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信息环境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变化探究

2019-05-24邱晔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服务职能网络信息技术

邱晔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技术都在不断完善与创新。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不断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迈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资料管理作为我国生活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也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以促进其自身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图书馆资料管理;服务职能

如今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信息资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今发展需求,而是应结合时代需求,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一、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特征

图书资料管理主要是对图书资料进行存管,并帮助读者借阅、检索和查询。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所具有的特点为:

第一,封闭性。图书馆虽然为读者提供了义务阅读服务,但是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资料数据来说,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和完整性,一般不会对读者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料数据的共享。

第二,公益性较强。我国大多图书馆都属于政府建设,通过政府的资金扶持实现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性和公益性特征。

第三,信息服务水平低。传统的图书管理中都是采用资料借阅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不过在信息技术影响下,读者会通过信息查阅实现资料收集和整理,但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却并未得到更新,使得服务效果较差。

第四,信息获取量较小。传统图书资料管理中,资料的获取大多是通过馆内这种单一的渠道实现的,很容易受到馆内藏量的限制,最终导致信息资料的缺失。再加上信息系统平台构建的不完善,使得资料的获取存在局限性。

二、网络信息化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和改变

(一)影响

首先,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文件存储从原有的纸质形式转变成电子形式。这一改变让图书馆内部资料和文献种类以及结构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文件的保存和传播从原有的实体模式,转变成利用电子信号传输的虚拟模式。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信息传输种类和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人们的需求。

其次,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国家开始在网络上构建较为完善资源数据库,如专业网站的建立,大大提升了人们信息资料查询的效率。同时在网站中,人们可以通过客户端下载的形式,将所需文件资料保存在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中,省去了原有纸质化文件传输的繁杂性,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另外,下载后的相关文件资料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进行压缩,不会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易于携带和保存,而且资料文件可随时进行查阅,为用户带来的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最后,我国很早以前就已经意识到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为纸质资料向数字化形式的转变做努力,实现了资料应用模式的变革。传统资料利用大多只是作为参考,但是将资料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后,人们将注意力从信息载体差异上转移到了信息的有效与真实性方面,并且期望可更加轻松随意的利用互联网寻找下载信息,构建互联网信息体系。

(二)改变

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发生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上:

其一,工作方式的改变。传统图书借阅方式多少通过人工作业完成,在进入信息时代后,用户可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文件的查找,且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解除了原有图书馆中资源封闭现象,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网络化也拓展了图书馆的管理范围,丰富了馆内资料存储量。

其二,工作重心的改变。原有的管理重心要放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和管理上,造成较大的人力损耗。而在网络信息化后,工作重点趋向于计算机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实现了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其三,工作内容的改变。原有图书管理内容为借阅、登记和整理等工作,但在信息化普及后,文献资料只需通过网络即可实现传输和共享,读者也可以通过登录网站的形式完成借阅工作,提升了管理工作的便利性。且资料的种类也得到了丰富,如学术论文的刊登、报纸杂志信息等。

三、网络信息化下图书资料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提升資源信息共享效率

一是要加大网络化自动化建设力度,从全局的眼光着手,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对图书馆馆内结构进行重组,加强各环节的协作;二是构建完善的局域网,实现不同空间、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网络互连,实现资源文件的数字化转换,以完善信息数据库的构建,提升信息资料共享,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三是建立文献管理平衡机制,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互补共存,保证馆内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资料的价值。同时,在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中,要避免其与馆内资源的重复,以此扩展馆内资源存储,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文献资料搜集。

(二)建立智能图书资料体系

一方面管理者要将虚拟化和电子化的管理融入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来,将原有的部分纸质文献以影像等资源形式展示出来,如影碟、音频等。在管理过程中,还可融入现实因素,构建独特的阅读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具体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图书资料管理体系,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借阅服务体验,加快读者信息资料的获取效率,保证资料文件的完整性。再者,在借阅环节,可以通过先进设备的引进,如触摸设备,为读者文献资料的选择和查询提供便利,从而缩短文献资料的查询时间,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防止误差的出现。

(三)完善特色文献服务水平

图书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只有充分掌握用户需求,才能更好地提高借阅服务质量。

首先,在图书管理中,要对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和了解,根据用户的特征以及侧重点开展相应的服务内容,以扩展馆内资料阅读数量,丰富馆内资源储量。

其次,利用现代化手段,增大图书资料管理范围,提升馆内资料文献种类的多样性。

最后,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确读者诉求,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进而树立自身服务特点,通过不同的社交软件,如微博、QQ、微信群、aeFebok等,及时更新馆内资源信息,开通沟通专门服务平台,树立自身管理服务体系,以实现远距离、电子化的读书借阅空间,在不同程度上满足用户需要。

例如,可以星期为单位,在微信群内发布一些相关的活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相关咨询。或者还可以设立调查栏,让读者将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书籍填写在调查栏中,工作人员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引进相关书籍,在丰富馆藏的同时,促进图书资料实效性的发挥。

(四)加强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很多图书馆在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后,并未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这使得其对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的操作存在不足,导致图书资料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对此,图书馆应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聘请有关专家为其开展讲解和实际训练,让资料管理人员掌握目前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式,熟悉计算机软件和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以此让工作人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此外,还需加大人力物力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招募更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完善管理部门的构建。另外,要注重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实现资源的合理分类,以此完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实现人性化、信息化、个性化图书馆的建立,满足读者需求。

结语

综上,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让我们的工作从复杂到简单,从费时到迅速,从困难到轻松。不过目前我国图书资料管理还处在转型阶段,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为此应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与信息化之间的结合,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改善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品質。

参考文献:

[1] 王  瑾.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网络财富.2010(10)

[2] 尹春霞.网络信息时代图书管理之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02)

[3] 田丽颖.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转型之对策[J].记者摇篮.2007(08)

[4] 张碧娟.现代图书管理之研究[J].考试周刊.2007(23)

[5] 孙丽莉.图书管理系统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7(01)

[6] 郭淑玲.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同煤科技.2006(02)

猜你喜欢

服务职能网络信息技术
浅析酒店金钥匙服务
浅谈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
浅谈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对市政建设的服务职能
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服务职能的提升
网络信息技术下的中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基层人民银行履行服务职能与金融管理的实践探讨
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