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护理干预对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9-05-28李红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效果高血压

李红菊

【摘要】目的 研究有效护理干预在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护理干预在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提升,具有较高临床

价值。

【关键词】有效护理干预;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目前临床上尚无治愈方法,因此患者发病后需要长期治疗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1]。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患者通常以居家治疗为主,但其在长时间治疗过程中容易因各种原因导致疗效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让其治疗效果达到预期。其中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加上其记忆力下降,很容易出现依从性下降或忘记服药的情况,对其血压控制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有效护理干预在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2~76岁,平均(59.25±6.49)岁,病程2~15年,平均(7.22±1.65)年;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1~78岁,平均(59.37±6.15)岁,病程2~17年,平均(7.39±1.7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发病后正常生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加上其長期治疗过程中无法治愈,很容易导致其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出现依从性下降的情况,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其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为患者解答其存在的疑问,尊重患者的意见和观点,并为其讲述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等,为其列举成功治愈案例,并告知患者良好心态对其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从而促使其不良情绪改善。护理人员还要让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患者关怀和鼓励,引导患者积极表述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等,以此促使其不良情绪改善。

1.2.2 饮食护理

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指导其使用低脂、低盐和低热量食物,增加每日摄入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钙。对于肥胖患者,应指导其尽量减少每日饮食量,将身体质量指数控制在22~24 kg/m2。对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进行纠正,尽量让其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同时,应为患者介绍常见的有降压效果的食物,让其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以此促使其血压控制效果提升。

1.2.3 运动护理

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指导其积极开展运动锻炼,运动方式主要以慢走等简单的有氧运动为主,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并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此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抵抗力并增强肌肉力量,让其血压控制效果得到提升。同时,要指导患者家属在患者运动时尽量陪护,患者出现头晕或运动量过大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干预,以此确保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1.2.4 用药护理

为患者详细说明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具体使用方法,强调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要告知患者治疗期间严禁擅自更改用药量或停药,对于记忆力较差的患者可为其标记各种药物的具体用量及用药时间,确保其顺利完成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应积极询问其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合理调整治疗方案或用药计量等,尽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使其治疗依从性提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测定,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测定。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自拟量表,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

干预前两组血压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血压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血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高血压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增加速度较快[2]。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上升为主要体征的疾病,其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中老年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高血压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发病后通常需要终身用药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3]。但根据临床实践,患者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其中一些患者因年龄较大而容易忘记服药,其中尤其是在患者居家治疗的过程中缺乏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患者容易出现松懈松懈的情况,并且会对持续用药产生不耐烦的心理,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不断下降,因此患者治疗期间需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措施[4]。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工作的开展应首先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避免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其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其次要给予其饮食护理,避免患者因不良饮食而导致其血压控制效果下降;另外要给予其运动指导,让其通过积极的运动锻炼提升身体免疫力和血压控制效果;最后要给予其用药指导,确保患者遵医嘱顺利完成治疗;实际护理过程中还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干预,让其能监督并协助患者完成治疗[5]。

本研究对有效护理干预在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血压水平由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让其血压控制效果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素霞.乡镇卫生院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3):121.

[2] 吐尔逊古力.应用家庭访视护理改善乡镇卫生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家庭功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3):129.

[3] 李祥华.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2):135+137.

[4] 魏万凤.乡镇卫生院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6):223-224.

[5] 王英华.乡镇卫生院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S1):410-41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乡镇卫生院护理效果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关于乡镇卫生院糖尿病护理工作的探讨
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
乡镇卫生院财务绩效评价优化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