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贴的源流及其在当下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2019-05-24朱岚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

朱岚茎

摘 要:拼贴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艺术创作形式。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派思想延伸出来的拼贴技法已经发展出众多形式。拼贴在日常中有很多用途,可以运用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时尚造型、电脑美术等领域。严格地说,拼贴更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是以生活中的元素为素材,对其进行加工并且重新组合。其中最重要的两大环节就是提取元素和重新组合。这两种概念性的环节也是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两种技巧。在当代美术教育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拼贴技法的影子。我们需要对拼贴技法进行原理分析,掌握拼贴的风格、内涵以及艺术价值,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游刃有余,进行学生美术能力的开发与艺术灵感的启迪。

关键词:拼贴;美术教学;中西差异

一、拼贴的现代释义及其历史渊源

拼贴是一个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产生的名词,后现代主义的生力军——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主张并创立的解构主义,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影响,重新解读、定义、批判了结构主义。拼贴便是泛指在平面空间中完成的一种解构并重组的元素组合。材料通常是废纸、纺织物或者其他天然及人工的各种材料。经过设计拼组,结合胶水(或者不用胶),对现代化历史元素以及材料画布的抽象运用,形成自由主义或者个人主义的思想表达。拼贴画更像是设计。这种表现技法在二十世纪初期被美术界所应用。拼贴这种艺术形式在很多时期不被看好,但是依然在发展中保留了强劲的生命力和智慧特征。早期人们对于拼贴画的认识停留在胶棒、剪刀以及废弃垃圾之上。在二十世纪,西方的拼贴画开始由现代艺术特征引领。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在1912年的作品中进行了油画布的填充运用,引领了材料拼贴创意的革命。当这种组合融合到一起后,其所形成的不仅仅是一幅画作,更加是一种思维的传递和延伸。一名艺术家可能就通过这幅画作产生灵感,创作出更为生动的艺术作品和灵感放射。这属于一种创作的延伸,也是一种多元化创作的共鸣。当时的很多抽象派画家都会运用到这种手法和创作方式。后来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派画家,运用某种材料进行暗示表达,将很多拼贴元素应用到他们的作品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和文化符号表现。

二、当代艺术背景下的拼贴

(一)西方艺术中的拼贴

二十世纪初,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艺术开始在西方盛行,拼贴画也成为了当时一种重要的抽象艺术表现形式。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拼贴画已经形成了一种流行的趋势和标准。在西方人的眼中,拼贴艺术,是对自然、人类和环境最完美的艺术延伸,也是西方人重视环保的惯性标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影响到了人们在审美设计以及其他领域应用的思路和想法,同时在素材应用以及艺术创作中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条件应用和艺术元素的表达。拼贴画的创作手法颇多而形式多样,运用生活素材以及工业材料等多种生活元素,形成一种后现代格调的定义和设计发展的元素表达。拼贴艺术是一种表现形式的整合和资源的定位,根据拼贴的素材以及年代的流派挑战,形成具有一定风格的定位和艺术特征表现。例如,Gucci对品牌艺术的创作较为生动而经典。其在拼贴画的创作中形成了一种花样的翻新和资源的引导,在造型和美感的定位上呈现出生动的元素组合与运用,引导了一种文化,也形成了资源的对接与艺术创作的重点表达。西方的拼贴画最早地呈现了现代派艺术和学术流派特征。艺术范畴中的拼贴画在西方的美术创作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内容。西方将拼贴画的形式和材料运用得十分到位,在创意方面也具有较为突出的水平。在材料运用方面,西方艺术家通常会运用碎纸片、布块以及墙纸等多种生活废弃用品,以环保为理念完成创意。西方的拼贴画创意性较强,能够从设计和空间的角度进行元素的把控,同时能够根据画家在主题中的体会和对生活内容的感触,形成一定的形态造型和拼贴特征的运用。

(二)中国艺术中的拼贴

中国艺术家使用拼贴技法与手工艺创作有很大的渊源,在形成中国近代文化潮流和艺术融合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都深深影响了中国拼贴技法的发展。中国的拼贴具有浓重的区域性特征,在材料上包含了贝壳、羽毛、树皮、干草等。一般树皮常用于东北的拼贴画,麦秆常用于东北地区及河北等地的作品。拼贴画的形成与中国区域文化的特征和经济发展有很大关联。在形成了色泽以及纹理运用的同时,根据民族的特征进行资源的调整和文化元素的融汇。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拼贴画的过程中,形成了视觉上细微的转化与运用。早在十九世纪,八破画在中国诞生,这种艺术形式涵盖了多种中国化元素并且在视觉上实现了与传统文化的区分,展示了一种艺术和理念上的革命。文化的素养在进行转变的同时,必然要经历一场形式的转化。当这种拼贴的艺术被人们接受和熟知的时候,文化背景和文化艺术的需求便跃然纸上。中国拼贴画的内涵主要以创作者的杂乱无章和让人深思的味道而存在。中国对于“破”字的定义是较为排斥的。当对拼贴画用到这个“破”字的时候,应该注重文化的交流和时间的运用,通过人们对拼贴画的认知和理解进行多种元素和知识的结合。

