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漆画的漆性与其绘画性

2019-05-24池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漆画

池浩

摘 要:漆画是现代化绘画当中的全新画种,其具备自身所独有的美学品格与材料特性。漆画所呈现的独特画面也正是依托于此优势,若想将漆画引入到现代化绘画层面,便需要增强对漆画材料的分析,由材料着手对其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漆画呈现的方式。漆画的绘画性与漆的特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漆优势的充分发展是整个漆画创作的关键构成部分。不管是创作先于材料还是材料先于创作,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漆语言和灵动地驾驭漆性就必须深入探究漆画的漆性与其绘画性。

关键词:漆画;漆性;繪画性

一、漆性

程向君在《对漆画艺术本体语言的思考》中指出,漆性对于漆画的艺术展示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高度关注对于漆性的分析便是注重对漆画艺术展示方式的探究。漆性,是漆画始终严格遵守的画种特性,同样还是漆画创作过程需充分把握的内在技术。

(一)漆性决定着漆画语言表现力

漆性是在漆画绘制过程中,经过色彩的调和、不同技法的运用所呈现出的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材料特殊属性。漆画的呈现力是由漆性所决定的,也就是漆画依托材料的质感等所形成的装饰美。在漆画创作过程中,从材料本身的探索与研究出发, 找到材料本身最适当的语言表现力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熟悉漆性。在打开漆液的时候,漆里面的漆酶便会遭受到时间、温度以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改变,从而产生漆膜。漆膜的硬度相对较高,通过揩光、磨推等方式,同时按照画面的具体要求而起到相应的作用,使得整个画面能够展示出“漆色”美。如干漆片磨成颗粒的素雅、纯净,用单纯的颜色涂刷出的明快,都显示出漆画特有的材质美。如生漆经氧化颜色会变深,漆画经过推光、打磨等方式会展现全新的光泽。但是漆性并非仅是其外部呈现,更加包含在漆液当中,大致涵盖了漆的厚度、透明度、粘稠度以及稀释度等。漆性还体现在各种各样的色漆之美中。不同颜色有各自的色相法倾向,红黄色漆颜色饱满,色相明显,由于画面上冷暖色彩处理、涂抹方式、涂抹厚度不同,漆画画面的呈现也有所差异。

漆工艺发展历史中技法的记录虽为漆画指明了技法运用方式,增加了经过技巧展示美的相关可能,唯有经过漆性才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漆画的创作环节。

(二)人与漆的结合充分展现漆画的人文魅力

在漆画的具体创作环节,漆性一直根据创作人员的相关规律而不断运动。当漆与人完美合一,达到妥帖,互为默契方能彰显漆画魅力。因此漆性的运用与表现不仅要落实到漆画材料的运用还要落实到漆画创作者的思想创作及精神价值上。思想创作包括了漆画创作者的新颖想法及对材料新的技法运用。精神价值包括了漆画创作者在漆画创作中所要突出表现的精神追求及艺术观念。在漆画创作中,思想创作及精神价值两者缺一不可。漆画创作过程中所重视的点同样需要提升到精神与思想创作的层面,而不单单局限在对于技艺的分析。漆画创作不但需关注艺术的表现方式,同时在思想层面更加提倡艺术者所需表述的艺术思想,所以漆画创作者,在积极寻求精神价值的基础上,合理掌握漆性,充分挖据出其材料可能性,全面发挥出漆性,实现其他画种所没有办法展示出的艺术功效。如果漆画创作者一直沉溺于技艺的探究及表现创作出来的漆画,也只是有“量”的提升,却并未产生“质”的加强,其最后结果也仅拘泥在技术和艺术二者间,导致漆画完全失去了自身所独有的美学品格以及艺术魅力,所以只有突出人的思想精神,才能真正让创作者随心所欲地驾驭技艺从而创造出人与漆完美合一的作品。

(三)在漆画创作中超越漆性

漆画是材料与工艺结合的产物,是以材料为界定的画种,漆画虽然依赖漆,但它绝不是单一材料的相互叠加。漆从根本上讲只是漆画的材质载体,就像是笔墨是国画的材质载体,油画颜料是油画的材质载体一样。《髹饰录》针对漆原料的加工以及应用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此阐述是漆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主要内容。漆画材料的巧妙运用方能形成材质凸显、值得人们品味的漆画。

《考工记》中提到:“天有时,地有利,材有质,工有巧,然后以为良。”此明确表明优异的作品不管是品质、材质又或是技巧等都不可或缺。对于材质的选择,人才是最为管家的决策者,“谁在用、怎么用”都是漆画创作者决定的,漆的表现形式是人赋予的,因此在漆画创作中不要仅突出表现材料主体独有的材质及语言特征,还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巧妙运用材质使漆画逐步向多材料、多手法、多表现、综合性状态的漆画创作发展,使漆画独有的材料语言不但不被削弱,反而愈发增强,最终在漆画创作中超越漆性。

