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战略定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访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

2019-05-14魏清源

中国科技财富 2019年4期
关键词:钢铁高质量制造业

文/魏清源

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为今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次作出强调和部署。就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产业是我国制造业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河钢集团作为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将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全国两会部署,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中流砥柱作用,推动钢铁行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

坚定不移走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产业升级和产品高端路线

于勇谈到,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行业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参与国际竞争和适应国内消费升级的情况来看,“有没有”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当前要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客户端高度决定产品端高度,只有产品端的高度才真正代表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于勇说,企业之间的终极竞争是客户端的竞争。在可预见的未来,河钢的关键词就是市场和客户,一切的工作都围绕市场和客户来展开。只有源于市场,企业才最有活力,只有源于客户,目标才最明确。特别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河钢要紧跟国家、行业的发展步伐,用执着和韧劲改变自我,成为这个时期的代表。

于勇指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端制造业越来越走向“轻资产、重集成”的运营模式,产业链的融合正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河钢正在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加大从提供钢铁产品向提供钢铁材料和工业服务解决方案转变,实现与高端制造业的无缝对接。

在家电领域,河钢已经同海尔集团成功开创了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在强化河钢深加工能力、延伸钢铁产业链条的同时,也为下游企业生产运营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提升。在汽车领域,河钢与恒大国能成功合作,将钢铁产业服务链条延伸嵌入到汽车产业链条,实现了材料供应、汽车制造两个界面的深度融合。

以客户结构的优化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河钢实现了产品结构和客户端的质的飞跃。助力十九大报告点赞的以天宫、天眼、国产大飞机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仅2018年就开发新产品240余个,11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稳居国内第一大家电板供应商和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

与强者为伍,打造最具价值工业服务平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于勇认为,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产业,能够给河钢带来实现转型升级的全新路径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于勇表示,不同的发展时期赋予企业不同的发展认识和理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模式的转变以及发展理念的提升,钢铁已经不再是简单工业产品的概念,而是汇聚了现代社会中科技、人才、创新、金融、商业模式等最活跃因素。这迫切要求我们颠覆传统认识,以钢铁为基,聚合现代社会最活跃元素,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去年四季度以来,河钢集中发力现代工业服务业:成立河钢工业、河钢供应链、河钢数字等专业公司,与华为公司、金蝶公司签约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内行业首家与西门子在增材制造领域开展合作,携手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钢研、东北大学联合组建“氢能技术与产业创新中心”,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氢能应用示范企业。

“河钢未来的走向是,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上继续发力,但也要有进有退。”于勇介绍说,河钢拥有庞大的资产和体量、高端的研发团队以及国际化领先优势,不能仅拘泥于钢铁领域,要瞄准钢铁向材料转变的高端制造领域、与钢铁有关的新兴产业。所以,“进”就是紧紧盯住行业最前端的材料,集中精力在新兴产业、增材制造、新能源等方面有作为,用世界的眼光把更多的资本和力量,投放到更有竞争力和前景的市场中去。“退”就是保留高端的技术、产品、客户,退出低端同质化竞争领域。

“未来,现代工业服务业板块将成为河钢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推进的一个全新的平台,这不仅是钢铁和客户端的对接平台,更重要的是成为河钢结构升级,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力的重要平台。”于勇说,河钢将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彻底打通通向现代工业服务的路径,实现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最具价值工业服务平台。

以开放式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扩大国际创新合作”。于勇表示,河钢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站在增强企业成长性和未来价值高度确定发展方向,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这种颠覆性的变化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转变,还需要捕捉国家和行业最前沿的技术。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在于勇看来,需要企业以更大魄力推动开放式创新,汇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加快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流。“当今世界,各类资源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公共资源,资源的价值正在由拥有者的价值变为使用者的价值。驾驭资源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是新时代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于勇说。

3月21日,河钢与中国钢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优势互补推进深入合作与协同创新,打造产学研用高效融合的钢铁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平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通过与华为公司、金蝶公司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河钢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汇集先进资源,更好地依托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数字技术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围绕打造能够汇聚全球创新要素、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平台,河钢不断深化与下游用钢行业战略客户、国际国内科研机构及一流企业的交流合作,如今,已经拥有27个协同创新平台,构筑起行业创新高地。“十三五”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专项达到15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以创新驱动发展,清洁生产技术、绿色矿山开发技术、低成本炼铁技术、自动化炼钢技术、洁净钢平台技术、钒的清洁提取和钒产品生产技术等多项绿色制造新工艺、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河钢正加快由技术创新“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猜你喜欢

钢铁高质量制造业
没了它 钢铁侠还能成为超级英雄吗?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钢铁侠”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