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2019-05-27霍生平刘鑫慧吴易雄

经济与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云平台

霍生平 刘鑫慧 吴易雄

摘 要:针对农业物联网应用的特点和问题、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供求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构建农业物联网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三层次原型结构。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智能匹配,降低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以长沙市创客小镇慧润板仓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应用,能更有效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智能耦合。因此,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应用,应加强云平台运营支持,构建农创协作产业支撑体系,提升应用智能信息创业能力,扩大云平台辐射范围。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9)03-0052-07

一、引言

近年来,农业物联网在各地蓬勃发展,黑龙江、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地相继开展了系列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与此同时,创客群体逐渐壮大,由此催生了互联网农业小镇、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但在现代农业实践中农业物联网尚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物联网应用受阻。主要源于应用标准缺失、信息技术难以转化生产力、农业技能人才紧缺。二是智能信息平台服务滞后。农业实时场景的高保真效果不强,各类平台同质化严重,且脱离农业生产实际。三是农业供求信息失灵。生产、销售信息严重缺失,市场供求反应慢。针对这些问题,农业部《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提出,“用信息手段完善农业大数据,构建云平台”。为此,本文引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引导具备农业创意和创业能力的创客与拥有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跨时空耦合对接,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物联网和云平台及创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物联网、农业创客、农业智能云平台等领域。一是农业物联网研究。学者们多从物联网在农业供应链的应用方面探究其经济效益与发展远景,如ROVIRA-MAS et al.研究了传感网络在农业中的运用[1];OBERTI et al.探索了嵌入式计算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2];BERNARDI et al.构建了以RFID和公共密钥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实现农产品的信息追溯[3];MIORANDI et al.通过部署分布式设备,提出基于嵌入式识别、传感和驱动能力的物联网应用模式[4];SUPREM et al.研究了土壤采样技术、农业机器人、传感器网络等在土壤监测、作物种植各环节的整合应用[5];张研通过物联网在设施农业及农业预警方面的运用实例,描绘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前景[6];刘东红叙述了无线射频和传感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和溯源等领域的研究现状[7];余欣荣论述了农业物联网全系统、全元素及全程的发展理论[8];鞠晓晖等研究了互联网在农业应用中的不足之处,获得强化农业物联网服务体系建设的启迪[9];孙雷提出了开拓农业物联网、促成农业生产智能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措施[10]。二是农业创客研究。尤志归纳“互联网+”农业创客的发展模式为农业田园综合体与合作社、互联网+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特色化、互联网+智慧农园、互联网+校友+农业+众筹、互联网+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互联网+农业文化村落、互联网+集贸市场等[11];莫凡提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若干“微领域”难题,应当以“微创新”农业求解“微领域”难题,主要包括“种植型”“繁育型”“防疫型”三类微技术创新,应当让创客成为“微创新”农业研发的实施者、“微创新”农业技术的普及者、“微创新”农业市场的开拓者,要建立完善农业创客“教育链”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农业创客“人才群”建设的多元激励机制、农业创客“工作坊”建设的协同参与机制等[12];唐莹等探讨了农业院校图书馆基于CSA模式构建都市农业创客空间的路径[13];付志勇构建了众创空间支持创客教育的生态体系[14];霍生平等探索了农民创客智能培育平台的构建模型,提出两种智能课程推送机制和平台运行保障机制[15]。三是农业智能云平台研究。KALOXYLOS et al.提出在農产品交易过程中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农业的云平台[16];ABUELKHEIR et al.尝试构建农业经济信息系统[17];WAGA发现可以借助云计算工具来分析环境对农业生产的要求,构建了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建设的一般模型,希冀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8];POWER研究了大数据为农户提供决策支撑与实质性分析的可靠性[19];王爱云整合三农信息需求,构建了以农民为核心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20];吴疆高度评价云计算和信息服务平台在农业中的作用[21];孙忠富等探讨了智慧农业的关键地位[22];孟祥宝等就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进行了阐述[23];张玲等构造了大数据在信息化农业中的价值创造模型[24];王娟娟提出利用云平台建立农产品物流和商流的桥梁,由平台向用户提供信息[25]。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物联网发展、农业创客活动特征及素质培育、农村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本文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功能特点,结合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在农业资源整合、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中的互补关系,研究农业物联网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原型结构、运行机理及实现路径,以长沙市创客小镇慧润板仓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应用政策。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原型结构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产品供求对接模型

本文结合农业物联网的实际需求和创客的素质特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产品供求对接模型(图1)。该模型创新了农产品流通路径,集聚具有农业创意的创客,指导有农业资源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使农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耦合。

1. 促进农业供应链上下端无缝对接。该模型能够实现生产、运输和销售无缝对接。农业物联网平台把农业供应链上下游链接起来,形成端到端的智能物流服务体系,根据物流实时状态实现精准协同配送。

2. 推行农业信息化管理。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和创客群体的加入,能促进农业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利用,借助RFID标签及传感网络,实现从生产、加工、物流到终端销售的信息全程掌控,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对稱度。

3. 实现农产品智能生产。创客借助农业物联网技术,指导新型职业农民运用智能生产手段,实时掌握影响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参数,根据参数变化适时调控农产品生产系统,确保优良的生长环境。

