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的题材配置略论

2019-05-24翟玉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配置

翟玉邦

摘 要:河西走廊魏晋壁画墓被誉为“地下画廊”,通过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帮助人们了解当地文化。为此,文章结合河西走廊墓葬壁画的内容,以双室墓和三室墓前室壁画为基本研究对象,就河西走廊墓葬壁画的题材配置问题进行探究,旨在透过壁画的配置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河西走廊独特的丧葬绘画习俗。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河西走廊;墓葬壁画;配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整理研究”(14XZS014)阶段性成果。

河西走廊魏晋壁画墓被誉为“地下画廊”,壁画内容再现当时的现实生活,包含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社会生活等的重要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后人通过这些壁画可以看到当时生逢乱世的士人们避难在此相对安稳幸福的生活,感受到身处乱世人们生活的不易。纵观河西魏晋壁画墓,为实现营建者及其后人对逝者在彼岸世界美好生活的愿望,在题材配置上颇有讲究。本文根据魏晋十六国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内容,就其题材配置问题进行探究。

一、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内容概述

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而远离战争、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成为人们向往的去处。

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详细记录了在这个特殊时期河西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从地域上讲,河西壁画墓可以分为三个地区,即敦煌地区、酒泉地区和武威地区。

敦煌地区的十六国壁画墓以敦煌为中心,人们将家族墓选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在几百年的家族传承中,家族墓穴内的画面、丧葬规制向后世展示了汉代墓穴风格逐渐到晋代风格的演变过程。

酒泉地区(包括嘉峪关市)散布着千余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包括酒泉、高台、临泽、永昌等地区的发现,这些地域内壁画墓在面貌上基本相同,应该是同一个文化区,相比敦煌地区,这是一个更加适合农业耕作的区域。

武威地区则与酒泉、敦煌相差甚大,不仅墓葬规制上更加华丽,随葬品丰富,与魏晋时期流行薄葬的风俗不同,保存了较完整的汉代墓葬习惯。但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壁画墓所占比例不比敦煌、酒泉地区。

二、河西走廊双室墓壁画的题材配置

从布局上来看,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可分为双室墓和三室墓,珍禽异兽图像和建筑图像多绘制在照墙之上,而以墓室为基本单位,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则分布于墓室之内。

嘉峪关新城M1、M4、M5、M12和M13是砖砌双室墓,墓室的画像砖主要分布在前室四壁上,后室仅仅在墙壁上简单绘制了能够反映出丝束、绢帛和侍女的画像,总体画像布置比较简单,题材类型单一、重复。以嘉峪关新城M1前室画像的题材为基本研究对象,如果将题材内容的画像砖去掉,仅仅保留墓主人的画像,那么M1的画像砖的排列顺序和方式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发现,以墓主人像为中心,画像的内容基本是墓主人像,和墓道的方向相对应,在画像的最右边可以发现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一种享受,充分体现了人们当时生活富足的特点。在墓主人的最左边内容大多体现了人们精神享受的部分,体现了人们对宴会、赏乐、游玩等的追求。在墓葬最下方包含园林图、耕种图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墓主人享乐的物质追求。

以嘉峪关新城M5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双室墓画像的排列组合和画像内容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图2所示。根据图2的信息可以发现,如果将题材内容中体现的画像砖去掉,仅仅保持墓主人的画像,那么嘉峪关新城M5的前室画像砖的排列顺序则是以墓地主人的生活化和娱乐为中心,在畫像的最左边包含屠宰、饮食、农业活动、出行等内容。

三、河西走廊三室墓壁画的题材配置

嘉峪关新城M3、M6、M7是砖筑三室墓,墓室的画像砖一般分布在前室和中室的四壁上,后室的后壁上一般会有少量的丝束、生活用具、侍女像等。以下就三室墓前室和中室画像的排列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

为了能够简化表述,我们可以按照双室墓画像砖的排列顺序和基本配置方式来将题材相同的画像及时抽离,仅仅保留墓地主人周围的关键画像。嘉峪关新城M3前室、中室画像砖的基本组合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图3、图4的信息可以发现,嘉峪关新城M3墓地主人画像描述的是在屯营中,画像左边的图像是屯垦图、畜禽图、屠宰图等。画像的右边图像是出行图、狩猎图、耕作图,充分体现了墓地主人奢侈享乐的物质基础。透过画像图可以发现,河西走廊处于干旱、少雨的地区,水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基础。

