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2019-05-15袁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读写结合

袁林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為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与重要构成部分,阅读不仅需要每一名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都能够充分的秉承读与写融合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爱好、兴趣以及认知规律的同时来实现整个阅读教学的优化。真正的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这一教学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读与写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更是为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发展的空间与渠道。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环节中,都应当时刻强调对于读与写的综合引导和应用,在建立完善的读与写联合体的同时来对整个的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和安排,最终实现小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完善,为后续发展奠定夯实基础与保障。

一、通过对优秀的词句积累实现写作的丰富

作为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载体,语言能够将人们的思想与感悟进行淋淋尽致的展示。而写作则是通过对人类思想、智力、认知、学识、能力等多角度的整合,来融入丰富的语言材料作为支撑。而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则是更加强调了对语言的感悟、积累与运用。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更是要引导广大小学生,展开阅读大量名著、名言、警句的基础上来进行大量的写作储备,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完美融合,最终实现感悟的积累与体验的理解,为提升整体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打下夯实基础。

例如在散文《草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孩子们将文章中的一些优美的语句进行摘抄,同时结合个人的理解和实际生活经验,来进行相关语句的改写、扩写与仿写,相信在这种读与写的教学理念中,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认知上的提升,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多元化训练与进步。

二、强调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很多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以大量的阅读作为成长基础的,这不仅是由于孩子们能够透过看似简单的书、本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利用一种感同身受的认知来激发起思想与灵魂上的共鸣。特别是对于一些贴近生活的文章的阅读,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展示、活灵活现的形象表达、各种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都能够为小学生的发展和写作能力提升提供源泉。相信在这种教学理念与环境的引导下,学生们不仅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来实现整个情感的升华,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引导他们感受到阅读和写作的双重快感,为后续的综合语文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保障。

例如在进行《春天的脚步》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作者对于春天的描写不仅能够激发其学生深刻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将春意盎然的那种喜悦体验进行淋淋尽致的书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近距离阅读后,都产生一种主动写作的欲望。在这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不妨通过对教学时间的有效安排来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将这个季节的美好进行书面抒发,将这次难得的体验融入到笔端、纸上,写出一篇优美、感人而又生动的文章而努力。与此同时,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与作用下,学生们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对阅读和写作产生一种自主学习精神,化被动被主动、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三、通过竞争精神对读与写能力进行提升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由于心理年龄以及生理年龄等诸多影响,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个人的成功体验,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好胜心理”,通过举办各种读与写相融合的竞赛来鼓励他们能够将个人语文综合素养进行深度挖掘,以此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通过融入一定口语的交际和联系,来为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写作水平进行基础保障,特别是要结合一些近期社会上的热点话题、热门主题来进行分析与表达,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来对某一个实物、某一篇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最终实现整个文本内涵的把控和理解。例如在完成《唐山大地震》的学习后,教师便可以通过邀请学生们口述表达个人对于地震的认知,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深度挖掘,在寻找到一定避震知识渗透的同时引导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纸与笔,来对各种灾害的自我保护进行记录,以此来形成一片完整的说明文。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学生对于各种自然知识、语文知识、急救知识不仅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同时也能够从本质上激发其内在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对资料的收集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学会对个人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展现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综合语文修养的完善。

四、结合多媒体教学实现读与写的渗透

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环境,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更是要秉承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实现多媒体教学对读与写的广泛应用与渗透。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与写兴趣,从本质上激发他们的能力提升。例如在进行《海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来播放出大海的宽广、惊涛骇浪的险恶、海燕的执着和勇敢,结合各类的声效效果来烘托气氛,以此来让学生们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的多重刺激,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借助阅读来仿写出修辞得体的文章,最终实现对自身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突出“读写结合”的综合应用与指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为学生的认知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在通过对优秀的词句积累、阅读中情感体验、竞争精神下的读与写能力以及多媒体等教学等手段的高度融合来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愿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都能够在“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理念引导下,来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每一名小学生的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妍.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祖国,2018(9).

[2]江玲俐.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教育:文摘版:00287-00287.

[3]张崇海.浅谈阅读教学中仿写训练的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2):30-31.

[4]戈洁.找准读写训练点迈好习作第一步——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策略[J].教师,2018(4):68-69.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读写结合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