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孔萨拉—色乌肯萨拉矿区B组煤层稳定性评价

2019-05-30许培成

山东工业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定性

摘 要:根据新疆孔萨拉-色乌肯萨拉矿区可采煤层的相关参数,采用定量及定性的方法对该矿区可采煤层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矿区B组煤层B11、B7煤层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B16、B12、B9、B8、B4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B15、B14、B13、B10、B6、B5、B1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

关键词:煤层稳定性;定性、定量评价;B组煤层;孔萨拉-色乌肯萨拉矿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1.061

新疆孔萨拉-色乌肯萨拉矿区井田位于昌吉市西南216°方位的头屯河与三屯河之间的上游分水岭地段,距昌吉市直线距离约75km,行政区划属昌吉市管辖。地表位置北起三屯河上游支流交勒萨依河,南至头屯河主河道,南北长约6.94~11.11 km,东西宽约0.68~6.68 km,面积约44.43km2。

1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地层分区属天山—兴安岭地层区(I5)北天山地层分区(I5),伊连哈比尔尕山地层小区(I51),区内广泛分布侏罗系、石炭系地层。区域构造上处于天山地槽褶皱系与准葛尔盆地南缘的结合部,属于乌鲁木齐中生代山间凹陷—昌吉河盆地。井田位于昌吉河复式向斜的南翼。

矿区内的地层主要由以下组成:从新到老依次是第四系(Q4)、侏罗系中统头屯河组(J2t)和西山窑组(J2x)以及下伏的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J1s),中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群(C2qr)出露于矿区西南部。其中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平均厚度789.54m,其岩性以灰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粗砂岩、砂砾岩、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夹有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河流相、湖泊相、沼泽像等多成因,夹煤层16层,其中可采煤层14层。

2 B组煤层概况

矿区内全区可采煤层7层(B15、B14、B13、B10、B6、B5、B1),大部可采煤层5层(B16、B12、B9、B8、B4),局部可采煤层2层(B11、B7),各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

3 B组煤层稳定性评价

3.1 定性评价

3.1.1 评价标准

①稳定煤层:表现为煤层厚度变化小且具有一定的變化规律,煤层结构简单、煤类单一,全区、大部可采。

②较稳定煤层:表现为煤层厚度有呈现一定变化和规律性,煤层结构简单—较复杂,煤类不超过2个,全区煤厚和煤质变化不大。

③不稳定煤层:表现为煤层厚度无规律变化且变化较大,结构较复杂,煤类大于或等于3个。

④极不稳定煤层:表现为煤层的厚度呈透镜状、鸡窝状等不规则的形态变化,不连续且无规律,基本不可采,为复合煤层,难以进行煤层对比、层组对比。

3.1.2 定性评价结果

参照上述的定性评价标准,结合B组煤层各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B组煤层B15、B14、B13、B10、B6、B5、B1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B16、B12、B9、B8、B4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B11、B7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

3.2 定量评价

3.2.1 评价方法

煤层稳定性定量评价主要有煤厚变异系数γ及煤层可采性指数Km 2个指标可供参考。其中,如果是薄煤层,则以煤层可采性指数为主,煤厚变异系数为辅;中厚、厚煤层则相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m为煤层可采性指数;n为参与煤层厚度评价见煤点总数;n?为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可采厚度见煤点数。

式中:γ为煤厚变异系数;Mi为每个见煤点的实测煤层厚度;为煤矿(或分区)的平均煤层厚度;n为参与评价见煤点数;S为均方差值。

3.2.2 定量评价结果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B组煤层的煤厚变异系数及煤层可采性指数,参照煤层稳定性定量评价相关指标表,对煤层稳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进行分类。

4 结论

(1)B煤组主要由B16、B15、B14、B13、B12、B11、B10、B9、B8、B7、B6、B5、B4 、B1等14层可采煤层组成。

(2)综合对比新疆孔萨拉-色乌肯萨拉矿区井田B组煤层的稳定性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研究表明:

煤层稳定性定性、定量评价标准,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管是运用定性或者定量评价的方法,对于该矿区B组煤层的评价结果一致。B11、B7煤层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B16、B12、B9、B8、B4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B15、B14、B13、B10、B6、B5、B1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

(3)采用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的方法评价煤层的稳定性,能更加准确合理的评价煤层的稳定性,有利于统一认识,有据可依,也因此更具有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地质勘查队.新疆孔萨拉-色乌肯萨拉勘查区煤炭勘探报告[R].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地质勘查队,2015.

[2]郑挺.新疆皮里青矿区C组煤层稳定性评价[J].能源与环境,2016

(02):100-101.

[3]聂波.贵州省幸福井田煤层稳定性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4

(11):147-148.

[4]李建芳.煤层稳定性与定量评价[J].山西煤炭,2014(10):4-6.

作者简介:许培成(1991-),男,福建福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资源勘查工作。

猜你喜欢

定性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内蒙古3种野生藜芦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二维不可压磁微极流体方程组的整体适定性和爆破准则
抢眼披风
从定性到定量
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在纤维成分检验中的应用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