4. 提高农业风险抵抗能力。创客指导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产品加入射频识别标签,创建新型职业农民与消费者间的智能通道及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使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增强协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组件框架模型

结合农业物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及创客的特点,引入云平台的三层次结构,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组件框架模型(图2)。

该模型借助传感器、360°视频监控设备实现监测和远程控制。在创客协助下通过电脑、手机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和消费者随时掌握农作物状况及环境变化,降低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和智慧农业生态发展。

1. 物理技术架构。农业物联网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其基础体系结构从下到上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1)感知层。由传感器采集农业信息,真实展示新型职业农民资源,将创客所需的农产品生长状态实时转化为数据信息,实现农产品数据自动监测、控制及视频实景传播,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2)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得的农产品信息,经网络设备上传到中继器,由云平台传至应用层,建立数据模型,新型职业农民可分析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精准对接和密切合作。(3)应用层。根据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协作运营的农业各业态领域,分类构建物流配送、电商平台和综合服务应用体系,实现农业信息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创客和消费者跨系统、跨领域的智能互通。

2. 功能架构。农业物联网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数据的采集和设备控制集中在云端,新型职业农民可在创客指导下,按照权限管理其大棚、农田、温室,为农业物联网应用提供条件,促进支撑创客连接新型职业农民和消费者的各子系统有序运行,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智慧空间体系。在该模型下,新型职业农民、创客和消费者自动进行匹配,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利用应用层的2个中心和3个系统获得优质服务。(1)监控中心。通过安装在农田的传感器采集数据上传至云端,在现场安装360°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新型职业农民用手机或电脑查看农作物情况和所需的气象、土壤数据等信息,可视频录像和回放,可远程控制设备进行灌溉和降温等作业。(2)物流配送系统。为保证货物安全,创客给物流车辆配备GPS定位,新型职业农民和消费者可实时查询货物位置。创客选择专业的农产品物流公司,能够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物流效率,根据物流配送实时状态,实现精准有效协同配送。(3)农创对接电商中心。创客依托淘宝等电商资源,与新型职业农民协作,畅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贸易渠道,建立功能完备的农产品对接和服务平台,实现电商企业专注做销售、创客专心指导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4)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创客指导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型职业农民实时采集农作物生长信息和图片,形成RFID附属在农产品上,生成唯一标识溯源码,实现对农业产业链的全程监控。消费者通过手机查询溯源信息,建立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的信任机制。(5)专家研发辅导系统。创客搭建农业专家系统,提供农作物生长特性和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发现农业技术问题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专家针对问题开出“处方”,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能力。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运行

(一)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

新型职业农民向朋友咨询建议时,若与朋友具有相似需求(相似度)而信任度不同,则其对建议的接受度就有差异。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深度合作,除相似度外,信任度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信任理论,目标新型职业农民对最近邻新型职业农民的信任水平越高,则对近邻新型职业农民推荐创客的接受度就越好。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可导入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

1. 信任因子。将协同过滤推送算法的创新性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智能匹配,其假设是:为一位新型职业农民找到与其匹配的创客的好方法是,先找到与自己有相似需求的其他新型职业农民,其他新型职业农民将为他们服务的创客推荐给该新型职业农民。本文的信任因子是指在协同过滤系统中,新型职业农民被他人信任的程度。因此,用Ti表示信任因子,即新型职业农民i能被系统中的新型职业农民信任的程度。本文Ti满足式(1):

设fi是新型职业农民i对系统中创客的评价数量,fi越高,则新型职业农民i的信任因子越高。设qi是新型职业农民i作为其他新型职业农民的最近邻的次数,qi越高,表示i被他人信赖的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则信任因子可由式(2)计算:

2. 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设计。设计调和权重,不但探讨相似度在最近邻推荐过程中对权重的影响,还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对最近邻的信任度差异对权重的影响。调和权重由新型职业农民与最近邻的相似度和信任度共同决定,如式(3)所示:

式(3)中,w(i,a)表示新型职业农民i和新型职业农民a的调和权重;sim(i,a)代表新型职业农民i和新型职业农民a的相似度;Ti代表新型职业农民a对新型职业农民i的信任程度。

在计算调和权重后,代入传统的推荐算法,对目标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推送,如式(4)所示:

式(4)中,P(a,y)表示目标新型职业农民a对创客y的预测评价,R(i,y)表示目标新型职业农民a的最近邻居集的新型职业农民i对创客y的评价。Ra和Ri分别为新型职业农民a和新型职业农民i的评价均值。这里目标新型职业农民a的最近邻居集用Nearest Neighbour(NN)表示,i∈NN。

3. 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智能推送模式。对于任意y∈RS,在RS的范围内进行推荐,假如对于a得到m个创客推荐,即推荐的相关集合为It={It1,It2,It3…Itm},Rntm代表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间的对应关系,基于信任因子的匹配度分别为P(R1t1),P(R1t2)…P(Rntm)。P(Rntm)值越大,表示对应的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匹配度越高。其中,y代表创客,a代表新型职业农民,RS代表推荐系数,智能推荐如表1所示。

