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中产何以维持有趣的灵魂

2019-05-28李爽

幸福家庭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三明治平均年龄

李爽

前段时间,“中国富豪妻子被英国中产丈夫离婚”的新闻在网络刷屏。托尼·霍肯对妻子──坐拥近12亿美元身家的雷丁足球俱乐部老板戴秀丽提出离婚,因为他“厌倦了太富裕的生活”。

2011年秀丽·霍肯(原名戴秀丽)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富豪榜上,此后夫妇俩搬进了价值150万英镑的大房子,并更新了一系列生活用品。霍肯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新买了一个55英寸的电视,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电视了。”婚后近20年里,霍肯一直开一辆旧尼桑轿车,住在伦敦郊区一栋3居室的半独立住宅,藏书堆满了所有房间。而这次离婚,他要求获得100万英镑的赡养费,因为这已足够他过下半辈子的了。目前,霍肯持自由职业,免费教授穷人家的孩子。

看完以上新闻,我瞥了一眼桌边吐槽英国人的几本书:《英国人》《抱歉,我是英国人》《英国人指南》《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中产阶层词典》。无一例外,这些英美作者特有的幽默,或者说英国人民对自身一丝不苟的“刻薄”,给我这个长居伦敦的外国人带来了无尽欢乐。

也许对于富豪戴秀丽的前英国中产丈夫霍肯而言,简单的生活和自我的实现,远比挥霍财富更令他舒服。谈论英国人的时候,最喜闻乐见的一个词,就是“阶层”。正因此,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点──本初子午线上的英国,以其成熟且庞大的中产阶层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BBC出炉英国最新阶层调查

2013年,BBC公布了一项英国阶层调查(The Great British Class Survey)的结果,这是英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就阶层分类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调研。该项目历时2年,161458人回答了问卷。答卷者86%居住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则分别是8%、3%和1%。其中91458名男性,69902名女性,平均年龄35岁,90%的答卷者为白种人。调研问卷询问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房产价值、社会圈子组成、日常文娱活动爱好等问题,并利用答案来计算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

英国的社会传统阶层分类主要以职业、财富和教育水平为参照元素。新调研发现这种分类法过于简单化,传统概念上的有产、中产和劳工阶层分类法对于多元的今日英国已经过时,当下仅有约39%的英国人还能套用旧法分类。

该调研综合估量了英国人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所谓经济资本是指收入、存款、房产价值等,社會资本则主要包括结交的社会圈子,并将阶层分为7类。

一、精英阶层──英国社会最富有和地位最高的阶层,因其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远超出其他6个阶层而高高居上。精英阶层占英国总人口的6%,平均年龄57岁。

二、世家中产阶层──财富仅次于精英阶层,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均相当雄厚。这也是各阶层中社交层面最广泛的阶层。这一阶层占人口的25%,平均年龄46岁。

三、技术型中产阶层──一个规模不大却特色鲜明的新兴阶层类型,经济资本相对富有,但同时社会和文化资本积累略有不足。这一阶层的人社交层面相对局限,并对文化生活也追求有限。该阶层占人口的6%,平均年龄56岁。

四、新型富有工作者──这是一个社会、文化相对活跃的新阶层,拥有中等收入和经济资本水平。该阶层占人口的15%,平均年龄44岁。

五、传统型劳动阶层──各类资本均积分不高,但是一般拥有自家房产,因此衣食住行不愁。这一阶层占人口的14%,平均年龄66岁。

六、新兴服务业工作者──这也是一个新的阶层分类,多数是居住在城郊的年轻服务业工作人员,经济资本不多但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和社会资本。这一阶层占人口的19%,平均年龄34岁。

七、不稳定型无产者──这是英国社会最贫穷、各类资本均最少的阶层,占人口的15%,平均年龄55岁。

从以上分类而言,参照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中产经济调查报告,2017年英国有64%的人口算得上中产阶层,标准是个人收入超过14449美元,五口之家家庭收入超过32555美元。那么,BBC定调中的世家中产阶层、技术型中产阶层、新型富有工作者、部分传统型劳动阶层和新兴服务业工作者其实都算中产阶层的范畴。

纵观BBC的这个调查,除了参与样本众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社会资本的考量。对英国大众而言,收入与职业只是衡量阶层的次要因素,而教育、教养、品位(对艺术、音乐、食物的喜好)、社交圈以及个人的社交表现,才更能令人信服地表明一个人的阶层。

保持真我乃英国中产的潜原则

维多利亚·贝克汉姆──这位大名鼎鼎的贝克汉姆太太自己是流行乐手、品牌设计师,身价上亿,算得上独立女性,但即使丈夫贝克汉姆被授予爵士荣誉,她仍然为英国上流社会,乃至中产阶层所腹诽。早年间,她某次去接二儿子罗密欧放学时穿了一双恨天高高跟鞋,被小报偷拍,并以“该穿什么样的服装去接私校孩子”为题进行报道,被炒作得沸沸扬扬。大多数私校家长(中坚中产阶层)表态,都是穿运动鞋或者长靴、休闲装或者大衣(经典的全职妈妈装扮),职场妈妈也是穿套装加小跟皮鞋,而10厘米以上高跟鞋的着装太与场合不符。

