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在集团中的应用

2019-05-15周颖

市场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业绩评价全面预算管理

周颖

摘要:在集团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掌控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提升全局战略管理能力,对于促进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深远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所涉及的领域众多,企业通过资本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筹资、投资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考核、控制等手段,确保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和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集团经营管理的重要战略机制。全面预算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企业战略目标为起点,按照企业内部的控制层级逐层进行分解和落实,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各层级管理者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绩效管理的完善性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准确详实的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是构成企业综合价值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正常运作、深化发展的有效工具。在企业的发展中应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才能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防范经营风险、提升集团整体战略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围绕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在集团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活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应用的方式

企业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财务管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财务管理是通过量化的数据形式反映企业的盈亏情况,根据财务数据分析及时调整企业的运行方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集团管理应重视的主要任务就是财务管理,而其中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是在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前瞻性及全局性的预算计划,通过事前预测经营情况、事中控制发展方向、事后进行监管,确保企业预算计划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现的是预算管理的落实情况,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业绩考核机制将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有效激励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集团管理沿着既定战略方向健康发展的良性驱动力,有助于提高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结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内涵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基于企业在战略目标的领导下,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充分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及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所具有的特征是全员、全过程、全部门,通过对企业发展中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的预测分析,确定经营活动的发展前景,帮助企业制订应对计划,把握市场机遇,提高经营活动落实的可行。在经营活动发展阶段,通过对整个过程的控制,使各项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目标有序进行,时时通过监管保障经营活动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其涉及的方面很多,掌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成员,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在于对企业发展未来经营活动加以计划,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企業内部运行的高效性,通过对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考核、各部门协调等,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及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所具有的条件

在集团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持,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发展中需要涉及一些方面:第一,决策者的支持。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经营活动的实施由决策者决定,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发展战略总体部署包括企业人员的分布、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的管理行为,这其中需要管理者的高度支持与参与,才能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现。第二,数据和信息的支持。在集团公司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应提供相应的数据和信息的支持。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很多,像财务数据、企业经营数据、订单详情、人员数量等,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总结,运用运营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等方式进行综合管理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因此,在集团公司的发展中应重视企业数据的保存。第三,制度支持。集团公司内部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这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依据及后盾,制度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所涉及的方面众多,缺乏相关制度的支持,不便于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第四,行动上支持。全面预算架构体系的建立更为符合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不按照既定计划实施,难以保障绩效目标的实行。所以,集团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管理流程,健全监督机制,科学考核,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

(三)业绩评价的内涵

业绩评价是在企业的发展中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具有判断、预测、导向和管理的功能,能够使企业发现其在盈利能力,资本运营,债务状况,基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运作。业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业绩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基于企业自身业绩考核工作而来的,其通过内部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结合有关标准设定相关评价指数,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于评价任务进行的执行管理,通过项目化的评价体系,实现对评价结果的有效获取。企业通过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来贯彻战略意图,引导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达成战略目标的一致性。通过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搭建战略远景和战略目标的桥梁,使企业的战略意图获得具体化的导向支持,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管理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是连接企业战略和执行力的关键枢纽,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是企业保持与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环节。

