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利用新媒体提高教育质量的分析

2019-05-15杨佳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模式新媒体

杨佳欣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教育行业也获得了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通过教学环节数字化、增强学习开放性、师生沟通友好化以及交流和创新几个方面分析了利用新媒体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使新媒体在教育领域发挥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教育质量 数字化 模式

引言

现阶段,教学模式与实际情况的不平衡使人们开始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而随着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发展,教育领域也获得了创新和进步。如何解决当前教育中的问题,选择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推动教学的稳定发展,转变传统守旧的教学思路也成了教育領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环节数字化

数字化即是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构建的现代化信息平台拓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缺少主体地位,单纯的理论灌输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而后新课程的推进强调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地位,PPT课件也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课件教学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单一的文字和图片已经使学生形成审美疲劳,而且课堂以抄写课件上的重难点为主,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1]。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一线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因此对课件的使用率较低,这也导致了教学现状与新课程中多媒体技术的提倡原则不平衡的现象发生。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僵局,给信息化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其中被广泛关注和应用的有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三种,也是最符合目前现状要求的教学模式。慕课即是打破传统教学的人数限制,以大规模教学平台为主,实现网上交流和学习的教学模式;微课是以短视频为教学媒介,整合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突出了教学的时效性和科学性;翻转课堂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规律,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学习并反馈知识渗透情况,教师针对反馈情况设计教学方案,使课堂侧重点更加明确。

二、增强学习开放性

新媒体可以通过检索浏览功能轻松获取海量资源,这也提高了学习的开放度。传统的教学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容易出现焦虑、厌烦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新媒体与教学的结合可以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利用多媒体平台轻松获取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意识都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新媒体还能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教学需求。众所周知,课堂中的教学属于一对多形式,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照顾周全,并且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个体,也就是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出现分层现象,一些基础差或者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很容易在教学进度不改变的情况性丧失自信心,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新媒体技术可以将课堂搬到学生的电脑、pad或手机中,打破了以往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局限,随时随地能展开学习。并且慕课、微课及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视频可以反复播放观看,对于难点和疑点部分也可暂停或慢放,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和渗透。而新媒体中的海量学习资源也能使学生获取到很多实用性强的课外知识,有助于开拓眼界,提高个人素养。

三、师生沟通友好化

传统的教学环节,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传授,其教学水平也成了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新媒体环境下教学途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资源自觉获取知识,再提出遗留问题与教师共用解决,教师发挥其引导和解惑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这种自主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和友好化发展。

著名教育学者曾提出,微课是以流媒体为基础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以学生的角度为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主体。传统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加之应试理念深入人心,致使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是权威且疏离的,新媒体是构建师生友好关系的桥梁,教师要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在反馈中获取信息,为以后教学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要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及时改正、共同进步。

四、有助于交流和创新

新媒体为资源的共享带来了便利条件,交流互动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师生的交流可以反映出一些教学问题,在制定解决对策时也更有针对性。比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落后以及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等等。完善评价机制也是实现新媒体在教学中高效应用的一种形式,以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例。师生评价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的评价,有利于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也能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生生评价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这种模式有助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自评能及时发现自身缺陷,避免以后学习中再出现类似问题,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2]。

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技术能够确保教学的时效性,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方式,推动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还能有助于学习资源的交流和创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有利亦有弊,教师和学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识力,使新媒体与教学有效结合,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教学的最大化利用。

参考文献

[1]段胜峰.新媒体教育技术的生态取向: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05):96-101.

[2]陈悦铭.新媒体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D].湖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模式新媒体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永续债券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