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2019-05-15詹丽清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摘要】学科德育教育是一种综合实践教学方法,它具有关联性、多样性、适应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学科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两部分进行探究,以达到弥补学科德育渗透实践中的缺失,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学科德育渗透;教学实践;对策要点

【作者简介】詹丽清(1970.03-),女,广东肇庆广宁人,汉族,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教育局教研室,本科,英语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

引言

学科德育渗透,是指在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德、智、美等内容融合其中,从而实现增强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目标。随着学科德育渗透实践范围逐步拓展,传统的实践方法中逐步暴露出方法、理念等方面的不足,由此,关于学科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分析,就成为深入推进该种教学实践的前提条件。

一、学科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科德育渗透实践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可归纳为:

1.学科德育渗透浅层化。部分教师认为,学科德育渗透过程,仅仅是德育教育内容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的表现,因而,实际开展教学时并不会重视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方法,致使学科德育渗透效果不佳。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不能从学生发展的整体角度上看待问题,导致学科德育渗透内容局部化转变,学科德育渗透实践效果甚微。

2.学科德育渗透形式单一。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积累的过程。但从学科德育素养渗透實践的具体情况来说,教师往往采取问题引导分析法、直接说教法两种策略进行引导。但过于单一的学科德育渗透实践形式,会造成学科教学课堂模式化,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成长。

3.学科德育渗透主动性较差。国内学科德育渗透的实践过程,多是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顺向引导。虽然该种学科德育渗透方式也能够起到诱导的效果,但由于学生始终缺乏主动探索能力,学科渗透启发的效果自然较差。

二、解决学科德育渗透问题的对策

1.加强学科德育渗透深化引导。

(1)深化方法。解决当前学科德育渗透浅层化的方法是实行强化引导,辅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实践认知观。其一,结合新课标教学改革相关理论,深化教师对学科德育渗透价值的分析。其二,辅助教师突破学科研究限制,结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明确学科德育渗透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2)实践探究。如,某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渗透实践期间,教师一方面结合学科知识框架图,将德育渗透内容巧妙的融合到学科知识延伸层次中。另一方面,教师也结合《新课标教学改革纲要》、《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资料,对学科德育渗透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制定以学生成长为基础的教学方案。此外,该教师还在每一次学科德育渗透实践后进行自我反思,对自身教学实践效果进行探索。

以上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渗透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不断增强自身职业素养,深入解读新课改教学目标等方法,弥补自身实践认知短浅、学科德育渗透探究不够的问题。同时,以教学后反思、教学视角拓展延伸的方法,纠正实践教学视角错误,实践教学思路偏差的问题。教师该种认知视角的变革将为新一轮学科德育渗透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引导。

2.拓展学科德育渗透实践形式。

(1)学科拓展。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良性开展,与教师实践教学方法多元化变革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实践教学期间,应尽量多元的变革学科德育渗透的开展形式,避免学生审美疲劳。同时,多样的学科德育渗透形式,也可以启发学生以多样视角分析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路。

(2)实践探究。如,某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期间,首先让学生观看与本节课相关的德育小视频,并以新知识的导入问题讨论方式对视频进行初步探究。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多次运用“……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品德?”的疑问语句与学生共同思考问题。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新知识进行总结,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本节课知识的引申内容,又再次对其中包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总结。

以上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分别在课程导入部分、新课讲授部分、课堂拓展延伸三部分进行了德育融合,且这三次分别运用了视频展示法、启发诱导法、德育知识思考引导法开展教学。教师在学科授课期间,巧妙的的运用三种方法串联学科知识与德育内容,使课堂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教学实践思路清晰、明了,本节课的授课效果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3.创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科德育渗透环境。创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科德育渗透环境,是学生德育认知从基础感知向着辩证分析趋向转变的体现,教师实践教学期间,应做到诱导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开展。

如,某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期间,首先结合学科内容为学生渗透诚实、善良、创新、保护等品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取向;其次,教师以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结合刚刚学习到的内容讨论问题,并说一说自己在未来要如何去做?学生回答问题时分别提到了从思想、行为两大方面进行德育提升。

该教师的学科德育渗透过程,首先实行正确德育趋向的方向引导,其次指导学生自主感悟和理解德育内容。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期间,逐步从被动性德育思想引导,到拥有自己的价值观过渡。

三、结论

综上所述,学科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是新课标教学改革方法创新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加强学科德育渗透深化引导、拓展学科德育渗透实践形式、创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科德育渗透环境,解决学科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因此,文章的探究结果将为国内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钟春华.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