构建基于战略的业绩评价体系,有效衡量企业及管理者的业绩,通过绩效评价实施企业的战略管理,并据此强化核心和长期竞争优势,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应用中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战略管理手段,能够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及优化配置,促进企业经营状况的持续改善,从而提高集团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应重视全面预算管理所具有的价值,这样才能有利于强化内部管理,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战略发展中全面预算管理掌控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贯穿于企业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为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导向支持。同时,预算绩效管理也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规范财政运行秩序的重要保证。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科学地对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及财务成果等情况进行预测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对整合企业资源、连接集团公司各部门、发挥协同效应,优化公司的成本管理模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工具是现阶段加强集团集中管控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对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集团中应用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掌控集团公司的经营活动及人员架构,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的高效运作,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实现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规划。集团公司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掌控公司的各个环节,在运行的过程中有利于减少成本的投入,控制公司的开支,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动态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整体价值评估。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有利于促进集团公司的决策和规划企业发展的方向,使各部门更好地配合实现战略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制定绩效目标可以及时掌握集团公司的运行状况,通过绩效考核有利于查找出现问题环节并提出应对解决方案,提高集团公司的运行效率,提升企业的战略执行力。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整合企业资源的主要方式,它能有效连接集团企业各部门,增强企业凝聚力,改善粗放式成本管理模式,从而降低成本,有效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水平。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能使企业管理者的职能逐渐集中。于对资源的长远规划与对下级的绩效考核上,使企业内部的层级制从“形式”转变为“实质”。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明确并量化公司的经营目标、规范企业的管理控制、落实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明确各级责权、考核依据,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有效保证,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业绩评价是依据绩效管理,通过企业与部门、部门与员工之间达成的绩效考核目标的履行、双向互动沟通及评价而进行的管理。在业绩管理体系中,业绩评价是其核心的内容之一,它为业绩计划、业绩沟通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对员工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管理的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加强预算控制和资金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与监督功能,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不仅在管理和目标上相一致,在实践中也能够实现作用互补。因此,为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整体性的发展,则必须逐步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评价的有效结合。

在集团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预算考核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发挥着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集团公司的预期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更有利于企业实行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有效的奖惩机制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全员的参与,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目标,体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预算管理的跟进与后期发展具有明确的掌控力。就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来看,其不仅包括全员参与的内容,还需要对管理过程进行全覆盖并及时全程跟踪,在控制过程的基础上对预算进行全方位的管控,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组成一个统一的责任共同体,这都归功于预算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了经营者和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形成公司及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主要来源是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也是整個绩效管理的基础,以预算为基础结合绩效管理,帮助各部门以及员工能够对自己的绩效任务有明确的认识,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具有科学的目标,最后促进企业活动能够更好地朝着战略方向前进。企业的战略管理、预算考核和业绩评价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只有通过高效互动,使之真正形成闭环管理,企业才可能达成其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在此过程中,预算考核正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博弈理论分析经营者与员工在基于业绩评价的激励框架下的互动关系,得出分析结论,进而指导企业进行业绩评价系统、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建设。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认识到预算考核与业绩评价的意义,才能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对于经济活动掌控的作用。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逐步完善OER考核体系,对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形成企业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模式,确保公司顺利完成制定的各项计划,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活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四、全面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业的高度协调、战略的有效贯彻、经营效益的稳健提升和价值的持续增长。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应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推行预算管理自主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组织构架与职责;大力推进预算管理,细化财务管理控制;建立完善的统筹规划。在集团公司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应和集团的总体战略相协调,在集团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实行全面预算,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力,使集团公司的目标和下属企业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应建立合理的全面预算考评体系,强化考评与激励机制。在集团公司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应重视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的利益,为避免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与子公司局部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冲突,通过制订协调解决方案,统一战略目标;优化治理结构;贯穿融通,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企业集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绩效目标实行后的评价报告各个环节应重视,存在问题的部门应及时调整,以便于促进经营活动的有序发展;从制度管理上重视评价报告,避免评价报告出现形式化,影响集团的发展。预算管理机制是否落实,如果由于落实不到位导致预算与执行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企业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需要加大监督与执行力度;其次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发现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企业管理体制提供参考。

结语: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企业发展中应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因此,集团公司应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其发展。通过对绩效目标考核、评价,有利于企业实行高效的奖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旭. 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在集团中的应用[J]. 现代商业, 2016(2):138-139.

[2].黄平. 全面预算管理在A集团公司的应用研究[D]. 2016.

[3].魏涛. 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应用——以A公司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2):230-232.

[4].何雅羚.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浙江A能源公司为例[D]. 2016.

猜你喜欢

业绩评价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EVA的业绩评价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国外碳财务相关研究回顾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民营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问题探讨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