根据各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进行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分类,将不同创客分为各子类。通过式(4)计算出目标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y的预测评价,P值越大,表示创客y与目标新型职业农民a的预测匹配度越高,选取高预测匹配度的创客,向该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推送对接,其推送模式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智能推送过程是,将更准确刻画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关系的信任度引入协同过滤算法,将新型职业农民间的信任度作为相似度的有效补充,将两者的混合值作为推荐权重,使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特征灵活匹配,缓解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同时提高预测准确度,有效解决信息量爆炸、用户量陡增问题,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智能耦合连接与深度沟通合作。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运行过程

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形成高满意、高粘聚、高效率的合作态势,需要构建云平台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智能协同的流程模式。

1. 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用户特征画像。云平台对新型职业农民特征画像是指,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属性、消费行为习惯和需求,经信息分析抽象其基本的特征形象;云平台对创客特征画像是指,依据创客的地理位置、创新特征、专研领域等构建其高度精炼的特质标识。因此,需要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建立创客库、新型职业农民库、标签库进行数据收集,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统计和分析,将标签系统定位于网络层,将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数据平台和可视化数据工具平台连接起来,以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创建用户画像,给用户打上不同维度的标签,赋以不同的权重,以准确刻画用户。

2. 协作对象个性化推送。在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画像的基础上,分类显示新型职业农民个性化需求和创客兴趣特征,按照云平台“两端”精准耦合要求,进行协作对象个性化双向推薦配送,将平台上的资源进行智能对接,为新型职业农民推荐高匹配度的创客和提供高精准度的服务。这需要物联网云平台导入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跟踪和分析;引入Agent、P2P个性化搜索技术,借助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化和隐语义推荐优化推送方式,提高对创客优势和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发掘效率;依据服务网络结构、服务区域热度,进行智能推送聚类;引入神经网络技术,根据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历史行为、过往推送成功率进行学习总结,动态修订推送方案。

3. 协作关系形成。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个性化匹配后,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间的利益衔接机制,形成“一对一”稳定的协作关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个性化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需注册登录唯一身份账号,并在双方间公开基本信息,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深入合作;提供协作合同模板,指导订立激励和约束条款,调解仲裁纠纷问题,降低契约风险。这需要实行实名制,真实显示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特征;利用大数据实现以用户为导向的在线贴身服务,及时传递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呈现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的建议,做到评价信息透明化、公开化,由平台为双方推送合约模板、指引关键条款的商洽。

4. 协作过程跟踪。跟踪、监督协作过程,向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提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双方在生产进度、质量信息、疑难问题等方面深度交流,激励创客更贴心地服务新型职业农民,使新型职业农民在创客指导下,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现智慧生产和精准销售,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达成高度互信、动态协同的合作关系,提高协作满意度。这需要应用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可视化、深度化和便捷化沟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互动渠道,支持交换真实场所和身份信息,通过线上线下互补、虚实情境融合,增强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高交互性。

5. 协作绩效分析与改进建议。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创客胜任力、农创匹配度评级标准和评级参考值,提供协作绩效分析数据,分析诊断问题,运用恰当的平台设计与优化策略,系统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协作绩效,逐步强化信任与合作关系,提高双方的凝聚度。这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在合作过程中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动态特征提炼。一方面是信誉度评价,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创客对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性和配合度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合作关系评价,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合作完成的质量及效果进行合作关系跟踪评价,提供合作效率提升建议。在相互合作中,创客要与新型职业农民保持互动和联系,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与建议,通过不断创新迭代,追求新型职业农民高满意度,改进服务措施。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仿真实验

本文以湖南省首批国家乡村创客示范基地——长沙市慧润板仓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将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的平均评分分值作为创客的得分,面向119个新型职业农民征集对45位创客的评分,评分值为1到5的整数,分值越高,表示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合作的满意度越高,最后获得876个新型职业农民评分数据。如果用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已有的评分数占所有可能的评分数的比例衡量稀疏性,则其稀疏性为:ε=1-876/(119×45)=0.836,计算结果越接近于1,表示稀疏性越大,可见评分较为稀疏。因为现场访谈调查发现当地只有中青年新型职业农民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但他们多数人还较少利用微信进行线上产品促销和客户管理。在推荐算法的质量评价标准中,通过计算平均绝对差(MAE),即计算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的预测评分与实际分值之间的偏差,衡量算法预测的准确性,MAE愈小,预测越精确,推送精度越高。

假设用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预测新型职业农民对k位创客的评分为{C1,C2,…,CK},新型职业农民真实评分为{S1,S2,…,SK},则平均绝对偏差可描述为:

为验证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TF-Based CF)的有效性,将其分别和传统的推荐算法(CF)、基于项目评分预测的推荐算法(IR-Based CF)、基于蚁群聚类项目评分预测推荐算法(ACR-Based CF)进行比较,选取的邻居数从4逐步增添到20,间距为4,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随着最近邻个数的增加,MAE均不同程度地降低,推荐质量提高。在仿真实验中TF-Based CF的曲线处于图4中的最下方,呈下降趋势,说明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的MAE值最小,推荐精度最高。这证实当面临数据稀疏性问题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运用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能够比其他几种算法更准确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耦合推荐。

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应用政策建议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应用,应当结合农业物联网“人-机-物”一体化特点,构建“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导向、以产业支撑体系为依托、以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信息素质为动力、以电商网络为基础”的云平台智慧协同创新共同体。

