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管”二十余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9-05-17艾草

现代家庭 2019年4期
关键词:阿公琳琳阿婆

艾草

琳琳(后排右)与王可夫妇(前排),现如今是四世同堂的一家人

临时托管18月大的女娃

感情是一种奇妙的东西,维系它的未必一定是亲情、爱情,有时候,陌生人之间的感情,也会相互依存地缠绕在一起,然后紧紧相连,再也无法分离。王可夫妇与琳琳之间的感情,就是如此。

故事要从1995年的那个夏天讲起。琳琳是南通海门人,出生没多久,爸爸妈妈带着她和哥哥来到了上海。当时,琳琳的爸爸想在上海租个门面开一家食品店,王可在食品集团上班,两人就认识了。

不久,琳琳爸爸的小店在上海宝山开业了。王可的妻子郭华刚退休不久,想乘着身体还硬朗,就到琳琳爸爸的店里做起了收银员。小店生意不错,琳琳的爸爸和妈妈又要看店,又要管孩子,有些忙不过来。夫妻俩想到将孩子们托管给可靠的朋友帮忙照顾一下。他们将琳琳的哥哥托给了一位老师,但当时的琳琳才18个月大,到底要托付给谁?他们有些犯难。

观察许久,琳琳的爸爸选择了王可夫妇。王可为人诚恳又非常热心,郭华又是天天在店里帮忙的,大家彼此都很熟。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已20多岁,一家人的素质很高,这样的家庭氛围让琳琳的爸爸十分放心。

那天,琳琳的爸爸找到了王可,怯生生地说:“王师傅,想找您商量个事情。我要回一趟老家,这期间能不能把琳琳放在你这里,代为照看几天。”王可一口答应了。

就这样,可爱的琳琳来到了王可家。她走路踉踉跄跄的,脸蛋胖乎乎的,头发很少,看上去就很讨人喜欢。琳琳虽然离开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她不哭不闹,晚上睡觉也特别安稳。代为看管的那几天,琳琳特别适应在王可家的生活。王可夫妇觉得,这个小姑娘跟他们非常有缘。

几天后,琳琳的爸爸对郭华说,要不你就别到店里上班了,我们把琳琳托管在你们家里,你就帮我们带孩子吧。王可和郭华特别宠爱这个聪明又听话的孩子,于是,他们满口答应了。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样的托管,竟然从最初的临时变为后来的长期,一管就是二十多年。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对于王可夫妇来说,他们从来没有把琳琳当成外人。当时他们的孙子、外孙和琳琳一般大,所以每次准备给小孩子的零食、玩具、文具什么的,他们都是一式三份。琳琳的爸爸每个月只支付500元托管费,王可夫妇就自掏腰包,为琳琳买这买那,牛奶、水果从来都不间断。郭华还特别喜欢为琳琳打扮,她买了好多漂亮的小衣服,一天一套,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国庆节的时候,王可夫妇带着孩子去外滩看灯。他们为琳琳买了白色的小裙子,红色的小皮鞋,牵着她走在街上,路人看到了都说,这个小公主真可爱呀。蹦蹦跳跳的琳琳高兴得不得了。

琳琳和王可夫妇之间的感情越来越亲密,她叫王可“阿公”,叫郭华“阿婆”。她跟着王可和郭华学说话,上海话说得特别好。王可的儿子和女儿也很喜欢这个小女孩,总是带着她到处玩耍,还不忘给她买礼物。琳琳就叫他们“阿姨”“阿舅”,仿佛就是自己的亲人,直到现在琳琳也是这么叫的。

由于生意太忙,琳琳的爸爸妈妈很少来看琳琳,他们好像忘了这个孩子一般。为了让琳琳做个有孝心的孩子,王可夫妇每个月会带着琳琳去看一次父母。也许是长期不和爸爸妈妈共同生活,琳琳就算回到家也不怎么高兴。每次吃过晚饭后,她就急着要跟王可回家。跟妈妈说再见时,她只是挥挥小手,并没有表现得依依不舍。

有一次,因为家中有事,王可夫妇将琳琳送回她父母在宝山的店里住一天。将琳琳安顿好之后,他们转身离开了。走到车站,夫妇俩总觉得心神不宁,好像丢了什么似的,恍恍惚惚的。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地决定,还是去把琳琳接回家吧。

从离开到回去,中间大约间隔了半小时。当王可夫妇再次敲开店门的时候,琳琳听到了声响,激动地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之前,琳琳的奶奶想哄她睡觉,可是她就是不睡,一个人坐在小凳子上,默默地等着,她好像知道,阿公、阿婆一定会回来接她的。

