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教育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的价值及实践运用研究

2019-06-03张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运用途径学生党员特点

张璐

[摘要]仪式教育的象征性、集体性及实践性对于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丰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形式、提升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利用好仪式教育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仪式教育的特点,提出实践运用路径。

[关键词]仪式教育;学生党员;特点;运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06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2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仪式教育在高校学生党建中的重要意义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培养一直以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一直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员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学生党员数量持续增长,入党热情高涨,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党员;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很多问题,存在个别学生党员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实践能力不强,高校对党员学生教育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

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中提出了礼仪制度和纪念活动的重要意义,这对于高校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仪式教育有重要启示。社会学上将仪式定义为一种社会群体行为,外显为一种集体行为规范,即“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是特定共同文化体对某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的表达和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的仪式教育就是高校学生党员通过直接参与党员仪式活动,如入党宣誓、党日活动、交纳党费等,通过这种集体氛围,自发、自主、自觉地产生对党组织价值观念的情感认同和行为归属,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水平,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过程。

仪式教育对学生党建有重要的价值,是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通过参加党员仪式,学生党员对于仪式的过程和流程,能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起到思想教化的作用。很多党员仪式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紧密相关的,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学生党员能够重温党的历史知识,对于党的奋斗历史能够有更深入的学习和认识,尤其是在严肃的仪式过程中,更能充分体现那种敬畏之感,对于提升学生党员的文化知识、提高党性修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仪式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党员通过参加各种党员仪式、纪念活动、缴纳党费等,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党员身份产生认同,对党员的权利、义务有更深入體会,从而将所看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自觉、主动地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仪式教育起到凝聚党员力量、传承党的传统的重要作用。仪式教育使得党员对于党的历史和使命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从而凝聚集体力量和智慧,充分发挥我党的集体优势。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党的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也通过仪式的形式一代一代进行传承,使得我党后继有人,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高校学生党建中的仪式教育形式

高校学生党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主要采取的仪式教育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一)党员宣誓

党员宣誓,指的是党员面向党旗,举起右拳,述说入党誓词。在高校中,党员宣誓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新党员发展时面向党旗的宣誓,另一种是老党员在会议、活动等特定情况下重温入党誓词。

通过这种形式,使得党员在严肃的情形下对于自己的身份进行确定,庄重的气氛让党员认识到自己义务和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受到洗礼和影响。

(二)入党和转正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入党、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是党员经历的重要时刻,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仪式感,对于党员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需要召开党支部大会,整个过程严谨肃穆,既有党员自己的介绍,也有入党介绍人及其他党员同志的参与,整个过程都是庄重神圣的,让人肃然起敬,印象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党员被党的光辉所影响,对党员的历史使命有了新的认识。

(三)佩戴党徽、党员宿舍挂牌

通过佩戴党徽、党员宿舍挂牌等形式,对学生党员身份进行标示,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党员认清自己的身份,时刻不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起到群众监督的作用,有利于更好的规范和引导学生党员的言行举止。

(四)缴纳党费

按时按要求缴纳党费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党员党性修养的体现,也是唤醒党员身份意识的一种重要的仪式。

(五)组织主题党日活动

主题党日活动包括理论学习活动、纪念日活动、纪念地参观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党员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党的知识、了解党的历史,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深化党员身份认知。

三、仪式教育在高校学生党建中的特点及影响作用

根据仪式的定义,仪式具有一定的象征性、集体性及实践性,是人们赋予意义的一系列规范及过程。而仪式教育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影响主要围绕仪式的特征展开论述。

(一)仪式教育的象征性使得学生党员完成内心身份建构。

仪式活动中充满了各种符号,而这些仪式符号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如结婚典礼中的戒指、毕业典礼中的学士服等,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整个仪式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符号及道具,而这些符号代表了一个群体对于事情的认知。

