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宜兴紫砂泥绘

2019-05-30吉昭羽何征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泥绘紫砂装饰

吉昭羽,何征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 311300)

紫砂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宠爱,能够在世界陶瓷之林中独树一帜,不仅是因其材料特殊、造型优美,还因为其巧夺天工的装饰技艺。在紫砂众多的装饰工艺中,有一种最为典雅又较难掌握的装饰——“泥绘”。泥绘,即用泥料绘画,其又有“堆绘”“堆画”“堆塑”“泥料堆绘”或“泥绘堆泥”等别称,是一种用紫砂泥制浆来绘饰紫砂器表的工艺,完成于紫砂器烧成前。

一、紫砂泥绘渊源

(一)时间溯源

传统的紫砂泥绘工艺大致起源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朝中期。对于其产生的具体时间,各家说法不一,但可以根据现存的一些泥绘作品来推断。《闲砂辑略》一书卷首便刊载了清康熙时期史继长制款《紫泥堆泥绘折腰汉方壶》和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杨(栯)款《段泥彩泥堆泥绘案屏》。对于前者,“史继长”的相关介绍甚少,《阳羡砂壶图考》中记载“允礼”(康熙十七子)时,有“定制茗壶底钤静远斋继长制篆书阳文方印”①一文,可初判此人大致活跃于康熙至雍正年间。

对于后者,根据案屏正反面的落款,可知作者为“杨履乾”,制作时间为丙戌年冬天。《闲砂辑略》中描述道:“按其制作年代的可能性,不是一七零六年,便是一七六六年所作了,前者是康熙晚期,后者是乾隆盛年,而之所以判定这件屏风是康熙年所制作,除了艺术风格,堆绘手法之外,更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试问乾隆在世,谁胆敢落款‘履乾’?”②由此,我们也可大胆地推断,作者杨履乾大约活跃于清康熙年间,而非乾隆时期。

(二)工艺溯源

传统的紫砂泥绘工艺方法是:用毛笔蘸上调和好的紫砂细泥浆,在已精加工过的湿度合适的紫砂坯体表面勾涂绘画纹饰。泥浆经多次叠涂后具有一定厚度,凸于坯体表面而产生薄意雕、浅浮雕的立体效果。而对于此种装饰工艺的来源,目前大致有“源于漆器堆雕说”和“源于日用陶堆花说”两种说法。“源于漆器堆雕说”大家较为认同。而紫砂泥绘与日用陶堆花之间的关系,或说“明朝的日用陶器中,就发现了一种宜兴本地特有的‘堆花’装饰手法,这也是泥绘装饰法的前身。”③或说“堆花,又简称‘堆’。堆,即积累之意,或系受到宜兴均陶堆花艺术启发,在泥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此法不晚于雍正,盛于乾隆。”④堆花与泥绘,两种工艺间的关系,目前还有些扑朔迷离。

在了解宜兴均陶堆花工艺时,《中国均陶》中记载的一种名为“泥浆彩绘综合法”的技法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泥浆彩绘综合法即“用漆刷或毛笔蘸上色泥浆,在坯体上进行彩绘装饰,泥浆湿度以调成糊状为宜。”⑤这种技法的工具以及创作方式与紫砂泥绘极为相似,可惜笔者并未找到“泥浆彩绘综合法”起源的相关记载,因而无法再深入研究均陶堆花和紫砂泥绘两者间的关系。

(三)人物溯源

泥绘这样一种独特的紫砂装饰工艺是谁创造出来的呢?关于紫砂泥绘首创人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或说是由明末沈君用所创,或说在清宫如意馆内诞生,或说是源于艺人的偶然发现。

> 图1 层叠式泥绘

> 图2 堆绘式泥绘

> 图3 浮出式泥绘

> 图4 嵌入式泥绘

“传统的装饰泥绘是在明代沈君用所创浮雕装饰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⑥。沈君用是何人呢?“沈君用,名士良,踵仲美之智而妍巧悉敌……配土之妙,色象天错,金石同坚,自幼知名。”⑦《阳羡茗壶系》描述了他壶艺妍巧,自幼因擅长调配各种颜色自然且烧成后像金石般坚固的陶土而出名,但其所配的色土做什么用,以及他自己是否创作或尝试过紫砂泥绘,书中并未记载,我们暂且无从考证,但不排除是其所创的可能性。

“紫砂史上有陈汉文、杨继元、邵友兰、邵基祖、王南林、邵玉亭等也进宫承制紫砂御器,据说在故宫侧厢如意馆内,便是各类艺人的制作工坊,宫廷督造参与,使这个时期的紫砂壶装饰向多样化发展,集诸艺术大成。紫砂彩泥绘便由此诞生并开创了独特的时代。”⑧

