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5.26%的人借钱给朋友后,没有按时收到还款

2019-05-21郭探微

时代邮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欠条经历心态

□本刊特约记者 郭探微

“考验一段关系是不是真感情,借钱就知道了。”这句在成人世界里被默认为“潜规则”的话,说出了人们两方面的心态:一方面,自己借钱时,希望能有朋友慷慨相助;另一方面,如果有人找自己借钱,希望能够“有借有还”。借钱,这一大家都可能遇到的事情,也让很多人“有话说”。在本刊与问卷星展开的联合调查中显示,55.26%的人借钱给朋友后,没有按时收到还款。

72.33%的网友有过借钱的经历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的。”这句电影台词赢得了很多人的共鸣,在生活里,我们或多或少有借钱给别人、找人借钱的经历,在调查问题“你有找人借钱或者借钱给人的经历吗”中,72.33%的网友选择了“有”。

在北京打拼的徐小姐攒了8年的钱,今年春节,回老家江苏置业。她原本看中一套南京的房子,临时涨价,一下子要多出10万元。“10万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徐小姐借遍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朋友圈”,勉强凑齐了款项。

“确实挺难的,一是我不好意思开口,二是对方肯定会有担忧,担心我不能按时还钱,我都能理解,所以会主动提出写欠款条。”她回忆起自己大学一次不太愉快的借钱给人的经历,那时候大家都穷,一个好朋友找她借了500元钱,一直到毕业都没还上,毕业后她问过一次,反而被好友拉黑。

55.26%的网友最讨厌借钱里的“情感绑架”

调查问题“在借钱这件事上,你最讨厌什么”中,有两个答案高票入选:“借钱的时候被情感绑架”(55.26%)、“还钱的时候很少准时、足额还款”(44.11%)。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能够让人张口借钱的,彼此之间总有几分交情,也正因为此,如果有亲朋好友向你借钱,你没有借,很可能会被对方埋怨有困难不帮忙;而一旦借钱给对方,却很有可能遭遇不按时还款的情况,到时候,催也不是,不催也不是,一来二往,一段关系就疏远了。

“最讨厌‘中国式借钱’里的情感绑架,我借钱给你是情分,不想借也是本能,我觉得借钱的人首先要把心态摆正。”90后女孩白芳菲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在本刊调查中,55.26%的人借钱给朋友后,没有按时收到还款。“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借钱的时候说什么时候还钱,到了时间,哪怕还不上,也要跟对方提前说一声。”徐小姐说,自己三年前也遇到困难找朋友借过钱,到期都按时归还了,所以这次再找朋友借钱也相对比较顺利。

42.11%的网友不好意思主动提出让朋友写欠条

还有一点让借钱双方都感觉“小尴尬”的是,借钱给人时很难开口让对方写欠条。徐小姐说:“大部分开口借钱的都是熟人,反而很难让对方写欠条,会觉得这样做显得很生分。”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调查中,42.11%的网友都表示很难主动提出让借款方写欠条,希望借款方能够自己提出,并遵守相关约定。

只有17.11%的网友表示“会主动提出写欠条的事情”。“其实想开一点没什么,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写欠条是一种契约行为,提醒大家都要遵守约定,对双方也是个保护嘛!”和60、70、80后不同,90后在人际交往中,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更强,白芳菲说,每次借钱,她都会“把丑话说在前面”,这样一来,才容易形成“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良性循环。

对于中国人借钱的种种心态,相关社会学家认为,借钱双方都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向对方借钱时,不要拿他人对你的信任来挥霍,借钱给人时,也最好留下相关借款凭证,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当然,大家还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存款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不至于每次要用钱的时候,只有借钱这一个选择。”

猜你喜欢

欠条经历心态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做谦逊的人
爱打欠条的爸爸
还是“看掐架”心态
两张欠条
论心态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