(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运营支持

一是完善政府与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PPP合作模式,推進农业物联网和云平台建设运营。通过项目收益和补贴引导实业资本、金融机构与政府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云平台建设运营。二是健全农业物联网相关强农惠农政策。如提供农村创客专项补贴,支持创客与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合作;向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发放服务券,可凭券自由选择优质服务企业,企业凭券发放智能手机、计算机等智能信息装备及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加大农业物联网和创客推介力度,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适应新型网络时代要求、加深对创客的了解;鼓励城乡成功人士参与平台运营,形成和谐共生的创友生态圈和众创社会关系网络。

(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协作的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以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为载体,开发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农业、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创新业态体系。创客将农业物联网与农业生产、新型职业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等各方面相融合,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开发富有创意的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配送、冷链物流、品牌创建等供应链体系。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运营商和信息中介服务商,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支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在网络上获取农产品种养、加工、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可视化观察、深度化分析、自动化调控、智能化决策。

(三)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应用智能信息创业的能力

一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智能信息应用能力。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引导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利用智能信息技术工具,加强近邻新型职业农民间的网上交流沟通,主动共享近邻经验,主动借助创客、专家等农业服务主体,发展小微型、多样化的智慧农业运营模式。二是增强创客的网络空间创业能力。通过提供优越的农村住房、闲娱、医疗、教育、办公、土地使用、金融等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科技专家、农民工、新乡贤、企业家等能人,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产供销等各环节的线上线下服务。三是深化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在网络空间的沟通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初期免费注册使用,吸引新型职业农民、创客入驻使用,引导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之间进行精确评价和密切交流。

(四)依托电商网络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辐射应用范围

以农业电子商务网络为基础载体,形成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为核心、沿着电商网络辐射扩散的“创新涟漪”圈层结构,高效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应用覆盖范围。如创客给新型职业农民每人一个网络个人空间,包括申请微博、QQ、微信、公众号、APP软件,耐心指导使用技巧,使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空间上便捷地获得农产品产销全过程的辅导服务。

七、结论与展望

本文探讨农业物联网环境下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核心的云平台模型构建及应用。在理论方面,研究了该云平台的内在逻辑和功能组合,分析了利用云计算和算法等工具助推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精准匹配、深度协同的运行机理;在实践方面,将相关理论成果转化应用,以乡村创客小镇长沙慧润板仓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提出了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应用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农业发展正步入“信息化主导、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农业4.0时代,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农业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后续研究可深入解析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的特征内涵、动态结构耦合,探索构建从农田到“舌尖”全过程的增强智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体系。

参考文献:

[1]ROVIRA-MAS F,CHATTERJEE I,SAIZ-RUBIO V.The role of GNSS in the navigation strategies of cost-effective agricultural robots[J]. Computers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5(112):172-183.

[2]OBERTI R,MARCHI M,TIRELLI P,et al.Selective spraying of grapevines for disease control using a modular agricultural robot[J]. Biosystems engineering,2016(146):203-215.

[3]BERNARDI P,DEMARTINI C,GANDINO F,et al.Agri-food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using a FRID system with privacy protection[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7,6(29):68-75.

[4]MIORANDI D,SICARI S,PELLEGRINI F D,et al.Internet of things:vis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J].Ad hoc networks,2012,10(7):1497-1516.

[5]SUPREM A,MAHALIK N,KIM K.A review on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systems,standards and interfaces for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tor[J]. 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2013,35(4):355-364.

[6]张研.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7]刘东红,周建伟,莫凌飞.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及农产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1):146-152.

[8]余欣荣.关于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几点认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6):679-685.

[9]鞠晓晖,朱玉东,陈雨生.美国农业物联网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6(7):39-43.

[10]孙雷.着力发展农业物联网促进都市农业现代化[J].上海农村经济,2015(8):4-8.

[11]尤志.“互联网+”时代农业创客发展模式与趋势[J].北方园艺,2018(3):197-202.

[12]莫凡.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创客“微创新”素养培育与团队构建研究[J].理论导刊,2018(4):92-97.

[13]唐莹,黄尧,曹小宇,等.基于CSA模式的都市农业创客空间构建研究[J].情报探索,2016(6):23-27.

[14]付志勇.面向创客教育的众创空间与生态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5):18-26.

[15]霍生平,韩丹.基于创业素质的农民创客智能培育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3):79-86.

[16]KALOXYLOS A,EIGENMANN R,TEYE F,et al.Farm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future internet era[J].Computers &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2,89(5):130-144.

[17]ABUELKHEIR M,HAYAJNEH M,ALI N A.Data management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design primitives and solution[J]. Sensors,2013,13(11):15582-15612.

[18]WAGA D 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cloud computing analytic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4(3):45-52.

[19]POWER D J.Using ‘big data for analytics and decision support[J]. Journal of decision systems,2014,23(2):222-228.

[20]王爱云.农村信息服务云模式探讨[J].理论视野,2011(6):71-72.

[21]吴疆.云计算在农业综合信息化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16):11.

[22]孙忠富,杜克明,郑飞翔,等.大数据在智慧农业中研究与应用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6):63-71.

[23]孟祥宝,谢秋波,刘海峰,等.农业大数据应用体系架构和平台建设[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4):173-178.