四、河西走廊墓葬壁画排列组合规律分析

第一,墓室壁画主人画像所在的后壁画像是魏晋十六国壁画所要表现主旨的重要内容,但是不管是前壁画还是后壁画,画像内容都是围绕壁画的中心依次向两边展开。从嘉峪关新城M5墓主人的宴饮图来看,画作砖面之前是狩猎图,之后应用白垩土进行涂抹覆盖,将画像改变为墓地主人的宴饮图。第二,嘉峪关新城M1画像从右边开始依次展开的分别是庖厨图、进食图、屠宰图。这三幅画作的内容是这幅画作的主要内容,其他画作所描述的内容也是紧紧围绕这个内容展开的,稍有不同的是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第三,在魏晋十六国壁画中,不管墓地主人像是在前室后壁的左边,还是在前室后壁的右边,画像的表达都是紧紧围绕墓主人像展开的,体现了壁画创作的整体性特点。第四,前室左壁、右壁上方一般绘制了两个到三个假门,门上绘制了朱雀衔环铺首图案,这些假门代表了接待宾客的一种礼节。第五,嘉峪关新城M4前室墓门、甬通门上边的三角形砖被绘制为三个彩绘鸟,在后面两边拱券上没有描述彩绘飞鸟。M5前室后壁甬道拱券上边的三角砖面上绘制了各类形式的云气纹。这里画像上描绘的图像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彩绘鸟或者云朵仅仅是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存在的。第六,嘉峪关新城M4守门犬图像在前墓的左下方,虽然守门犬位置在画像的前端,但是它的作用是看护后院。第七,三室墓M3前室图像的配置和双室墓M1和M5的配置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画像的左右展开方式,但是图像内容表现规律基本是相同的。M3和M5图像的展开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当时壁画壁前室图像的排列组合和配置情况,但是M1图像展开方向的随意则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对壁画题材内容的组合安排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第八,从嘉峪关新城M3图像内容安排来看,双室墓图M1和M5的后室图像表达内容基本相同。

通过对嘉峪关新城墓地画作的细化分析可以对酒泉丁家五号墓的壁画配置进行验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一砖一画的绘画形式,使得图像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更好地展现魏晋本地传统,是具备一定规律可以寻找的,突出表现为:一是朝向左侧展开的前壁画中心的画像基本排序为墓地主人、扬场图、坞堡图、耕作图、园林图、屠宰图、采桑图、守门犬图;二是朝向右侧展开的前壁中心的画像排列顺序为墓地的主人、耕作图、鸡群图、园林图、羊群图和守门犬图。

五、结语

综上所述,魏晋时期甘肃河西走廊墓壁画体现了地人们生活、生产的景象,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重要资料,其题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上述内涵的表现。以嘉峪关新城壁画墓的题材配置为例,虽然各个画作的朝向和展开方式不同,但是表现的内容相同,都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双室墓和三室墓在题材配置上的区别,也反映出河西走廊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的复杂性,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彦.试论魏晋十六国壁画题材的配置——以河西走廊墓葬壁画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1).

[2]孙彦.试论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农具与农业生产——以河西走廊墓葬壁画为例[J].农业考古,2008(4).

[3]朱智武.试论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对汉画像的新变——以斗鸡、驻马等非典型图像题材为中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3).

[4]周卫华.论嘉峪关魏晋十六国墓壁画题材来源[J].艺术教育,2017(z3).

[5]孙阳.浅析魏晋时期酒泉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以酒泉出土魏晋画像砖为视角[J].丝绸之路,2016(24).

[6]魏臻,李慧国.天梯山石窟北魏和唐代壁画之比较——河西走廊中东部地区石窟、寺观壁画考察与研究之四[J].大众文艺,2017(15).

作者单位:

甘肃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配置
继续向北
基于离散系数协调度的河西走廊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评价
“学术敦煌”的定位是丝绸之路文博会保持永久魅力的重要基石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简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配置应用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自学习免配置方法
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