看到琳琳迫不及待地扑过来,王可和郭华百感交集,他们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命运已经与他们紧紧交织在了一起,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分离了。

有不少朋友劝过王可,说他是多管闲事,帮别人带孩子,到底图什么?还有朋友提醒王可,琳琳不是自己的孩子,家里的东西可要看看牢。这样的言论,王可从来不放在心里,他觉得琳琳从小就是个单纯的好孩子,心地善良,没有坏心眼。而且,琳琳也早就是他们王家的一员,即便对她付出再多,夫妇俩也心甘情愿。

1997年,琳琳上幼儿园了。天生乖巧的琳琳特别讨老师喜欢,他们对这个小女孩照顾有加。琳琳在幼儿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穿衣比赛总是第一名,吃饭很快,也从不吵闹。每天的接送都是王可和郭华负责,风里来雨里去,毫无怨言。遇到幼儿园有亲子活动,王可就让自己的女儿去,绝不让琳琳感觉到自己跟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小孩子總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读小班的时候,有一天琳琳放学回家后特别没精神,郭华摸摸她的额头,好烫,一量体温,竟然接近40度。夫妇俩急了,抱着孩子冲到医院。就诊时,琳琳难受地大哭,郭华一边陪着孩子,一边安慰她。王可的儿子下班回家后,饭也没顾得上吃,带着毯子急急忙忙赶到医院,一家人围着琳琳团团转。那天晚上,王可的儿子用毯子包裹着琳琳,抱着她回家。看到孩子不再哭闹,平静入睡,他们才松了口气。

琳琳是个心思特别细腻的孩子。有一次,郭华想带琳琳外出乘凉,王可看到郭华脚上穿的拖鞋有些破了,便叫她把这双扔了,换一双。或许是说话的声音有些响,琳琳以为阿公发脾气骂阿婆,她害怕地抱着阿婆大哭起来。王可赶忙又是解释又是安慰,这才让孩子放下心来。王可和郭华欣慰地感觉到,琳琳也早已把他们俩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再难也要保证孩子的学习

2000年对于琳琳来说是悲痛的。那一年,琳琳的妈妈发生了车祸,在医院昏迷了一周,琳琳和哥哥在病床前不停呼唤,依然没有将她唤醒。妈妈去了天堂,琳琳很悲伤,对于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来说,生离死别来得实在太早。从那以后,王可和郭华在对琳琳的照顾上更加无微不至。他们对自己的孙子和外孙说,姐姐没有妈妈了,你们要多让让她。

幼儿园毕业后,王可为琳琳安排好了小学。可是,琳琳的爸爸提出要将琳琳接回去,交给离店不远的一位老师托管。琳琳很听话,虽然百般不舍,但还是跟着爸爸走了。每周五放学后,琳琳就会回阿公、阿婆家住两天。周一的早上,王可再把她送去上学。

虽然不住在一起,但只要有事,琳琳一定会打电话给阿公阿婆商量。琳琳平常穿的衣服,王可和郭华都会为她买好,遇到春游、秋游,所有的零食都是他们准备的。有时学校需要付兴趣班的费用,琳琳爸爸一时凑不出钱,王可夫妇就自掏腰包,

5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琳琳要上中学了。初二那年,琳琳的爸爸将她送到了江苏老家,暂住在亲戚家里。琳琳很不习惯,她思念上海的阿公、阿婆,隔三岔五就打电话给王可和郭华。她在电话里哭着说,阿公,我要回来,我要跟你们在一起。

夫妇俩听了心痛不已,他们找到琳琳的爸爸,对他说,不要再让孩子待在老家了,让她回上海吧,读书的事情我们来管,一切学费以外的费用,都由我们来出。

当时,琳琳的爸爸在生意上遇到变故,生活较为窘迫,知道王可夫妇愿意收留女儿,他当然是万分感激。琳琳回到上海后,再次住进了王可家。王可还给她安排了转学,一切都井井有条。在学校里,琳琳遇到一位非常好的数学老师,老师十分看重琳琳,希望她能进一步提高。于是,放学后,琳琳便去老师那里补习。巧的是,这位老师曾经是王可女儿的老同事,知道这件事后,老师决定免费帮琳琳补习,不收补课费。王可时常让琳琳带点礼品给老师,向她表示感谢。