“如意馆”初设于康熙年间,引文中所提艺人均为雍正年间及乾隆年间人,紫砂彩泥绘由此创,时间上与《段泥彩泥堆泥绘案屏》时间上相悖。紫砂泥绘若诞生于如意馆,时间上也应在清初。紫砂泥绘工艺也许是群体性的探索发现,也可能是个别艺人的偶然性发现。“或是艺人在长期的制坯过程中,偶然地发现紫砂脂泥有着极强附着力和可塑性,机缘巧合粘连在坯体上,而后点画景物不同,因之成画。”

综上,我们可推断紫砂泥绘是明末清初时期的紫砂艺人(或由沈君用一人所创),吸收了漆器堆雕等其他手工艺装饰技法(或还借鉴了堆花技法),创造出来的一种以泥饰泥的紫砂装饰工艺。

二、紫砂泥绘工艺现状

当代的紫砂艺人们通过探索与创新,为紫砂泥绘装饰工艺增添了多种新的泥绘技法,并创造出了多种形式的紫砂泥绘作品。现在常见的紫砂泥绘装饰工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立体泥绘与平面泥绘。两大分类之下也有众多形式各异的小类,笔者认为各类间并无高低之分,只论工艺之别。

(一)立体泥绘

立体泥绘是指泥绘装饰完成后,可以达到浅浮雕般立体效果的工艺手法。作品类似堆、塑、绘三者的结合,为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创作者需用笔娴熟,且兼备绘画及堆塑技巧。此种泥绘作品的数量较少,影响较大,常见的有“层叠式”和“堆绘式”两种形式。

1.层叠式泥绘

层叠式泥绘工艺一说传统泥绘工艺,其创作手法及风格均接近于清代泥绘作品,带有薄意雕的效果,构图与色彩上讲究国画式审美。层叠式中宫廷泥绘较多,作品色彩艳丽,绘制工整,如《汉方》(图1)壶上泥绘画面,山石沟壑分明,肌理丰富,林间树木黄绿相间,颜色多而不乱,艳而不俗,构成一幅华丽的山水画卷。写意风格的作品多为本色绘,即绘制用泥与坯体一致。以泥代墨,通过薄厚体现墨之浓淡,泥色似乎也可分出个焦、浓、重、淡、清这五色来,甚至可以创造出“枯笔”效果,泼墨写意,意境深远。

2.堆绘式泥绘

堆绘式的泥绘工艺与均陶堆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创作者大多兼具堆花手艺,有的是均陶堆花艺人。堆绘出的作品特点在于有浅浮雕的效果,所用泥料多与坯体一致。通过堆、塑、绘、琢、划等一系列的技法,来增强纹案立体感,使壶体表面层次分明。(图2)

(二)平面泥绘

平面泥绘不刻意追求浅浮雕和薄意雕的立体效果,而是注重泥绘画面的美感,创作者需兼备绘与刻的技巧,用色需贴切,意境方能深邃。此类泥绘作品的数量较多,工艺差别不大,产生的影响较小。常见的平面泥绘大致有“浮出式”和“嵌入式”两种形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直接在坯表绘图,而后者则是先刻后绘。

1.浮出式泥绘

浮出式泥绘即用毛笔蘸取色料后在精修好的紫砂生坯表面绘制图案的泥绘形式,色料的选择范围现已从传统的紫砂色泥扩大到了各种颜料(图3)。与常见的以紫砂泥绘制的图案相比,颜料绘制出的画面色彩更为艳丽、视觉效果更好,但所绘图案经茶水长期浸泡,会有褪色与发黑几率。

2.嵌入式泥绘

嵌入式泥绘,亦称“嵌绘”或“色泥镶嵌”,其做法是,先用刻刀(或竹刀)在精修好的紫砂生坯表面刻绘线面或勾勒轮廓,再用色泥(有的用颜料)填充和绘制图案,然后用工具光整器表。嵌入式泥绘优点在于器身平整易于把玩且经长久使用图案不易脱落。常见的题材有冰纹、瓦当纹、钱币纹等线条以及有人物、山水和花鸟等画面。(图4)

统而观之,每类紫砂泥绘均有其优势和缺点,任何一种形似的泥绘工艺,都是紫砂艺人们探索与创新的结晶,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各具风格特色的泥绘作品,不断地丰富着紫砂的装饰范畴,也为我们紫砂界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三、泥绘之美——“朴”与“雅”

