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行龙里:争做“萤火虫”

2019-06-03郑洁

当代贵州 2019年14期
关键词:萤火虫志愿志愿者

文/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郑洁

龙里县全面开展“萤火虫”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图为“萤火虫”志愿者在田间地头向村民们传授农技知识。

3月20日,记者走进龙里县冠山街道平西村西联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萤火虫”志愿者在田间地头向村民们传授农技知识。

龙里县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改变以往“灌输式”的培训模式,通过“萤火虫”志愿者收集群众志愿服务需求,设置志愿服务项目,科学合理开展志愿培训活动,基本实现群众喜欢在哪里,文明传习活动就覆盖到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传习阵地就建到哪里。

“龙里县围绕打造‘德行龙里·志愿黔行’志愿服务品牌,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全面开展‘萤火虫’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雷毅介绍,龙里县利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发布、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记录、志愿者活动后续评价一站化管理,使活动发布更便捷、项目存档更规范、动态考核更公开。

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涉及政策宣传、文体活动、科技惠民、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方面,通过搭建全县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体育服务等平台,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等。

“全县从建立完善机制、营造社会氛围、优化工作环境三个方面推进该项工作,建立镇(街道)和行业系统文明实践所共15个,通过设置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及村寨、楼宇文明实践点,形成“1+15+N”文明实践层级管理模式,已经明确县级示范点16个。”挂任龙里县委副书记、冠山街道平西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曹泽祥说。

“做志愿者去!”现已是很多龙里人不约而同的行动。龙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吸引了工人、农民、党员干部、乡贤、大学生、企业家等人群参加,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龙里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区、田间地头。

据了解,作为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之一,龙里县目前实名注册志愿者已有27800余人,志愿者组织745个,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超20万小时。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龙里人的自觉行动。

志愿服务总队长说

刘华龙

黔南州政协副主席

龙里县委书记

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

2018年8月,中央明确龙里县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县以来,龙里县按照“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文明创建、文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疏导精神困惑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农村基层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在总结提升“德行龙里·一路有你”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强化“机制建立、实践内容、项目提质、总结提炼、工作调度”,确保文明实践工作有序开展;全面落实收集、分类、发布等六步志愿服务工作法,切实规范工作规程;全力打造“萤火虫”志愿服务工作品牌,精准收集群众需求信息;全面推进“五步五心”“五树五送”“五个文明”志愿服务模式,实现精准服务;积极开展“一月一主题”系列文明实践创建活动,丰富工作载体。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努力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萤火虫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小小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萤火虫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萤火虫
抱抱就不哭了
夏天的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