不久前,维多利亚又一次因电台谈话节目被开涮,因为她在节目中说小女儿因口音混杂美音而被同学说“土”。但有评论说,持美音在伦敦的私校里根本不会被歧视,而且维多利亚自己倒是因为努力纠正考克尼(意指英国伦敦的工人阶级,尤其指代伦敦东区以及当地民众使用的考克尼方言)口音而曾被口诛笔伐硬要向时髦转型,包括各种改造“贝爵爷”。BBC曾报道,从小在伦敦以东埃塞克斯郡长大的维多利亚,在进入好莱坞名人圈之前,接受采访时80%的时候都仍然坚持使用考克尼发音;而他们在搬到洛杉矶以后的采访中只有不到20%的发音有考克尼特色。2012年的采访录像则显示,她已经丝毫没有考克尼口音了。

维多利亚其实犯了一个英国中产及以上阶层最忌讳的事──举止失当。虽然最爱“装”的英国人努力压抑自己,刻意不显示各种能代表自己阶层、身份、地位的口音、行为和标签,但会大肆“毒舌”别人、特别是名人的各种靠“装”来改变形象或者提升地位的行为。前首相卡梅伦甚至因为在夏日家庭户外活动中用刀叉吃汉堡,引发过“去麦当劳吃巨无霸要酒水单”的玩笑,还拿来与英国皇家的一段黑历史作比较:1939年,伊丽莎白女王和父亲乔治六世在访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家乡时,罗斯福招待热狗,并建议用手,但困惑的女王还是用刀叉吃了她的第一个热狗,而今天,“蓝血”家族(用来描述宣称拥有西哥德血统的西班牙王室或贵族)的卡梅伦也被冠上不亲民的称号。

之后卡梅伦对此表示“不刻意改变自己来掩饰出身”的坦率说法倒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谅解──英国人虽然对很多事情极尽刻薄之能事,特别是对自己以及名人和政客剑拔弩张,但对其他人则和风细雨,尽量宽容。如果非我族类,但性本真诚且真实,英人会抱以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尊重。所以,保持真我,实际上是英国知识中产们待人的一条潜原则。

开门三件事:咖啡、美酒和袋茶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竹堂寺里看梅花。相比之下,英国中产之家开门就三件事:咖啡、美酒和袋茶,然后翘首太阳晒成虾(只要出太阳,就是英国的非法定节假日,男女老少都抓住哪怕午休或者茶歇时间,跑到公园里晒日光浴,偏偏又晒不出梦想的巧克力棕或者蜜糖色皮肤,反而粉红一片好像一群才蹦出开水的虾)。

先说酒,在总人口约6600万的英国,目前仍有超过6万家酒吧在运营,2018年啤酒总体消费量是310万升,70%的人口每周最少喝一次啤酒或者杜松子酒。而红酒、白酒爱好者超过六成,其消费对GDP的贡献是173亿英镑。因为经济原因,英国人对酒的消费量这些年还是小有下降,但咖啡爱好者却逐年上升。2018年英国人每天要喝掉9500万杯咖啡(其中六成半是在家里喝的),价值91亿英镑,而跟咖啡相关的GDP贡献是177亿英镑。在咖啡协会2018年对英国2000人的调查中,有1/3受访者表示从来不喝咖啡,但6%的人每天喝6杯以上,总体衡量下来,平均每人每天2杯咖啡。

不过,这些数字还是扛不过英国人的最爱──茶。以200毫升为一杯的计量单位,英国人每天约喝掉1.65亿杯茶,全国84%的人每天饮茶,而58%的人每天饮茶量在2~5杯,10%的人每天喝茶6~10杯,市场总价值是7.48亿英镑(2017年数据)。对了,多达96%的饮茶者选用茶──包!

以上数据大概可以勾勒出一个每天早上和中午各来一杯咖啡,晚上2杯啤酒,白天还得喝四五杯茶,灌了一肚子水的英国中产者。那英国人一日三餐吃什么呢?此处,需要掌声感谢来自英国肯特郡的三明治伯爵(确有此人,约翰·蒙塔谷,第四代三明治伯爵)1762年发明了三明治这种便利食物,英国2017年全國三明治销售量达80亿英镑,一半的英国人早餐、午餐和下午茶都吃三明治,还有37%的人晚餐也吃三明治,可爱的英国人还举办每年一度的三明治节(每年5月19日~25日),并颁发多达15项的三明治工业和市场大奖。

英人习惯简食,每天吃三明治打发胃,顺便看各种美食节目养眼(随便搜一下维基,英国不同的美食节目有89个页面,每周美食节目时长高达434个小时,所以有一种说法是,英国人看得越多,做饭越少)。至于饮,则要豪,除了白水,每天怎么也得来八九杯咖啡、茶和酒,也难怪伦敦街上行色匆匆的英国人不是拿着外卖咖啡杯,就是握着自带的咖啡杯,当然,杯里也可能是茶。

(摘自《北京青年报》2019年3月5日)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三明治平均年龄
三明治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hinese Diplomacy
月亮的三明治早餐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纽约市最著名的三明治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 乾羽:房产依赖背后是中产阶层的“被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