初中毕业后,琳琳面临着择校的问题。她品学兼优,学校的老师说,按照她的成绩进入区重点高中完全没问题。但是,按照政策,考上海的高中,必须要有上海本地户口。琳琳没有上海户口,只能被高中拒之门外。王可急了,他不想看到琳琳伤心,不想让她那么长时间的努力白费,他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户口问题最终还是没能解决,琳琳只能选择上职校。琳琳心情失落,但她平静地接受了事实,而且依然十分努力,考进职校的成绩是那一届的第二名。

阿公阿婆变成了太公太婆

琳琳在职校里选的是她喜欢的动漫专业。她发愤图强,连续两年拿到了市级奖学金,王可夫妇高兴极了,此时他们都已步入老年,只有退休工资收入,但他们还是竭尽全力,满足琳琳在学习生活上的一切要求。

2010年,学校组织学生去黄山写生。那天放学回家后,琳琳闷闷不乐。郭华问了许久,她才吞吞吐吐地说,她特别想去参加,但报名费要1000元,她觉得太贵。郭华对琳琳说,只要你喜欢,就去做,钱的问题不用担心。王可夫妇平时省吃俭用,但只要琳琳需要用钱,无论多少,他们从来都不会犹豫。那次写生,琳琳特别开心,当时的画作,她一直珍藏着,阿公阿婆对她的恩情,她也一直默默记在心里。

上海世博会期间,琳琳在学校举办的绘画宣传活动上获得了奖金,虽然只有二十多元,但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劳动所得。琳琳将钱交给王可夫妇,让他们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踏入工作岗位后,琳琳也一直念着阿公、阿婆的好。休息天,她就会带两位老人出去旅游,吃的和住的都是她来买单。到了阿公、阿婆生日,琳琳会给他们买礼物,只要他们开心,她就开心。琳琳还提出要给阿公阿婆每月补贴点钱,郭华执意不要,她说:“你自己存着,今后有用的。”

转眼,琳琳已经是大姑娘了,但在王可夫妇的眼里,她依然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每天晚上,他们总是会帮琳琳打开电热毯,把被窝事先焐热;夜深了,如果琳琳没回来,他们就会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怎么也睡不着;早餐他们总是变着各种花样给琳琳做,如果琳琳来不及吃,他们就会把事先准备的水果、酸奶、零食塞在她的包里,让她带着路上吃。他们一直都是最宝贝琳琳的阿公阿婆。

不久,琳琳恋爱了,对象是她在工作中认识的,人很憨厚老实。琳琳说,她不在乎对方是不是有钱,但如果要跟她在一起,就必须答应一个条件:今后要对阿公阿婆好,要照顾阿公阿婆。

婚礼在琳琳的老家举行,时间定在2017年的11月。琳琳想让王可和郭华作为最亲的人,上台说说话,但低调的夫妇俩婉言谢绝了。他们只是坐在台下,默默地看着琳琳的笑脸,满真心替她感到高兴,祝福她。

婚后,琳琳搬到了自己的小家,不过,她还是每天记得与阿公阿婆通电话,叮嘱他们当心身体。后来,琳琳怀孕了,她有些紧张。郭华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她传授经验,安慰她。

临产前一周,琳琳住回了阿公阿婆家,只有住回娘家才能让她安心。生产前一夜,王可夫妇不顾劳累,将琳琳送去医院,把所有事务都安頓好后,他们才放心回去。郭华还细心地为琳琳准备好了宝宝要用的一切物品。

宝宝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男孩,胖乎乎的,跟琳琳小时候很像。王可和郭华升级成为太公和太婆,他们乐得合不拢嘴。当了妈妈之后,琳琳希望自我突破一下,她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在松江大学城开了一家小店,专卖与动漫有关的小玩意儿,这样她一直以来的动漫梦想得以实现。

松江离市区比较远,但只要有空,玲玲就会和先生一起带着宝宝回去探望王可夫妇。老夫妇俩想琳琳了,也会带着各种好吃的,倒好几趟地铁,去松江看琳琳。二十多年的缘分,让他们不分彼此,成为了一家人。两位老人从没有想过要琳琳给他们什么回报,他们总是叮嘱琳琳,别为阿公阿婆花钱,我们什么都不缺。他们的心愿也始终只有一个,希望琳琳过得好,过得幸福。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阿公琳琳阿婆
傍晚
阿公的天琴
牙印之谜
小镇阿婆茶
阿婆
重阳糕送阿婆
树叶哭了
阿公和烟
只是点点头
只是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