是“骗”来的箭,为什么课题中却说是“借”呢?此刻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当我问及大家原因时,学生们却哑口无言。细想起来这位学生的提问是很有价值的,老师应表扬他勇于质疑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分析课文探究原因,结果发现正因有“借”才有“还”,暗示曹军造箭射自己,体会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干,此时大家对于原先提出问题的学生赞叹不已,那位学生也正因为有教师的支持和学生的赞赏而对自己更有信心,從此大胆质疑。

六、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创新思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生长点。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探索,给学生创设一个广阔、开放的天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然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是多样化,我们还需要努力地去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8(26):32-33.

[2]刘红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05):88-88.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