[24]张玲,任利成.大数据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机制与价值创造[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4):341-344,349.

[25]王娟娟.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云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11):37-42.

责任编辑:张 然  一、引言

近年来,农业物联网在各地蓬勃发展,黑龙江、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地相继开展了系列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与此同时,创客群体逐渐壮大,由此催生了互联网农业小镇、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但在现代农业实践中农业物联网尚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物联网应用受阻。主要源于应用标准缺失、信息技术难以转化生产力、农业技能人才紧缺。二是智能信息平台服务滞后。农业实时场景的高保真效果不强,各類平台同质化严重,且脱离农业生产实际。三是农业供求信息失灵。生产、销售信息严重缺失,市场供求反应慢。针对这些问题,农业部《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提出,“用信息手段完善农业大数据,构建云平台”。为此,本文引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引导具备农业创意和创业能力的创客与拥有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跨时空耦合对接,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物联网和云平台及创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物联网、农业创客、农业智能云平台等领域。一是农业物联网研究。学者们多从物联网在农业供应链的应用方面探究其经济效益与发展远景,如ROVIRA-MAS et al.研究了传感网络在农业中的运用[1];OBERTI et al.探索了嵌入式计算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2];BERNARDI et al.构建了以RFID和公共密钥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实现农产品的信息追溯[3];MIORANDI et al.通过部署分布式设备,提出基于嵌入式识别、传感和驱动能力的物联网应用模式[4];SUPREM et al.研究了土壤采样技术、农业机器人、传感器网络等在土壤监测、作物种植各环节的整合应用[5];张研通过物联网在设施农业及农业预警方面的运用实例,描绘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前景[6];刘东红叙述了无线射频和传感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和溯源等领域的研究现状[7];余欣荣论述了农业物联网全系统、全元素及全程的发展理论[8];鞠晓晖等研究了互联网在农业应用中的不足之处,获得强化农业物联网服务体系建设的启迪[9];孙雷提出了开拓农业物联网、促成农业生产智能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措施[10]。二是农业创客研究。尤志归纳“互联网+”农业创客的发展模式为农业田园综合体与合作社、互联网+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特色化、互联网+智慧农园、互联网+校友+农业+众筹、互联网+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互联网+农业文化村落、互联网+集贸市场等[11];莫凡提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若干“微领域”难题,应当以“微创新”农业求解“微领域”难题,主要包括“种植型”“繁育型”“防疫型”三类微技术创新,应当让创客成为“微创新”农业研发的实施者、“微创新”农业技术的普及者、“微创新”农业市场的开拓者,要建立完善农业创客“教育链”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农业创客“人才群”建设的多元激励机制、农业创客“工作坊”建设的协同参与机制等[12];唐莹等探讨了农业院校图书馆基于CSA模式构建都市农业创客空间的路径[13];付志勇构建了众创空间支持创客教育的生态体系[14];霍生平等探索了农民创客智能培育平台的构建模型,提出两种智能课程推送机制和平台运行保障机制[15]。三是农业智能云平台研究。KALOXYLOS et al.提出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农业的云平台[16];ABUELKHEIR et al.尝试构建农业经济信息系统[17];WAGA发现可以借助云计算工具来分析环境对农业生产的要求,构建了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建设的一般模型,希冀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8];POWER研究了大数据为农户提供决策支撑与实质性分析的可靠性[19];王爱云整合三农信息需求,构建了以农民为核心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20];吴疆高度评价云计算和信息服务平台在农业中的作用[21];孙忠富等探讨了智慧农业的关键地位[22];孟祥宝等就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进行了阐述[23];张玲等构造了大数据在信息化农业中的价值创造模型[24];王娟娟提出利用云平台建立农产品物流和商流的桥梁,由平台向用户提供信息[25]。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物联网发展、农业创客活动特征及素质培育、农村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本文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功能特点,结合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在农业资源整合、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中的互补关系,研究农业物联网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原型结构、运行机理及实现路径,以长沙市创客小镇慧润板仓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应用政策。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原型结构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产品供求对接模型

本文结合农业物联网的实际需求和创客的素质特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产品供求对接模型(图1)。该模型创新了农产品流通路径,集聚具有农业创意的创客,指导有农业资源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使农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耦合。

1. 促进农业供应链上下端无缝对接。该模型能够实现生产、运输和销售无缝对接。农业物联网平台把农业供应链上下游链接起来,形成端到端的智能物流服务体系,根据物流实时状态实现精准协同配送。

2. 推行农业信息化管理。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和创客群体的加入,能促进农业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利用,借助RFID标签及传感网络,实现从生产、加工、物流到终端销售的信息全程掌控,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对称度。

3. 实现农产品智能生产。创客借助农业物联网技术,指导新型职业农民运用智能生产手段,实时掌握影响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参数,根据参数变化适时调控农产品生产系统,确保优良的生长环境。

4. 提高农业风险抵抗能力。创客指导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产品加入射频识别标签,创建新型职业农民与消费者间的智能通道及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使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增强协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组件框架模型

结合农业物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及创客的特点,引入云平台的三层次结构,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组件框架模型(图2)。

该模型借助传感器、360°视频监控设备实现监测和远程控制。在创客协助下通过电脑、手机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和消费者随时掌握农作物状况及环境变化,降低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和智慧农业生态发展。