(一)紫砂泥绘之“质朴”

较之外表华丽的瓷器,紫砂器显得低调而含蓄,而在紫砂装饰类别中,既要衬托其质朴特点,又要能增强其感染力的,非泥绘工艺莫属。泥绘讲究“以泥饰泥”,选用质朴黯哑的紫砂泥为原材料,烧后色泽黯哑,无颜料之燥气。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大泥类,加之白泥、土骨等,相掺调和成红、紫、黄、绿和黑等多色泥料,烧成后的颜色也丰富多样,可呈朱、胭、绛、赭、栗、芥、谷、杏、苍、墨等色,温润古雅,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出朴实的震撼力,散发着直达内心的快乐与优雅。

紫砂泥质有粗有细,泥浆经层层堆积后,可形成丰富多变的肌理效果,或深刻如磐,或清浅如瀑,或飘逸如云,或遒劲如木……不同目数的砂泥经匠心笔法绘成画,抚之或有棱有角,或圆润平和,细细把玩,泥绘质朴之美令人感慨,再思此“土与人之歌”“水与火之艺”,工艺传承的温度、传统手作的质朴感亦令人心生敬畏。

(二)紫砂泥绘之“雅趣”

中国审美以高尚、不粗俗为雅。主素雅的泥绘装饰拥有适度和谐的形式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恰与含蓄典雅的紫砂器相得益彰。泥绘装饰,既不会“熙熙攘攘”地喧宾夺主,又不至于“冷冷清清”地不谙主题,讲究繁简有度。或中或西的画面呈现,均遵循着绘画的审美法则,装饰部分与壶艺整体呼应。

自古以来,常见的紫砂泥绘作品,通常为图案画卷配以诗书文字,或加钤小印,融合了诗书画印等各类艺术。泥绘题材,或取自寻常一景,或描摹故事情节,或再现内心想象,皆或是生活情趣的挖掘,或是人生哲理的寓意,或是艺人主观情感的表达……借由泥绘向受众传释着中国式的雅趣,其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启发人们的思索。

此外,泥绘题材的拓展及其工艺的创新,使新鲜的血液不断注入紫砂泥绘工艺之中,这种推陈出新的创造又何尝不是一种雅趣呢?只不过,其中滋味可能只有创作主体与懂赏的客官们才会深有体会了。

泥绘可将千里江山绘于咫尺,纳乾坤于掌心,也能将尘埃刻画为一方天地,成装饰之主体。壶中有天地,小小方尺浓缩了古人对山水田园的寄想,这种美与中国园林造园思想同出一辙,以小见大,以方见园,把玩于手掌,寄思于无限的美学思想。

泥绘之美,美于“质朴”“雅趣”,其内涵像汪洋,似大川,且不断吸收壮大,在紫砂装饰中独树一帜。

四、结语

紫砂泥绘是紫砂装饰中最为典雅,却又较难掌握的一种装饰工艺,其时间上起源于明末清初,工艺上吸收和借鉴了漆器堆雕等其他手工艺装饰方法,或为明末沈君用个人独创,或是紫砂艺人们创作中的偶然发现,经漫长发展,现渐形成立体与平面两种形式平分秋色的繁荣局面,并为人们带来了“质朴”“雅趣”等诸多审美体验。■

图片来源:

图1:http://www.zisha.com/shop/authorpshow/183663.shtml

图2:https://paimai.taobao.com/pmp_item/521232619130.htm

图3:http://www.zisha.com/product/30869.shtml

图4:http://wangyumeizisha.tuweia.cn/c/default/pageId/55349d-272034daf10e8b45a5

注释:

①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M].香港:香港百壶山馆,1937:31.

②潘敦.闲砂辑略[M].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2:9.

③宋伯胤.鉴宝紫砂[M].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8:201.

④黄健亮.明清紫砂艺术——宜兴紫砂壶及其装饰研究[M].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7:73.

⑤周小东.中国均陶[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41.

⑥戴春华.紫砂泥绘装饰创作心得[J].江苏陶瓷,2013(5).

⑦韩其楼.紫砂古籍今译[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6.

⑧王泉林.浅谈紫砂彩泥绘的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5).

猜你喜欢

泥绘紫砂装饰
浅析紫砂泥绘作品“游鱼图”的工艺特色与文化内蕴
鲤鱼旗装饰坠
浅析紫砂泥绘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论紫砂壶“德韵”的泥绘艺术造诣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浅谈作品“中国龙”壶上的泥绘装饰应用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