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材料作文核心立意该如何构建

2019-05-20陈婧

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白眼圆通阮籍

陈婧

一、原题呈现

三国时名士阮籍“善为青白眼”。有人认为,这种魏晋风度体现的是敢爱敢恨的精神;又有人说,这种对人的态度不够圆通,未免孤僻,与现代精神不合。

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对此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确定一种文体,写一篇文章。

二、材料分析

材料考查学生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对待他人的态度”。读懂是第一步,也是立意的第一步。对待他人的态度应该是“敢爱敢恨”,还是“圆通”呢?对待别人是选择“鲜明直率地亮明态度”,还是“委婉含蓄圆融周全”?文章可以抓住一点,做透彻深刻的解析,或将两点融合在一起辩证分析。

三、阅卷体会

1.很多考生直接对材料生吞活剥。只看到了“敢爱敢恨”“孤僻”“圆通”等个别字眼,然后大写特写“要敢爱敢恨”“人不可孤僻”“论做人不可圆滑”等。

2.有的学生曲解主旨。将“孤僻”单纯理解为“清高,不合群”,将“圆通”完全曲解为“圆滑世故”。

3.有的学生对“青白眼”背后的典故不熟悉。与材料表达主旨很有距离。写了“学会拒绝”“学会坚守”“要学会宽容”等主题的偏题文章。

4.对材料的理解只取一面,导致所写文章观点或记叙内容游离于材料之外。

5.所选素材以生活琐碎小事居多,缺乏深意,陈旧老套。如“同学之间的交往矛盾”“社会中的人际纠纷”等,未能提炼加工。

6.很多学生只简单写出“对待自我”的态度:个性率真,保持自我,特立独行,所举事例并不是“人与人、人与他者、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人与自我”的关系。

四、“核心立意”的深层构建

笔者以为,最根本的还是一个问题:学生未能树立通观材料的意识,没有围绕整个材料建构“核心立意”的概念,导致对材料的理解破碎、支离。有的学生只看到一两个修饰词,就开写了。有的学生只看一半的材料。有的学生写起来只强调一面。于是乎,不仅文章肤浅和立意不深,更有可能离题万里了。

我们知道,一份材料,立意虽然可以是多元的,但好的核心立意,反过来却涵盖了材料的两面甚至多面。核心立意的确立,也奠定了文章的高度。

我们可以通观材料的几面,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再去确立文章的核心立意。本则材料中,材料的两面关系很容易梳理(后面第五部分再详解)。我们也可以通过梳理关键词,来找到核心立意。材料中“名士”“善为青白眼”“魏晋风度”和“人的态度”“现代精神”,这些词明显都有着共同的中心力,它们可以说是“反复出现”的词,指向核心立意的。再看“敢爱敢恨”“不够圆通”“孤僻”这些词,反而成了次要词,或者说是关键词的修饰词了。

之前的问题一堆,就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找到统领材料的立意,就随便动笔,那自然问题一大堆了。

对一些同学而言,“善为青白眼”典故最难理解。我们知道,阮籍,他会青白眼,遇到喜欢的人用青眼看,不喜欢的就给他白眼。嵇康和哥哥嵇喜在阮籍那里,享受到的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待遇。阮籍这种青白眼属于“行为艺术”范畴,与其说是阮籍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不如说是阮籍人生态度上的狂放不羁和处世方式的洒脱表达。“青白眼”,在于对他者的态度,这态度是自然的,不虚伪的,率性又率真的。

阮籍除了“善为青白眼”,他还特别爱哭。他的哭,也和青白眼一样出名。这是他的另一个有名的行为艺术。“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为什么一定要走到路尽头,再恸哭而返呢?这是迷之思考。阮籍一生,确实哭过多次。某个非亲非故的女孩子死了,他也前往痛哭一场。原因,据说仅仅是那姑娘才貌双全,却未嫁而亡。阮籍的哭,仅仅是他的诗人气质和哲人敏感在作祟吗?

我们知道,“善为青白眼”,毫不掩饰自己好恶的阮籍,却终其一生“口不臧否人物”,也就是不对任何人发表评论。司马昭甚至认为,天底下最谨慎的人就是阮籍。还有,阮籍一生无他,就爱喝酒。喝酒又是阮籍的又一种行为艺术了。为了有酒喝,竟然去当步兵校尉。他曾为拒绝司马氏的求亲,一次喝醉了六十多天都没有清醒。

从青白眼到哭到喝酒,这种种行为艺术,本质上都是这位“穷途末路”的人寻求内心的出路而有的艺术。毕竟,那是一个动辄被杀头的不自由的时代。阮籍的好哥们儿,爱打铁的美男子嵇康,也是这样,多次蒙受征召都不肯出来做官,就爱在家里打铁、弹琴、玄想。

宗白华先生也曾说过:“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阮籍对生命的态度,正是暗藏在他们狂放不羁的行为中的。魏晋风度,与其说是他对“自由精神”的释放和表达,不如说,是暗含着他对“自由精神”的一种不自觉的渴求了。因此,从大的立意来看,魏晋风度是一批魏晋名士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实现。

五、深度辨析核心立意中材料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找到了核心立意,就可以结合材料做更好的思辨写作。

