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对我国当前生涯教育的启示

2019-05-13孟四清佟德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启示

孟四清 佟德强

〔摘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生涯教育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生涯教育实践沿着科学轨道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生涯教育专家克朗伯兹提出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从学校和个人角度,提出了关于生涯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生涯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3-0004-03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选课走班制的逐步实施,许多高中学校纷纷开展了对学生的学业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实践。这些实践探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生涯意识,提升生涯决策能力是有帮助的。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我国生涯教育理论的严重滞后,许多实践探索还停留在一个无序的、粗浅的起步阶段,生涯教育的基本理念、方向、内容、途径等基本问题,远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答案。在建立系统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涯教育理论之初,介绍消化吸收西方的各种生涯教育理论观点,对于我国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产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初期,由美国生涯教育专家克朗伯兹(Krumboltz)提出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并尝试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用通俗的语言阐释其对我国生涯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一个人对什么感兴趣,选定什么样的工作作为一生从事的职业,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难以预测。

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当时社会所能提供的机会以及各种学习经历。一个身材矮小的学生,不会把打排球作为自己的职业,因为先天的遗传条件明显不具备从事这个职业的条件。一个上学期间从未接触过电脑的人,不会凭空认定自己擅长电脑。而从小在发达大城市的优质学校读书、课外经常参加电脑编程小组活动、参加校外电脑编程小组比赛并获得不错成绩的学生,就很可能将来报考电子专业进行深造。

在农业和工业社会,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往往是可预期的,孩子毕业后,大部分会子承父业或国家分派工作,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必要。在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工作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愈发具有不确定性。大部分情况下,工作市场是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条件相比较于工作的机会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你报考大学前还是热门的专业,等你毕业后也许已经变成了冷门了。也许你喜欢某个专业,但你的高考分数并没有达到专业要求,而是只能低就一个你在初高中时想都没想过或者鄙夷的专业。过分强调工作兴趣和自己的能力,会在将来的大学入学或职场的拼杀中败下阵来,面对的不确定情况会成为常态。面对这样复杂的、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现实,我们更需要做好多种能力和心理准备,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不断调整自己。

(二)人的能力、兴趣、价值等,是学习的结果,只代表过去的经验。

兴趣量表所测量出来的兴趣,是这个人有限的兴趣经验。我们的能力、兴趣、价值等,由学习而得的“自我观察的推论”,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只要我们有学习的机会,多走走多看看,自然能够发现新的兴趣,增添新的能力。

现在许多学校在开展学生生涯教育时,多根据美国生涯教育早期生涯教育之父帕森斯(Frank Parsons)于20世纪初期提出的个体生涯选择理论框架和霍兰德(John L. Holland)的特质因素理论,给学生开展各种职业兴趣测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由于对这些测验的局限性和背景掌握得不充分,许多学生对测量结果盲目迷信而不是仅作参考,错误地以为这些结果是不可更改的,将来选专业和职业时,一旦出现和自己测量出的兴趣不一致,就会认为自己上错了花轿嫁错了郎,一辈子就完了,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在开展生涯教育时,对各种兴趣测验、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等要慎用,即使应用,也要做好解释工作,让学生把测量结果仅作为参考,不可迷信。人的兴趣、能力等,会随着不断的社会学习发生变化,虽然我们强调学习要有兴趣,尤其是创造性工作,没有兴趣往往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但是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坚持不懈,在某项学习或工作中做出了成绩,这种成就动机带来的驱动力往往比兴趣更加持久。

(三)对生涯方向的把握不定,是缺乏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当事人没有必要感到愧疚和不适。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对未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和大学感到茫然,有的学生因此产生深深的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等情绪。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学校过去只重视学生的课本学习,不注重学生与社会接触和开展以职业探索为主的社会活动,导致学生对大学和专业了解不多,突然需要作出选择,束手无策是很正常的,不必为此过分自责、紧张甚至抑郁。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只是他们缺乏相应的学习机会和经验造成的。许多学生面对未来前途产生无望感、低自尊,乃至抑郁,就是因为对生涯选择的错误认知。从部分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现在的高中学生,面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方向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些学生往往就读于地方优质中学,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规划。那么,是不是将来我们的生涯教育搞好了,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就更加明确了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定。因为对生涯方向的把握不定是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特点,高中阶段总体看,学生还是一个处于不稳定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的阶段,如果我们重视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学习,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会好些,但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认识到这一点,那些过分担心自己未来的青少年,也许会得到更多的心理安慰。