1. 物理技术架构。农业物联网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其基础体系结构从下到上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1)感知层。由传感器采集农业信息,真实展示新型职业农民资源,将创客所需的农产品生长状态实时转化为数据信息,实现农产品数据自动监测、控制及视频实景传播,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2)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得的农产品信息,经网络设备上传到中继器,由云平台传至应用层,建立数据模型,新型职业农民可分析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精准对接和密切合作。(3)应用层。根据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协作运营的农业各业态领域,分类构建物流配送、电商平台和综合服务应用体系,实现农业信息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创客和消费者跨系统、跨领域的智能互通。

2. 功能架构。农业物联网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数据的采集和设备控制集中在云端,新型职业农民可在创客指导下,按照权限管理其大棚、农田、温室,为农业物联网应用提供条件,促进支撑创客连接新型职业农民和消费者的各子系统有序运行,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智慧空间体系。在该模型下,新型职业农民、创客和消费者自动进行匹配,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利用应用层的2个中心和3个系统获得优质服务。(1)监控中心。通过安装在农田的传感器采集数据上传至云端,在现场安装360°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新型职业农民用手机或电脑查看农作物情况和所需的气象、土壤数据等信息,可视频录像和回放,可远程控制设备进行灌溉和降温等作业。(2)物流配送系统。为保证货物安全,创客给物流车辆配备GPS定位,新型职业农民和消费者可实时查询货物位置。创客选择专业的农产品物流公司,能够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物流效率,根据物流配送实时状态,实现精准有效协同配送。(3)农创对接电商中心。创客依托淘宝等电商资源,与新型职业农民协作,畅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贸易渠道,建立功能完备的农产品对接和服务平台,实现电商企业专注做销售、创客专心指导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4)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创客指导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型职业农民实时采集农作物生长信息和图片,形成RFID附属在农产品上,生成唯一标识溯源码,实现对农业产业链的全程监控。消费者通过手机查询溯源信息,建立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的信任机制。(5)专家研发辅导系统。创客搭建農业专家系统,提供农作物生长特性和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发现农业技术问题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专家针对问题开出“处方”,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能力。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运行

(一)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

新型职业农民向朋友咨询建议时,若与朋友具有相似需求(相似度)而信任度不同,则其对建议的接受度就有差异。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深度合作,除相似度外,信任度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信任理论,目标新型职业农民对最近邻新型职业农民的信任水平越高,则对近邻新型职业农民推荐创客的接受度就越好。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可导入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

1. 信任因子。将协同过滤推送算法的创新性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智能匹配,其假设是:为一位新型职业农民找到与其匹配的创客的好方法是,先找到与自己有相似需求的其他新型职业农民,其他新型职业农民将为他们服务的创客推荐给该新型职业农民。本文的信任因子是指在协同过滤系统中,新型职业农民被他人信任的程度。因此,用Ti表示信任因子,即新型职业农民i能被系统中的新型职业农民信任的程度。本文Ti满足式(1):

设fi是新型职业农民i对系统中创客的评价数量,fi越高,则新型职业农民i的信任因子越高。设qi是新型职业农民i作为其他新型职业农民的最近邻的次数,qi越高,表示i被他人信赖的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则信任因子可由式(2)计算:

2. 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设计。设计调和权重,不但探讨相似度在最近邻推荐过程中对权重的影响,还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对最近邻的信任度差异对权重的影响。调和权重由新型职业农民与最近邻的相似度和信任度共同决定,如式(3)所示:

式(3)中,w(i,a)表示新型职业农民i和新型职业农民a的调和权重;sim(i,a)代表新型职业农民i和新型职业农民a的相似度;Ti代表新型职业农民a对新型职业农民i的信任程度。

在计算调和权重后,代入传统的推荐算法,对目标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推送,如式(4)所示:

式(4)中,P(a,y)表示目標新型职业农民a对创客y的预测评价,R(i,y)表示目标新型职业农民a的最近邻居集的新型职业农民i对创客y的评价。Ra和Ri分别为新型职业农民a和新型职业农民i的评价均值。这里目标新型职业农民a的最近邻居集用Nearest Neighbour(NN)表示,i∈NN。

3. 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智能推送模式。对于任意y∈RS,在RS的范围内进行推荐,假如对于a得到m个创客推荐,即推荐的相关集合为It={It1,It2,It3…Itm},Rntm代表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间的对应关系,基于信任因子的匹配度分别为P(R1t1),P(R1t2)…P(Rntm)。P(Rntm)值越大,表示对应的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匹配度越高。其中,y代表创客,a代表新型职业农民,RS代表推荐系数,智能推荐如表1所示。

根据各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进行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分类,将不同创客分为各子类。通过式(4)计算出目标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y的预测评价,P值越大,表示创客y与目标新型职业农民a的预测匹配度越高,选取高预测匹配度的创客,向该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推送对接,其推送模式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智能推送过程是,将更准确刻画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关系的信任度引入协同过滤算法,将新型职业农民间的信任度作为相似度的有效补充,将两者的混合值作为推荐权重,使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特征灵活匹配,缓解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同时提高预测准确度,有效解决信息量爆炸、用户量陡增问题,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智能耦合连接与深度沟通合作。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运行过程