魏晋风度代表的一种自由精神,恰是现今时代或任何时代的人,都该具有的自由精神,和“现代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魏晋风度是后世文人的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甚至是现代人达不到的精神标杆。尤其是在自由知识分子们纷纷易辙更帜的当下,很多的知识分子早早地放弃了自己,投靠了主流、集体。那些“特立独行的猪”们,早已经被阉割。这样的时代,还有“自由”知识人吗?他们还敢于保持不媚时、不入世的态度吗?这个世界,更多的是懂得合作、懂得配合、懂得掩盖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的天下了。这样“圆融”的现代精神,和阮籍的“敢愛敢恨”精神,自然就大相径庭了。

其次,现代精神,它推崇的正是公民的自由独立精神,是一个公民对他人和社会该有的理性判断,是一种理性的公共说理和理性表达。如果以此为标杆,那阮籍的“行为”艺术,是完全自我的,是情绪化的,是材料中说的“孤僻的,不圆通的”。学生是可以去批判的。

再次,如果以“人的自由精神”为标杆,这理性的“现代精神”和“善为青白眼”名士精神,又都指向了“人”的根本性层面,都指向了一种自由独立精神。那二者就没有那么多的“对立”性,有的是更多的“统一”性。

总之,核心立意找到,就可以将材料很好地辩证统一起来。把握了材料的核心立意,才可以很好地去谋篇布局,才可以自由选取材料的多面,深入辩证地展开深度阐述。遗憾的是,“青白眼”虽然是魏晋风度的象征,但对其不符合现代公民该有的理性批判精神、理性表达和公共说理的逻辑思维等层面,学生普遍涉及得不多,也不敢去批判。还是学生的认知和眼界没打开吧。

考场中,很欣喜地看到一些学生围绕核心立意,展开写作。如阐述了“人的精神自由”这一“人”的独特含义,或“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价值判断,或“宁直不伪”、君子须有“傲骨”的人生态度。

六、考场范文

顺应自己的自由意志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5)班   施阅天

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并给出明确的态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时代精神。

三国时名士阮籍“善为青白眼”,面对与自己有相同志趣爱好或是自己赞赏钦佩的人则青眼相待,面对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或是厌恶摒弃的人则白眼相加。这是一种直面自己内心的想法并顺应内心的做法,是真实而不虚假的。

人活在世上却不能从心而活,那是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可仍然有许多人“通人情懂变通”,“为了他人舒服那也只能违背自己内心想法而撒个谎了”。《可兰经》中道:“诚实导人行善,行善导人入天堂。”撒谎的人是罪无可赦的,是永远无法见到安拉的,因为安拉不会原谅这些满口谎言的人,死后就只能进入地狱和撒旦同住。而现实中拥有撒个谎想法的人比比皆是,更多人因社会上的种种人情世故而主动选择戴上面具来伪装自己。

懂得人情变通是正确的。但,人不应当违背自己的本心。

在言论不自由的封建时代,阮籍说出这样一番话,做出这样一番举动,无非是一种敢爱敢恨的耿直精神,但这样的精神其实与如今的现代精神是相悖的。

现代言论亦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一不留神说了什么,可能键盘侠便会群起攻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你的“白眼”,冷漠又无情。殊不知,双重标准的他们在背后无法做到善待这个世界,善待每一个你所遇见的人。你愿意善待每一个人,用心包容他们所有的错误。但我对我厌恶的人冷眼相待互不干扰,却与我喜欢尊敬的人谈天说地,这也未尝不可。没有错啊,错的是那些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并进行道德绑架的人。

就像《1984》里说的,“自由即奴役”。我们所有的人都得跟从“老大哥”,没有自己的想法,被这个世界所禁锢的思想最终只能惨死在牢笼,这个世界也就不可能进步。

提起自由思想,那就不得不提到奥古斯丁。他是古希腊一位将自由与哲学相提并论的哲学家。他在《论自由意志》中提出:“人作恶还是行善都是借意志的自由选择。”意志是自由意志,主宰自己做出任何事的都是灵魂,而非上帝。所以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曾谈论:“生命的价值不可能被估定。”自由意志即思想的解放,即社会的进步。

生而为人,何苦强迫自己的自由意志与现代精神浑然一体呢?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何不开启独立于他人的独立精神?

顺应自己的内心吧!虽然难免因青白眼待人而显得孤僻,却也可以享受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狂欢。不必在意世人的眼光,不必为了他人而改变自己。

点评:

施阅天同学的作文,是难得见到的一篇佳作。她开篇就对材料把握精准,“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并给出明确的态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时代精神。这个立意的把握,定下了文章的高度。接着阐发写作材料,名士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做法是顺应内心的做法,是真实而不虚假的。反观“不能从心而活”“道德被绑架”“没有言论自由”的“现代”人,他们是多么的可悲。引用了《1984》、尼采等材料,论证生而为人,都是有自由意志的。最后再次强调,人,何苦强迫自己的自由意志与“现代精神”浑然一体呢?这样,文章很好地把材料统一了起來。

作者在考场上能做到旁征博引,写起来洋洋洒洒,得心应手,行文具有思辨性。遗憾的是,《可兰经》的例子,更适用于说谎,伪装自己,而不是“个体的自由精神”反面的佳例。考场上,得立意者,得天下。此言得之。

猜你喜欢

白眼圆通阮籍
浅谈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突转
买醋还是去看白眼?
“白眼”等十二则
圆通上市 赵薇将获利数千万
圆通上市 赵薇将获利数千万
圆通速递 快递第一股
遭白眼的第一名
“青睐”与“垂青”
爸爸你好强
阮籍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