二、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对当前生涯教育的启示

(一)对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启示

1.当前生涯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各种与生涯有关的探索活动上,而不是仅仅将精力放在个人特质与工作特质相匹配的工作上。

当前有些学校开展了许多静态的、让学生认识自己已有兴趣、能力、价值觀等课堂生涯教育活动以及让学生去搜集各种大学专业信息和职业信息活动上。从生涯决定社会选择的观点看,“人更适合干什么”是个伪命题,生涯的选择是个终生的历程,它不只发生在一生当中的某一个点,而是由自出生到退休连续不断的各种事件与抉择所决定的。何况人类进入到后现代社会,职业与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工作与工作之间的任务差距也越来越小,工作的转换率越来越快,一个人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基本不复存在,适应这样的时代,增强人的学习力和适应能力才是关键。有部分学校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注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验学校的各个岗位,到社会上去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安排学生参观各种高新企业,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等,但大部分学校由于理念和条件等原因,开展生涯教育往往局限在课堂活动上,这需要教师更新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社会学习的机会。

2.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更为重要。

一个人未来的成功,不是最终找到了一个与自己个性相匹配的好工作,而是适应各行各业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的、基础关键的职业应变能力,包括乐观、自信、坚韧、合作、负责、耐挫等核心素养。在现在的社会现实面前,学校应培养学生弹性的、维持终身学习的心态,时时接受不同能力的训练,而不是再依循传统对职业性质的描述去培养自己的特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未来的职场,需要的更多的是人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校生涯教育,除了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提升生涯规划能力外,还应始终牢牢把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适应各种复杂局面的关键能力这条主线不动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二)对个人生涯规劃的启示

1.个人必须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做生涯决定不能仅仅基于已有的品质。

生涯决定社会学习观点认为,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不是兴趣决定工作选择,而是学习经验发现发展新的兴趣。生涯之路上要不断学习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教育,勇于接受各种挑战,勇于探索不同的职业,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个人的职业适应力,不断丰富个人的生命内涵,对待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应抱持开放的态度和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要始终抱持乐观而不是悲观的心态,积极面对逐渐在自己面前展开的陌生世界,用大无畏的精神开辟自己多彩的新生活。

2.要采取行动,而不是坐待心理测验结果。

许多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引进了许多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的生涯选择测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一般能力倾向、学科特长等,许多学生也把心理测量的结果看成科学的定论,对自己的未来下判断并且深信不疑,而不是把这些仅仅看成是自己过去经历的参考。社会学习理论更加注重行动的学习,强调选科求职的过程,即行动的学习过程,在行动中去学习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所以,个人面对当前突如其来的选科求职,应主动行动起来,积极尝试各种机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和校外活动,多识多见,在行动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提升新的自我,锻炼新的能力。

3.要学会善用各种机缘,在意外事件中创造对生涯发展最有利的条件。

传统上在大多数人的生涯观中,生涯发展应该是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进行的。认为生命的进展应该是直线,是可预期的。但现实是,生命的进展不一定是直线,往往大多是曲折的,偶发事件不是意外,而是正常的。这就启示我们,要对未来抱持着探索与寻找正向机缘巧合的信心,而不是固守于自己既定的或他定的生涯规划不放。善用机缘,就是需要一种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自己,当前的无法做决定是缺乏经验造成的,不把这当作迫切需要治疗的问题,不把它视为缺乏做决定的能力,而是把它视为成长的一次机会,化危为机,开创不同的可能性。

总之,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以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观点,强调个人学习和行动的重要性,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看待生涯过程当中的不成熟现象,无论对于生涯发展指导还是生涯问题咨询,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帮助个体更有弹性地适应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Zunker,Vernon G.著.吴芝仪译.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务[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作者单位:1.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2.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侯边庄小学,唐山,0630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启示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
北京中学课堂兴起“生涯教育”