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形成高满意、高粘聚、高效率的合作态势,需要构建云平台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智能协同的流程模式。

1. 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用户特征画像。云平台对新型职业农民特征画像是指,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属性、消费行为习惯和需求,经信息分析抽象其基本的特征形象;云平台对创客特征画像是指,依据创客的地理位置、创新特征、专研领域等构建其高度精炼的特质标识。因此,需要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建立创客库、新型职业农民库、标签库进行数据收集,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统计和分析,将标签系统定位于网络层,将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数据平台和可视化数据工具平台连接起来,以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创建用户画像,给用户打上不同维度的标签,赋以不同的权重,以准确刻画用户。

2. 协作对象个性化推送。在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画像的基础上,分类显示新型职业农民个性化需求和创客兴趣特征,按照云平台“两端”精准耦合要求,进行协作对象个性化双向推荐配送,将平台上的资源进行智能对接,为新型职业农民推荐高匹配度的创客和提供高精准度的服务。这需要物联网云平台导入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跟踪和分析;引入Agent、P2P个性化搜索技术,借助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化和隐语义推荐优化推送方式,提高对创客优势和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发掘效率;依据服务网络结构、服务区域热度,进行智能推送聚类;引入神经网络技术,根据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历史行为、过往推送成功率进行学习总结,动态修订推送方案。

3. 协作关系形成。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个性化匹配后,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间的利益衔接机制,形成“一对一”稳定的协作关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个性化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需注册登录唯一身份账号,并在双方间公开基本信息,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深入合作;提供协作合同模板,指导订立激励和约束条款,调解仲裁纠纷问题,降低契约风险。这需要实行实名制,真实显示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特征;利用大数据实现以用户为导向的在线贴身服务,及时传递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呈现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的建议,做到评价信息透明化、公开化,由平台为双方推送合约模板、指引关键条款的商洽。

4. 协作过程跟踪。跟踪、监督协作过程,向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提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双方在生产进度、质量信息、疑难问题等方面深度交流,激励创客更贴心地服务新型职业农民,使新型职业农民在创客指导下,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现智慧生产和精准销售,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达成高度互信、动态协同的合作关系,提高协作满意度。这需要应用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可视化、深度化和便捷化沟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互动渠道,支持交换真实场所和身份信息,通过线上线下互补、虚实情境融合,增强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高交互性。

5. 协作绩效分析与改进建议。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创客胜任力、农创匹配度评级标准和评级参考值,提供协作绩效分析数据,分析诊断问题,运用恰当的平台设计与优化策略,系统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协作绩效,逐步强化信任与合作关系,提高双方的凝聚度。这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在合作过程中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动态特征提炼。一方面是信誉度评价,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创客对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性和配合度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合作关系评价,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合作完成的质量及效果进行合作关系跟踪评价,提供合作效率提升建议。在相互合作中,创客要与新型职业农民保持互动和联系,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与建议,通过不断创新迭代,追求新型职业农民高满意度,改进服务措施。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仿真实验

本文以湖南省首批国家乡村创客示范基地——长沙市慧润板仓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将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的平均评分分值作为创客的得分,面向119个新型职业农民征集对45位创客的评分,评分值为1到5的整数,分值越高,表示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合作的满意度越高,最后获得876个新型职业农民评分数据。如果用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已有的评分数占所有可能的评分数的比例衡量稀疏性,则其稀疏性为:ε=1-876/(119×45)=0.836,计算结果越接近于1,表示稀疏性越大,可见评分较为稀疏。因为现场访谈调查发现当地只有中青年新型职业农民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但他们多数人还较少利用微信进行线上产品促销和客户管理。在推荐算法的质量评价标准中,通过计算平均绝对差(MAE),即计算新型职业农民对创客的预测评分与实际分值之间的偏差,衡量算法预测的准确性,MAE愈小,预测越精确,推送精度越高。

假设用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预测新型职业农民对k位创客的评分为{C1,C2,…,CK},新型职业农民真实评分为{S1,S2,…,SK},则平均绝对偏差可描述为:

为验证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TF-Based CF)的有效性,将其分别和传统的推荐算法(CF)、基于项目评分预测的推荐算法(IR-Based CF)、基于蚁群聚类项目评分预测推荐算法(ACR-Based CF)进行比较,选取的邻居数从4逐步增添到20,间距为4,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随着最近邻个数的增加,MAE均不同程度地降低,推荐质量提高。在仿真实验中TF-Based CF的曲线处于图4中的最下方,呈下降趋势,说明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的MAE值最小,推荐精度最高。这证实当面临数据稀疏性问题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运用基于信任因子的协同过滤推送算法能够比其他几种算法更准确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的耦合推荐。

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应用政策建议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应用,应当结合农业物联网“人-机-物”一体化特点,构建“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导向、以产业支撑体系为依托、以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信息素质为动力、以电商网络为基础”的云平台智慧协同创新共同体。

(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运营支持

一是完善政府与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PPP合作模式,推进农业物联网和云平台建设运营。通过项目收益和补贴引导实业资本、金融机构与政府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云平台建设运营。二是健全农业物联网相关强农惠农政策。如提供农村创客专项补贴,支持创客与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合作;向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发放服务券,可凭券自由选择优质服务企业,企业凭券发放智能手机、计算机等智能信息装备及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加大农业物联网和创客推介力度,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适应新型网络时代要求、加深对创客的了解;鼓励城乡成功人士参与平台运营,形成和谐共生的创友生态圈和众创社会关系网络。

