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策略研究

2019-05-13胡嫚嫚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核心素养

胡嫚嫚

【摘要】“概念原理”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高中新课标颁布之后,如何有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概念原理教学”备受关注,因此笔者结合概念原理知识的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策略研究,以期为化学理论实践改革提供某个角度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化学教学原理知识一、研究现状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余年,取得的成果显著,但面对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现行标准尚存在不匹配性和不适应性,亟待改革。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高素质的公民,必须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高一化学必修1中的概念原理知识具有抽象性、重要性的特点,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文献表明,不少研究者仅仅从化学概念原理或者是核心素养单方面进行研究,而缺乏在化学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概念原理教学策略研究。

二、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提出了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原理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原理

学生最开始学习化学是在初中,而化学概念原理在初高中化学都涉及到,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比较难,学生很难透彻的理解他的实质,对这部分知识及相关知识掌握的不是很清楚。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1~16周岁的学生已经处于了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学生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依赖,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但是这种水平不高还需要发展,所以学生通常还是依赖经验来学习或了解新的知识与事物。但我们知道仅仅靠经验来发展自己的认知是不科学的,要想理解新知识的本质,我们需要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来引入概念。化学概念原理首先要让学生从感性上对其有一定的认识,然后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思维。在这种情境中教学,才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情境中形成核心素养。可见,创设合理的情境对学习化学概念原理是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将实际教学中理论知识与真实生活的情境结合起来。例如,在进行“物质的量”授课时,教师以一瓶水中所含的水分子的个数的情境来导入“物质的量”的概念。首先教师拿出一瓶农夫山泉的矿泉水,提出问题。问题一:假设要知道这瓶水的质量,该怎么办?问题二:有哪位同学知道这瓶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问题三:水分子数与质量之间有联系吗?如果有,联系的桥梁是什么?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出“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又能培养学生宏观探析与微观辨识的核心素养。

2.图片展示,形成概念原理

概念形成是指学生在学习大量的具体事例中,通过抽象、概括的方式来得出这些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一种学习方式。形成概念的方式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实物图、实验展示、动画模拟等来帮助学生感知直观的事物,获得表象的认识,从而形成概念。例如在对“蒸馏”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展示海水淡化工厂的图片,从海水淡化引出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手段是蒸馏,然后再展示蒸馏装置图片,并且要具体讲解蒸馏装置的连接方法以及蒸馏时的注意事项,最后播放一个动画模拟蒸馏全过程,让学生掌握整个蒸馏过程。这样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了蒸馏这一概念。对于微观的变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宏观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角度来分析。例如在“对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进行教学时,学生有的是死记这个结论,或者不知道原因。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分组演示两种不同的溶液的导电情况,根据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溶液是否导电,如果小灯泡发光说明此溶液是电解质,如果不发光则不是。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从微观角度来说明?这样就揭示的电解质的涵义,自然而然学生对这一概念已经掌握了。因此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心,又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学习态度。

3.问题驱动,理解概念原理

化学概念原理抽象难懂,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知道死记硬背,题目变形一下,学生就不能灵活处理,没有真正理解概念原理的内涵及外延。这与我们当前提倡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相违背的。如何使学生在已经认识概念原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原理,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进而理解概念原理的实质。那么如何有效的设置驱动问题使学生在驱动问题中理解概念原理?问题驱动采用的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首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紧密联系化学知识,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过于简单或者太难,问题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不能一步到位。其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全面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最后教师还应该知道这些概念原理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原型是什么?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例如我们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问题一:初中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是什么?问题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吗,为什么?请根据以下几个方程式来分析。问题三: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是什么?问题四: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实质是什么?这样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4.对比剖析,深化概念原理

在学习化学概念原理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初中时我们就已经接触了一些化学概念,当时的认识是比较浅显,对一些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弄的不是很清楚,不能深入理解概念,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对这些知识逐渐加深,对原来的概念的认识可能会有冲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对比剖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对比,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對“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授课时,很多学生局限于初中的学习的内容,认为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才能叫氧化还原反应,此时教师可以列举几个没有氧气参加的反应,让学生对比分析这些反应分别属于哪种反应类型,是什么反应,并归纳各自的特点,这样就能弄清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够区分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反应类型。可见,对比剖析法,对一些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就能促使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学习,在深入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发展核心素养。

三、结论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以当前新课改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必修1化学概念原理知识为载体构建了“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原理→图片展示,形成概念原理→问题驱动,理解概念原理→对比剖析,深化概念原理”等教学策略,希望该策略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原理,更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磊,支瑶.化学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6,(04):46.

[2]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7,(01):66.

[3]刘菊萍.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核心素养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