总之,漆是漆画必不可少的素材,漆画画面的展示与漆性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漆画作品只能通过深入了解漆性,探索研究漆性,在对漆的材料特性、工具使用、操作流程不断尝试中精心记录,才有望充分发挥漆的特性,才能提炼出纯粹的漆语言,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漆画作品。

二、绘画性

(一)漆画工艺性与绘画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漆画从几千年的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至今已形成其独特的美学品格,即工艺性和绘画性的有机结合。工艺性多是指在外部形式上通过艺术的处理从而带有审美因素的性质。绘画性作为所有画种都具有的艺术共性,牵扯到了大量的绘画要素与语言等,不但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展示,同样还是画面精神的体现。工艺性使得漆画彰显出了其所独有的魅力,绘画性展示出了漆画的独特风格以及时代特点。要从传统漆器中脱离出来探索出真正的漆画发展之路,就要摆脱传统漆器产品和图案的困扰,不要过分追求表现材料的特殊性和技法。要从传统漆器中脱离出来,使漆画真正成为以创作为主、工艺为辅的绘画主体,凸显自身的独特与价值。

漆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其对于艺术有着完全相同的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漆画作品通常具备相应的艺术深度,不但包括了材料选择与技巧应用,同时还涵盖了漆画家对漆画作品的情感寄托,工艺技法大都千篇一律,正是因为漆画家不同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才使得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大部分画种在绘画中都会呈现其特有的绘画语言,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传统工艺的技法正确地转换为漆画的艺术语言,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法表现。漆画创作题材与传统漆器图案也要区分开来,传统的漆器图案大都绘制于漆器表面,增加漆器之美。而漆画的创作内容是画家的主观思想表现,要向绘画艺术形式靠拢带有较强的绘画性,形成独特的风格。提高绘画修养、提炼绘画表现语言、掌握绘画表现的自由度、创造新颖独特的绘画风格也是从事漆画创作的基本素质要求。

漆画的工艺性与绘画性之间的矛盾是漆画艺术发展的核心问题,强调工艺性就会或多或少地失去其绘画性,并偏向于漆工艺方向。强调绘画性,就是要自觉摆脱传统漆艺的技法表现。但是强调绘画性并不是完全摒弃工艺性而是不让漆画的工艺性流于表面。只有真正超越工艺性和绘画性之间的矛盾才能让漆画在艺术形式、语言表现以及艺术精神内涵上与其他画种并驾齐驱。

(二)充分发挥漆画绘画中的色彩能动作用

在全部的绘画创作当中,色彩通常并非是为了画面的表现形式而来,而是为了丰富画面内容而来的。色彩作为人最能直觉感受到的内心情感语言,需要结合人的行为、思想以及感情等等来感知,其不单单是对于客观事物的颜色反映,而是以相关的对象描述为前提实施主观性的创作。在漆画创作中漆艺家在语言体现层面往往会不断寻求最佳的色彩,进而更加好地丰富整个画面,着重凸显其绘画性。漆画绘画中的色彩不似其他画种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在色彩种类上漆画相较于其他画种也显得单调,由于漆画会受到温度、湿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它往往是预期与非预期的结合。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漆画作品,大多需要创作人员在绘画过程中加入自身的情感色彩,给予漆画材质更加旺盛的活力。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应用大量的色彩表现能传达出画面美、意境美及画家主观情感的真情流露。

在漆画创作中,漆画的绘画性始终建立在漆性的基础上,漆画创作中色彩的不可确定性也正是伴随着漆性,漆画的材质仅仅是色彩表现的一个媒介,真正重要的是漆画家对漆画材质的掌握和主观色彩表现。不同的色彩倾向带给人们的主观感受也往往有较大的不同。即使漆画受到色调原料所造成的影响,也能体现出漆画创作者对于色彩有着较强的捕捉力。这与其绘画水平密切相关,相同的漆颜色,不一样的画家,便会应用完全不一样的色彩与表现方式以及不一样的稠度与其他材料,便会导致漆的色度和色相间形成较为显著的比较,所以合理的色彩应用对于漆画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结语

漆画的漆性与绘画性问题即是漆与画的问题。漆画的漆性是漆画创作所要掌握的基本材质属性,绘画性是整个漆画的关键所在,其不是仅停留在对于漆画原料的分析和应用上,而是通过漆画材料的运用创作出满足人们审美诉求的漆画作品。在我们国家现代化漆画发展环境中,绘画性与漆性的结合度,已经发展成对漆画艺术性进行度量的重要指标。漆画创作中漆性与绘画性相辅相成,相互贯通,形成真正的漆画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汤志义.漆与绘——论漆画语言的内在属性与本质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4(4).

[2]马蕾.论当代漆画的绘画性与工艺性[J].美与时尚,2018(8).

[3]考工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乔十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漆画
冯敬平《三星堆的记忆》
新媒体时代下漆画的传播
王枫“漆”就七彩人生
论现代漆画现存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从波动到平稳,漆画未来市场巨大
漆·说 由器到画,中国当代漆画兼收并蓄50余载
张振中姚化化张斌胡晓芳插画漆画作品
试析高校漆画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最佳工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