(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协作的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以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为载体,开发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农业、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创新业态体系。创客将农业物联网与农业生产、新型职业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等各方面相融合,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开发富有创意的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配送、冷链物流、品牌创建等供应链体系。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运营商和信息中介服务商,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支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在网络上获取农产品种养、加工、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可视化观察、深度化分析、自动化调控、智能化决策。

(三)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应用智能信息创业的能力

一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智能信息应用能力。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引导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利用智能信息技术工具,加强近邻新型职业农民间的网上交流沟通,主动共享近邻经验,主动借助创客、专家等农业服务主体,发展小微型、多样化的智慧农业运营模式。二是增强创客的网络空间创业能力。通过提供优越的农村住房、闲娱、医疗、教育、办公、土地使用、金融等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科技专家、农民工、新乡贤、企业家等能人,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产供销等各环节的线上线下服务。三是深化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在网络空间的沟通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初期免费注册使用,吸引新型职业农民、创客入驻使用,引导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之间进行精确评价和密切交流。

(四)依托电商网络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辐射应用范围

以农业电子商务网络为基础载体,形成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为核心、沿着电商网络辐射扩散的“创新涟漪”圈层结构,高效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的应用覆盖范围。如创客给新型职业农民每人一个网络个人空间,包括申请微博、QQ、微信、公众号、APP软件,耐心指导使用技巧,使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空间上便捷地获得农产品产销全过程的辅导服务。

七、结论与展望

本文探讨农业物联网环境下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核心的云平台模型构建及应用。在理论方面,研究了该云平台的内在逻辑和功能组合,分析了利用云计算和算法等工具助推新型职业农民与创客精准匹配、深度协同的运行机理;在实践方面,将相关理论成果转化应用,以乡村创客小镇长沙慧润板仓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提出了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应用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农业发展正步入“信息化主导、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农业4.0时代,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农业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后续研究可深入解析新型职业农民和创客的特征内涵、动态结构耦合,探索构建从农田到“舌尖”全過程的增强智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体系。

参考文献:

[1]ROVIRA-MAS F,CHATTERJEE I,SAIZ-RUBIO V.The role of GNSS in the navigation strategies of cost-effective agricultural robots[J]. Computers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5(112):172-183.

[2]OBERTI R,MARCHI M,TIRELLI P,et al.Selective spraying of grapevines for disease control using a modular agricultural robot[J]. Biosystems engineering,2016(146):203-215.

[3]BERNARDI P,DEMARTINI C,GANDINO F,et al.Agri-food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using a FRID system with privacy protection[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7,6(29):68-75.

[4]MIORANDI D,SICARI S,PELLEGRINI F D,et al.Internet of things:vis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J].Ad hoc networks,2012,10(7):1497-1516.

[5]SUPREM A,MAHALIK N,KIM K.A review on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systems,standards and interfaces for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tor[J]. 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2013,35(4):355-364.

[6]张研.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7]刘东红,周建伟,莫凌飞.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及农产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1):146-152.

[8]余欣荣.关于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几点认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6):679-685.

[9]鞠晓晖,朱玉东,陈雨生.美国农业物联网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6(7):39-43.

[10]孙雷.着力发展农业物联网促进都市农业现代化[J].上海农村经济,2015(8):4-8.

[11]尤志.“互联网+”时代农业创客发展模式与趋势[J].北方园艺,2018(3):197-202.

[12]莫凡.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创客“微创新”素养培育与团队构建研究[J].理论导刊,2018(4):92-97.

[13]唐莹,黄尧,曹小宇,等.基于CSA模式的都市农业创客空间构建研究[J].情报探索,2016(6):23-27.

[14]付志勇.面向创客教育的众创空间与生态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5):18-26.

[15]霍生平,韩丹.基于创业素质的农民创客智能培育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3):79-86.

[16]KALOXYLOS A,EIGENMANN R,TEYE F,et al.Farm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future internet era[J].Computers &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2,89(5):130-144.

[17]ABUELKHEIR M,HAYAJNEH M,ALI N A.Data management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design primitives and solution[J]. Sensors,2013,13(11):15582-15612.

[18]WAGA D 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cloud computing analytic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4(3):45-52.

[19]POWER D J.Using ‘big data for analytics and decision support[J]. Journal of decision systems,2014,23(2):222-228.

[20]王愛云.农村信息服务云模式探讨[J].理论视野,2011(6):71-72.

[21]吴疆.云计算在农业综合信息化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16):11.

[22]孙忠富,杜克明,郑飞翔,等.大数据在智慧农业中研究与应用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6):63-71.

[23]孟祥宝,谢秋波,刘海峰,等.农业大数据应用体系架构和平台建设[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4):173-178.

[24]张玲,任利成.大数据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机制与价值创造[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4):341-344,349.

[25]王娟娟.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云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11):37-42.

猜你喜欢

农业物联网云平台
NFC前景分析及其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实现
南通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Docker技术在Web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农业物联网平台手机秘书功能分析与实现
农业物联网双光谱热成像图像融合模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