各种党员仪式,如入党宣誓、参观纪念馆,其中的党旗、党员誓词、伟人纪念碑等等,都富有各种意义,体现了党的思想信仰和党的光荣历史,佩戴党徽是一种身份的认知,是一种身份符号。通过这些仪式中的符号,学生党员将自身与党员的使命责任、身份联系起来。在仪式中,学生党员认识到符号的特殊意义,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进而离开了特定的场景,仍能将这种符号意义和认知延续下去,明确自己的身份。正如学生党员在入党宣誓时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其他时刻或场合看到后,仍能产生这样的联想和认知,学生党员在仪式中完成了内心身份的构建。仪式中的积极符号,如党旗、党徽等,对于学生党员自身身份的构建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作用。

(二)仪式教育的集体性使得学生党员完成情感认同与归属。

仪式通过场景的布置、特定的符号、角色,特定的流程,形成一个特殊的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场景。参加仪式往往是群体性的,而非个体性的,在一个集体氛围中,参加仪式的人很容易受到集体环境的影响。

高校党组织在特定的纪念日,根据特定的主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设定特定的仪式活动,可以使得学生党员融入活动氛围中,都到主题氛围的影响,融入主题情感。如组织纪念五四运动的主题党日活动,学生党员很容易体会到当时那种背景下,爱国救亡的高涨情绪,更加了解党的历史,增强爱国情感和集体归属感,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而在仪式中产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学生党员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和人生观、价值观。

(三)仪式教育的实践性使得学生党员完成知行统一。

任何仪式都具有表演性,也可以称之为实践性。在仪式过程中,每个人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职,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互动。而这种表演、互动、实践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表演,它激发了表演者对于仪式符号的认知,是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对于集体情感的表现。仪式的这种表演性、互动性、实践性,建立在人们对于身份认同、情感归属的基础之上,促进了仪式教育的有效性。

人们往往通过仪式来开启新的人生角色,婚礼、开学典礼、入党仪式等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仪式中,人们能够对于自己的角色和身份有着更清楚的了解,印象更为深刻。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看完革命电影,再合唱国歌,更能体会到国歌的意义,学生党员能够真实接触到爱国场景,从而产生共鸣,从而使得爱国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而新黨员的入党仪式,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新党员对于自己的身份角色,能留下更清晰的印象,自觉地完成符号认知、情感归属和实践体验,增强自己的党员意识,自觉提升党性修养。

四、仪式教育在高校学生党建中的实践运用路径

仪式教育的象征性、集体性及实践性对于高校学生党员明确党员身份,提升党性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利用好仪式教育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仪式教育的特点,从以下方面提出实践运用路径。

(一)高度重视,勇于创新,利用好符号载体。

符号是仪式教育的载体,有积极意义且受学生党员关注的符号才能够发挥它的价值。因而,高校要高度重视仪式教育的影响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得有意义的仪式和符号真正成为教育的载体。注意细节和过程,使得仪式和符号能够符合学生的审美,从而发挥他们的价值意义。如对于党员身份的党员宿舍挂牌,采取符合青年学生审美的设计,或者设计活动时采用新媒体新形式,使得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二)挖掘资源,利用新媒体,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仪式是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具有历史性和传承性,这并不意味着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时代的特点来整合挖掘活动资源,使得仪式活动具有时代性。因而,高校可以将传统教育形式与现代新媒体教育形式相结合,积极打造仪式教育新平台,既保留了仪式教育的特点,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如主题党日活动可以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既有现场的活动参与,又有线上的宣传和后期的报道、参与,既增强了活动效果,又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认知和党性修养。

(三)引导学习,鼓励实践,发挥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

仪式的实践性促进参与者的知行统一,这包括学习认知和自身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因而,高校一方面,仍要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加强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固本培元,提高理论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在组织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鼓励他们多参与到仪式活动中,在仪式中对所学理论知识升华认知,自觉锻造党员的使命和责任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

猜你喜欢

运用途径学生党员特点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质朴语言,精彩课堂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