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症选药,用好肾气丸

2019-05-26梅雨霖

老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肾阳命门六味地黄

梅雨霖

中醫认为,人的五脏中,男性以肾为先天,女性以肝为先天。肝和肾又有相互滋养的关系,即“肝肾相生”或“乙癸同源”(肝属木,在天干为乙;肾属水,在天干为癸)。肝肾均有相火,相火源自命门。

肾中的精气称为肾气。肾气又有阴阳之分。肾阳也称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是人体热能的源泉。肝脏所藏的相火,就是肾阳中的一种。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指肾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生殖之精、水分及饮食精微物质),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肾虚的分类

肾虚分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三种。

肾气虚也叫肾亏,就是肾脏精气不足,常见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腰酸、遗精、阳痿等。具体应当看其兼阳兼阴的情况而论。

肾阳虚就是命门之火不足,主要症状表现为身寒、怕冷、腰酸、滑精、阳痿、夜尿频多等。严重者会精神萎靡、腰痛脊冷、天亮前泄泻(也叫五更泄),或有浮肿、脉沉迟微弱等。这类症状原则上以选择金匮肾气丸治疗为主。

肾阴虚多为肾精耗损过度所致,常表现为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两手心、两足心、胸口)烦热(典型表现是感觉胸口、手心、足心发热不适,包括心烦不宁、体温升高、难以入睡)、午后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这类症状原则上宜选择六味地黄丸加减。

二、各类肾气丸简介

1.金匮肾气丸。也称桂附地黄丸,是东汉医圣张机(仲景)所创制的治疗肾阳不足的药方,也是肾气丸这一类方剂中最早而又具有代表性的方剂,由熟地、山萸肉、淮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附子、肉桂(或桂枝)组成。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阳痿精冷、脐腹疼痛、肾阳不足、腰痛脚弱、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小便反多等。

2.济生肾气丸。就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牛膝。此方的利水功能更强,所以能治脾肾阳虚,可用于缓解小便不利、腰重脚肿、腹胀便溏等症状。

3.六味地黄丸。宋代钱乙(仲阳)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肉桂、附子,取名六味地黄丸,专治男女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及小儿先天阴虚等。腰酸脚软、自汗盗汗、咳嗽发热、耳鸣咽干、失血失音也常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六味地黄丸逐渐成为治疗肾阴不足的药方。

4.麦味地黄丸(也叫八仙长寿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再加五味子、麦冬,治虚损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等。

5.都气丸。就是在麦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减去麦冬,可治肺虚咳嗽、喘不得卧等。

6.参麦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人参、麦冬,可治肺肾两虚、咳嗽气喘、内热口燥等。

7.归芍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再加当归、白芍,可治肝肾阴虚、相火内动、头晕耳鸣、午后潮热、两胁痛、手足心热等。

8.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再加知母、黄柏。此方可滋阴降火,多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

9.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再加枸杞子、菊花。此方滋肾养肝,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眩晕耳鸣、羞明畏光、久视昏暗、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等。

10.明目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再加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此方滋肾、养肝、明目的功能很强,多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

以上方剂的总根就是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许多药剂由这两方药化生裁制而出。共性中有个性,个性中又有共性。中医多按此理选择药剂。需要说明的是,临床所说的“三高”是西医指称的病名,即使疾病症状与上文列举内容一致,患者也不应自行选购药物,应咨询中医师意见。通常来讲,高血压患者可以酌情服用杞菊地黄丸;糖尿病患者可试服知柏地黄丸。此类药用于治疗疾病时,应每天服3次;但如果是用于保健,则只需每天服1次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肾阳命门六味地黄
六味地黄丸 不可随便用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命门不能丢
3类人忌吃六味地黄丸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一点一线一面练太极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抓住“命门”练太极
六味地黄丸不是“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