三、拼贴在当下中学美术教學活动中的运用

(一)平面设计类拼贴

平面设计最注重元素的重组和抽象延伸,主要以素材平面形式的立体特征进行资源衔接。根据平面造型的特征运用色彩的质感和形态美感进行平面构成的立体化空间寓意延伸。规范在设计中的元素整合,将类似的元素进行归类或文化元素的融合,通过具体的艺术展示进行设计产品的关键元素呈现。例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平面设计的原理和相关的专业性理论知识进行拼贴画技法的运用。利用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展示平面中的线条、块、面的关系,通过合理或者抽象的规则进行元素的整合,运用设计中色彩混合的概念进行设计定位。可以通过草图或者拍照的方式进行,将选用素材通过相机或者手机进行素材收集,将素材通过Adobe 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图片编辑,或者通过手动裁剪素材照片的方式进行整合,自由组合。这样就能够形成多种样式和资源的运用。平面设计中,拼贴处理的形式可以是叠加的方式,也可以是组合的方式。调整好课堂的作业内容,进行综合的调整。

(二)纯艺术拼贴

艺术创作中的拼贴技法更加注重文化艺术内涵以及情景对白的调整。从纯艺术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维拓展,艺术性创作注重思维的表达。包含于非商业性行为的艺术创作都可以归类于纯艺术创作。拼贴,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很容易被归类于设计和手工艺术。从纯艺术的角度而言,拼贴艺术更加注重美术语言的表达。例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拼贴形式以纯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包括人像的拼贴造型或者风景的拼贴造型。学生在进行拼贴画创作的过程中,体验绘画和造型艺术的质感和线条美感,阐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对造型能力的评估。在课堂中给学生们欣赏经典作品,运用经典的纯艺术作品进行灵感激发。运用碎片的方式进行模糊处理,保证画面的完整性和素材的运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堂的内容表达。利用空间想象能力附加艺术元素,形成创造性的思想碎片整理。在课堂中的纯艺术塑造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利用拼贴画的形式对艺术产生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三)商业类拼贴

拼贴技法同样运用于服装艺术设计中的拼接原则。在服装设计中会运用到大量的拼接技术和元素组合艺术。服装设计中的灵感通常来源于生活中的部分细节以及对自然题材的美感信息的接收,可以運用元素的任何部分与其他元素进行衔接与组合。这是一种现代文化统一和资源整合的一种象征,也是现代化艺术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例如,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进行拼贴画案例示范过程中,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们对拼贴元素和方法进行想象和空间规划。利用这种拼接的混乱特征和重组元素的审美,形成资源的分配与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的衔接,完成现代化拼贴画风格的造型设计,应用于服装设计等领域。以服装和时尚元素为目标,实现现代元素的运用和搭配,展示拼贴画的真正内涵与艺术情思的延伸。

(四)数码拼贴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很多程度上拓展了人们对视觉空间的想象能力,很多特效和艺术表现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挑战性。从电脑图形图像的角度,运用拼贴图裂变的方式进行操作,形成电脑特效的启发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种思路,以及包括关于拼贴画原理、形式、用途等等,以拼贴画的特征为灵感触发点,结合软件的编程理论,对新功能进行研发。可以配置图形的样式创建Adobe Photoshop功能笔刷以及图形剪影等多种艺术性功能,这种思路的构建和应用将会形成一种创作风格和习惯,在配合数码图像技术的发展中实现其艺术性价值。

四、结语

文章对拼贴技法的历史以及中西方拼贴技法的差异进行了阐述,然后着重探讨拼贴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形成设计理论和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实现拓展思维的明确。根据设计中的元素和拼接的具体方法,实现在教学中的思想引导和对艺术创作方法的运用。拼贴艺术的材料有很多,具有丰富的特征,根据内容和直接修建的艺术性,形成造型上的创新,根据造型拆解和设计原理的运用,形成具有时代需求的空间造型设计需求。而这种艺术思维和设计的理论应该充分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要将这种教学思维和方法传授给更多的人才和艺术创作者。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议新课标下美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体验时间沉淀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