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人脸识别让校园服务更智能

2019-05-18田丽张巍翟鸣宇刘春瑞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脸人脸识别服务平台

文/田丽 张巍 翟鸣宇 刘春瑞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师生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需求日益强烈,众多高校已开展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建设高校人脸识别服务平台是对智慧校园建设的进一步扩展和提升,是校园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高校人脸识别服务平台是集公共服务、校园管理、决策分析为一体的智慧校园项目,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数据与资源,实现人与空间的有机衔接。大连理工大学在人脸识别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入研究人脸识别技术与智慧校园应用领域的融合创新,已实现校级人脸识别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面向全校师生的以人脸作为身份标识的校园服务,在通道门禁、考勤管理、会议签到、迎新注册、餐饮消费等场景进行了应用探索,在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化的服务方面取得了成效。

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镜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自动提取人脸中的身份特征,采用相关识别算法将已检测到的待识别人脸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已知人脸进行搜索匹配,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目前学校人脸识别的应用模式包括1:1、1:N、M:N三种,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当相似度超过这一阈值时,输出匹配得到结果,完成身份识别验证。

第一种:1:1应用模式是通过对当前摄像头采集的单个人脸数据与刷身份证等证件时获取的照片进行现场快速人脸比对,并给出是否匹配的过程。学校在迎新注册、招聘会现场等场景中采用人脸识别的1:1模式,通过人脸识别人证一体机完成了对持卡人样貌与身份证信息匹配的过程,实现了人证核验的比对识别工作。

第二种:1:N应用模式是通过对当前摄像头采集的单个人脸数据与海量人像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搜索比对,并给出是否匹配的过程。学校在门禁管理、考勤管理、通道管理和食堂消费等场景中采用人脸识别的1:N模式,实现了对单个人像的动态采集与学校人脸库中照片的比对识别工作。

第三种:M:N应用模式是通过对当前摄像头采集的多个人脸数据与海量人像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搜索比对,并给出是否匹配的过程。学校在会议签到管理、安防管理等场景中采用人脸识别的M:N模式,实现了对场景内所有人像的动态采集与学校人脸库中照片的比对识别工作。

人脸识别服务平台的建设

总体设计

学校公共库已有师生的照片库资源,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开展校园人脸识别的广泛场景应用。人脸识别服务平台的核心技术是搭建人脸库,其中人脸库是一套软硬件一体的管理系统,人脸库的建设对整个校园业务体系产生多层次的业务关联。通过与学校公共库进行照片同步,并对照片进行质量检测评分,人脸库完成照片的初始化工作,其中不合格的照片,通知业务系统如迎新系统、移动端自助采集等,重新进行人脸采集上传。

人脸识别服务平台管理和维护已经建好的人脸库,然后根据学校各个部门业务的需要,将人脸信息同步给不同业务系统,将人脸照片同步下发至人脸识别终端设备,与学校现有的会议签到系统、门禁系统、考勤系统、迎新系统、通道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等进行对接,从而实现为各个应用场景提供人脸识别服务,人脸识别服务平台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人脸识别服务平台业务流程

与智慧校园基础平台的融合创新

人脸识别在基础人员数据方面,与学校公共数据库同步,获取师生的基本信息,由公共库作为校园各子系统业务数据的清洗、交换与共享中心;人脸识别服务器方面,采用云服务技术,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备份与维护;网络方面,依托校园网建设,划分物联网专用网络,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统一身份认证方面,与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对接,可以基于人员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完成各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同时新增建立统一人脸身份认证系统,完成人脸识别的认证服务。

提供的人脸识别服务

人脸识别服务平台将人脸数据库应用到学校的各个业务系统,再将生产的各类业务数据汇总到公共库,实现业务数据的多维展示,为学校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脸基础数据共享服务。人脸库定期跟公共库进行检测同步,将人脸库中更新的照片数据推送给公共库,由其他业务系统从公共库获取人脸照片数据,以保证照片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人脸照片检测评分服务。对已有的人脸照片数据,进行检测评分,对不符合人脸识别要求的照片可以通过移动端随时自助更新,保证后期人脸识别需求。

3.人脸识别比对认证服务。人脸库可以为业务系统提供人脸1:1、1:N、M:N的比对认证服务,以保证满足不同场景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需求。

图2 移动端人脸采集服务

4.移动端人脸采集服务。与学校移动平台进行对接,根据人脸采集标准,将人脸采集功能模块嵌入学校移动平台中,如图2所示。师生可以通过手机自助进行自拍或上传照片,系统会自动检测照片是否符合人脸识别标准及是否与原照片的人像相符,符合要求的照片自动上传到人脸库,从而满足师生随时随地更换照片的需求。

人脸识别服务平台的应用

依托于学校智慧校园已建设的应用系统,人脸识别服务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可以应用到学校的各个部门的业务层面,如图3所示。例如,与迎新系统进行对接,一方面迎新系统通过接口调取照片检测评分服务,对新生上传的照片进行评分,照片不合格的新生可以重新上传,另一方面新生现场报到时,迎新系统通过人证一体机设备,完成认证核验以及新生报到注册;与宿管系统进行对接,自动下发进出宿舍人员的权限,将人脸数据按照权限下发到不同宿舍的人脸识别设备,学生在进出时通过刷脸识别权限对通道闸机进行出入控制;与会议签到系统进行对接,参会人员进入会场时实时进行人脸自动抓拍识别,可以同时进行多点抓拍,实现无感知多人同时识别,完成会议签到;与考勤和门禁系统对接,通过一台人脸识别终端,可以同时给考勤和门禁两个业务系统提供人脸识别比对服务,实现刷脸开门进出和日常考勤管理。

图3 人脸识别应用场景

通过人脸识别服务平台来实现师生人像的自动识别和身份管理,不仅简化了师生身份识别认证的操作,而且为学校大数据分析提供了依据支持,同时使校园信息化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安全化。因此,高校人脸识别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在为全校师生营造了更加便捷安心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师生服务体验的目的,引领了校园信息化服务应用的新变革。

猜你喜欢

人脸人脸识别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人脸识别 等
有特点的人脸
一起学画人脸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三国漫——人脸解锁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