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会商圈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体系的探索

2019-05-16刘晓音

科技经济市场 2019年3期
关键词:跨专业实训教学

刘晓音

摘 要:本文以企业产业链理论为前提,以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实训动员、团队组建、岗位竞聘作为课程导入方式,全面设计财会商圈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体系,并把实训场地和教学团队作为保障措施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财会商圈;跨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体系

1 财会商圈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简介

财会商圈是一款跨行业的综合性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仿真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建安企业、电商企业、服务业企业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以产业链为主线反映出现代商业社会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典型商业模式,使学生能够从多维度的视角宏观地看待整个产业链以及企业内部跨部门的业务流程。

同时,财会商圈将出纳实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审计、人力行政管理、进销存管理、生产管理、银行实务、外贸实务等专业,通过不同的业务模型,将企业与外部服务机构如税务、银行、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计师事务所、公安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机地联系起来,模拟生动的职业场景,似乎是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2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2.1 以企业产业链理论为前提

平台利用3D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出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从多个维度将其剖析展现在学生面前,打破了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它带来的不再只是机械填鸭式的答题,是通过仿真场景、清晰的流程图、体系化的经济业务,让学生们能够从宏观层面上认识从整个产业链中不同行业的企业到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运作模式,以及财务部门各岗位的协同工作流程,并且借助虚拟仿真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中针对岗位实习,针对流程实习、针对任务实习,针对“问题解决”能力实习。系统化的教学框架同时融合了《基础会计》《出纳实务》《涉税实操 》《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审计》《预算会计》《财务管理》《企业进销存、生产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多门课程。

2.2 以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手段

课程教学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虚拟仿真环境中,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开展多岗位角色扮演、体验企业注册、内部流程运营、外部企业合作、事业单位合作等活动。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生还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市場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商业运营能力、管理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3 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本课程从多维度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整个产业链以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环境、内部控制、角色分工、工作互动和沟通管理技能。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会计专业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和技能、管理技能和沟通技巧,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课程类型和内容、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升研究平台、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经管类专业人才。

3 教学过程体系设计建议

3.1 团队组建

团队组建主要包括培训动员、团队组建、岗位竞聘三个任务。

(一)培训动员。教师引入案例,让学生了解现阶段的就业情况,明确我们培训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虚拟的商业环境,让学生了解虚拟商业社会中存在哪些类型的公司,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和业务

流程。

(二)组建团队。学生自由组建团队,一般7-9人为宜,组内成员,集思广益,确定公司的名称,LOGO,宣传语,经营范围等,制作海报。通过团队的组建,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岗位竞聘。该环节通过引入沙盘小游戏,为各组分配同等金额的运营资金,组内成员进行广告投入、厂房租赁、生产线购入,原材料采购,承接订单等环节,模拟经营一个期间的业务。经营期结束之后,进行业绩的核算,进行组间评比。通过游戏环节,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竞聘CE0、CFO、COO三个岗位。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竞争的平台,让学生通过演讲比赛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领导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任务,加上平台提供的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办公场地、工作台、员工卡等),让学生快速实现对员工身份的转变,产生离开校园进入工作场所的感官体验,为下一步完成企业模拟的经济商务活动打下基础。

3.2 课程实施

(一)基本能力训练

本平台提供了一套全真的单据库系统,系统涵盖银行类、发票类、收据类、合同类、固定资产类、存货类、成本类、外贸类、税务类、审计类等会计实务常见表单,共计200余张。

学生初入职场,对于流程性技能的掌握程度往往重于理论知识的储备。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理想岗位并非全部是财务类的,有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往往会选择别的就业岗位,比如销售员、采购员、银行职员,或者成为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等等。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各类实务工作的流程,各种业务的办理流程,我们依托平台提供的单据库,为学生开设按岗位设置的业务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训练学生的票据索取技能和各类单据的填写规范,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掌握实务工作的流程。

(二)单人单岗位实训

通过前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经熟悉系统中各项功能的设置,并且已经掌握各类工作的流程。因此,在第二阶段,我们为学生开设手工帐模块,该模块涵盖160个经济业务,以日常业务、购销业务、往来业务、涉税业务、成本核算、期末业务等6个业务作为向导,针对学生的进度,分阶段开设权限,让学生练习企业设立、销售、委托、采购、加工、配送、支付、审计、纳税申报、成本核算、外贸业务、出纳实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流程。学生可以体验不同行业企业管理的实际步骤和流程。

(三)多人团队实训

平台涵盖12家企业、65个企业实习岗位、7个金融和行政服务机构岗位。我们以加旺电器有限公司作为主导,将该企业一个月中发生的典型业务挑选出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岗位角色,通过3D仿真场景、清晰的流程图、体系化的业务,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正确进行任务程序的运行,熟练掌握企业岗位的工作事项,减少未来实际工作的错误。通过多人协作的方式,学生可以从宏观层面了解企业内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企业运作模式,以及财务各岗位的协调工作流程。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验收学生的实训成果,学生的宣传海报、手工原始单据填制、记账凭证填写、账簿的填列等等;另一方面,根据前期开设的模块,设置相应的权重,进行科学合理的成绩计算。

4 实训实施保障

4.1 实训场地的配套

实训场地设施的配套,是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尤其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来说,实训场地建设,实验教学硬件设备的充足和软件产品的多样化,显得至关重要。

4.2 教学团队的组建

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我们不能单纯地传播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也不能一味地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今,高校教师的来源一方面多为“校门-校门”,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而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比如时间、成本等,学校又很难聘请到具有企业实务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是一直存在的矛盾。

对于此类课程,需要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因此,在队伍组建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资源的最优配置,充分考虑教师的自身优势,合理组建教学团队。

此外,学校应该引导教师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校教师与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完美融合,促进发展能力与潜能的有机结合。为教师多提供一些去企业进行实践的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專业能力、理论知识传授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促进高校特色内涵的发展,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

5 结论

在实训教学中,要充分借助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主修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创新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工作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及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为社会培养出强能力、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跨专业实训教学
中韩合作办学中跨专业学生的韩语教学探索
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环境监测实训教学模式
基于MOOC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模式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分析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