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政策研究与展望

2019-05-15余进

市场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非标资管理财产品

摘要:本报告梳理了理财新政下商业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从事理财业务的优势,并对新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希望能为中小银行在新规则下更好地开展理财业务提供参考。

关键字:理财业务;理财子公司;政策

一、银行理财业务政策环境梳理

2018年是资管行业新政密集出台的一年,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以及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商业银行从事理财业务面临系列新变化。从展业方式看,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尽管未来商业银行仍可通过内设部门开展理财业务,但通过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的优势十分明显。

1. 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投向更广,通道成本将明显下降

一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只能通过投资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这意味着,理财子公司对通道尤其对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和公募基金专户等通道的需求下降,通道成本将下降,且因可以投资非标,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投向事实上比公募基金更广(公募基金不可投非标),产品竞争力因此上升。

二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仍需借助通道,但理财子公司产品投资仅部分需要通道,且理财子公司取消了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余额不得超过总资产4%的限制,仅要求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据测算,当银行理财产品的净资产规模超过银行总资产规模的11.4%时,限制银行理财投资非标额度的指标就不再是35%而是4%,而目前,多数股份制银行以及主要城商行的理财产品总规模都超过了银行总资产规模的11.4%。可以看出,取消“不超过总资产4%”的限制后,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的额度将得到放宽(但需要满足期限不错配的要求)。

三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但理财子公司没有该限制,意味着理财子公司可以投资同业理财。

2. 产品发行限制更少,目标客户群范围更大

一是商业银行不可发行分级产品,而理财子公司可以发行分级产品(但自有资金不得投资于分级理财产品的劣后级份额),这意味着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设计更灵活,可以给予客户更丰富的产品选择,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要。二是理财子公司可以将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投资于本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这意味着理财子公司可以发行发起式理财产品,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进一步引导产品向“代客理财、打破刚兑”转型。

3. 产品销售限制更少,竞争优势更明显

一是商业银行公募理财的销售起点为1万元人民币,而理财子公司不设销售起点,销售门槛降低,将有利于获取更广泛的客户层。二是商业银行只能通过本行网点、本行电子渠道、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理财产品,且首次购买需要临柜面签,而理财子公司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代销,也不需要首次临柜面签,这意味着通过理财子公司展业对网点渠道的依赖将大幅下降。此外,城商行通过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还可突破经营地域限制。

4. 其他监管要求也相对更少

信息披露方面,商业银行从事理财业务要求披露半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同时对公募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有系列要求,而理财子公司仅要求披露年报,且對公募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暂没有明文要求。

二、理财新规实行后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分析

1.中小型银行的理财业务将出现明显分化

理财新规下,未来中小型银行的理财业务将出现明显分化。由于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投向限制更少、对通道的依赖更小,销售渠道以及区域更广、产品销售起点更低,其设立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然而,许多资产规模较小的中小型银行没有能力设立理财子公司,而受政策限制,其未来发行的理财产品将不够具竞争力,且销售拓展也受到网点限制,因此这些银行的理财业务将逐渐被边缘化,最终整体经营发展都将受到限制。有能力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型银行,业务可以突破网点甚至是经营地的限制,加上购买门槛低、不设起投点等因素,这些银行的理财业务得以以轻资产方式走向更广阔的县域市场,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客户群,由此带动县域零售业务突破发展瓶颈,并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2.理财新规可能进一步缓解银行揽储压力

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现有资管市场,蚕食资管公司、基金、券商的市场份额,对公募基金尤其是货币基金产生明显的冲击。受惠于此,母行也将从资金沉淀、交叉销售等方面享受到一定的红利。此外,随着过渡期结束,银行预期收益型产品退出市场,保守型的投资者的资金预计将回归银行表内存款,缓解银行业目前广泛存在的揽储压力。

3.成立理财子公司将给中小型银行带来较大的利润下滑压力

母行从事理财业务不占用资本,但理财子公司设立需要实缴最少10亿资本金。以一个资产在5000亿左右、资本充足率在12.5%左右的银行为例,要维持资本充足率,每减少10亿资本金,大约就需要减少约80亿贷款,而以净息差2.5%计算,意味着设立理财子公司将会减少约2亿元的利息净收入。可见,对中小型银行而言,从短期来看,设立理财子公司将给母行带来较大的盈利下滑压力。

4.人才争夺趋白热化,中小型银行将面临人才难题

如果设立理财子公司,预计业内将以银行内设资管部门的业务和人员进行平移为主要方式。但银行内设部门向子公司转变将面临很大的挑战。资管部门需要做投后管理,处理存量业务,还要面对监管转型等工作,还要投入资源研发符合新规和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加上子公司筹建工作以及子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的重塑等,现有团队很难兼顾如此巨量的工作,招兵买马补充人才成为各行的当务之急。目前已有26家商业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可以想见,未来各子公司对人才的争夺也将白热化。目前猎头在招的量化、固收、衍生品交易等条线的高管岗位薪酬在100-200万之间,而银行系金融机构的薪资与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比相对较低,对于许多受到监管和制度约束的中小型银行而言,更是很难开出如此高价招揽团队。此外,由于大部分中小行的主要经营地位于欠发达地区,有部分中小型银行的总行甚至位于四、五线城市,如果在主要业务经营地设立理财子公司,可能较难吸引高端人才,而在一、二线城市设立理财子公司,又会在高昂的人力成本的基础上付出较高的房租成本,同时母行与子公司之间的沟通成本也会上升。显然,人才缺口将成为中小型银行未来组建理财子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

5.资金池模式无以为继,投研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从竞争优势看,银行在固收类产品上已有多年的管理经验,且还有天然的政策优势(如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可T+0、赎回额度充足等),对非标资产、债权类资产投资经验丰富,未来将蚕食部分券商、基金公司的市场份额。不过,银行在权益类资产方面的投资经验欠缺,尤其是股票类投资,需要完善的估值、波动率管理体系和风控机制,未来理财子公司在此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政策环境看,理财新规已对商业银行的理财转型设置了过渡期,要求2021年开始商业银行不得再发行预期收益率产品。新规之下,无论是否设立理财子公司,各商业银行都将不得不摈弃以往的刚性兑付和资金池模式,投研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轩千.灵活投资成银行理财子公司优势.上海金融报.

[2]张琼斯.理财子公司办法落地—22万亿元银行理财重塑.上海证券报,2018-12-03.

[3]苏长春,宇阳理.财子公司狼来了,公募基金如何应敌.北京商报,2018-12-06.

[4]张末冬.管理办法出台为银行理财转型打开大门,金融时报,2018-12-04.

作者简介:

余进(1986年—)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金融行业研究、金融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非标资管理财产品
非标设备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基于BP与GA对非标部件结构对比研究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非标压力容器报价快速估算方法探讨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非标项目外协采购加权综合打分法实践研究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